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凡是看过曹禺创作《日出》的人,对白露的印象应该是很深的。在我的文学研究工作中,曾发现这么一段事——王右家是《日出》中白露的原型。关于王右家与罗隆基的风流韵事,田本相《曹禺传》的说法是:"见过她的人都说她长得很漂亮,没有多么高的文化,但举止却落落大方。当时,她和《益世报》的罗某某同居了,罗某

  • 标签: 中陈 日出中 生活原型
  • 简介:光甫(1881—1976年),原名辉祖.后改辉德,字光甫,人们习惯直呼其字日光甫先生。江苏丹徒人。他十二岁开始做学徒,勤备好学。后到美国留学,在著名的沃顿商学院获商学学士学位,1909年归国。曾担任江苏财政司副司长.并改组裕苏钱庄,任江苏银行总经理。但他不屑于担任政府官职.于1915年6月以10万元注册,与庄得之创办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自任总经理。成立之初.上海银行只有10万资金和七个员工.是当时上海资金最少的银行,被同行讥称为“小小银行”。但光甫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将上海银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私营银行之一,资产逾3亿元.并开创了数个第一:第一个提供银元、银两并用账户,方便顾客的银行:第一个提供礼券业务,为开此风气之先的银行;

  • 标签: 陈光甫 货币思想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上海银行 沃顿商学院 金融
  • 简介:光甫因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以下简称“上海银行”),而成为中国著名的金融家。光甫十分注重对行员的教育。从1916年起,他每年都坚持从赢余项中拨出一定经费,用于行员教育开支。1923年,他又正式在行内成立实习学校,由他和银行的高级职员授课,还将一些优秀行员送到国外留学,上海银行的高级行员多在海外学习过。为了造成一种时时读新书,人人读新书的气氛,他还在行内设置图书馆,并于1929年创办《海光》杂志,还经常结合业务亲自在行员中命题征文,中选者给以奖励。上海银行自办的学校先后为自己培养了几百名学生,不少人后来成了上海银行的业务骨干。更值得一提的是光甫对社会教育事业的关注。他一直希望多方借助一些

  • 标签: 上海银行 陈光甫 教育事业 金陵大学 抗战胜利 办事处
  • 简介:在同心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西汉时曾建立过三水县,在之后的将近1800年的时间里,同心分属于周边的四五个县域所管辖,再没有过新的县级建置。直到清同治十三年(1874)六月,清政府在下马关设立平远县,属甘肃省固原直隶州管辖。平远县开创了同心近代的县史。

  • 标签: 第一人 县志 修志 勤政 平远县 三水县
  • 简介:为厂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决定》和为了落实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关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倡议书中开展培训工作的倡议,省、市民建和省、市工商联于1981年4月联合创办了贵阳联职业学校(以下简称

  • 标签: 贵阳建联职业学校 校务管理 职校管理委员会 学校规模
  • 简介:今年是北京图书馆开馆八十周年,在现代社会,人们利用图书馆已成了寻常习惯。可在八十年前的中国,不要说是利用图书馆,连倡也还是少数人的思想。北京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图书馆。它的倡,完全是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由少数人率先提出来的。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刘光汉曾撰《论中国宜藏书楼》一文称:“今考东西各邦,均有图书馆。

  • 标签: 倡建 京师图书馆 利用图书馆 刘光汉 学部 罗振玉
  • 简介:当一面被即兴拿上舞台的"青天白日旗"出现在张悬的英国曼彻斯特演唱会时,一段尴尬的插曲被推到台面。而在此前,来自台湾的张悬、苏打绿等台湾歌手,被贴上的不过是"小清新"的标签。这些简单的小情歌,没有罗大佑般充满社会关怀的愤怒,而是讨论什么叫美丽、丑陋、疏离。现在,"小清新"也跟政治沾上了边。这段插曲引发两岸青年争论不休,"统独"这个已很久没被媒体提及的词汇再次被讨论,两岸官方分别表态,最后张悬北京演唱会因故延期。

  • 标签: 罗大佑 英国曼彻斯特 社会关怀 骨肉亲情 自由主义者 示优
  • 简介:“朱光同志是广州人民的好市长”。这是老一代广州人民普遍称赞他的口碑。今年11月22日,是朱光同志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广州人民永远怀念他。

  • 标签: 广州 朱光 市长 诞辰100周年 关怀 人民
  • 简介:我国很早就有儿童课本——蒙学读物,距今一千四百多年以前南朝梁朝大同(535——546)年间,梁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写成《千字文》一书,应是较早的蒙学读物。宋、元时代,儿童读的书有《百家姓》、《三字经》等,种类不少。明代朱升曾将其中几种比较优秀的四种蒙书,即方逢辰著的《名物蒙求》、程若庸著的《性理字训》、黄继善著的《史

  • 标签: 读物 《百家姓》 梁朝 名物 《千字文》 状元
  • 简介:胡适是20世纪中国享有国际声誉的知识分子和社会活动家之一。1948年国共两党围绕中国的命运展开殊死决战之时,长期奉行走非政治的文化思想救国路线的胡适却在这年春天因蒋介石故作姿态的提议成为总统参选人,从而被推上政治前台,成为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的人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中收录的文化汉奸器伯致胡适十通书信的释读,不仅可以考察这一时期胡适在面对政治抉择时的复杂心路,而且可以了解胡适对文化汉奸持宽容态度所折射的个人性格,还可以窥测出文化汉奸在抗战胜利后的命运与境地。

  • 标签: 胡适 陈器伯 文化汉奸 书信
  • 简介:<正>《鄂三城遗址调查简报》报导了两件铜戈(实为戟),其中一件援绢帛,长胡二穿,?侧有??銎,径2.2厘米,似柄从銎内穿出,顶端加矛即成为戟,直内上刻有“??”二字(文应释为“往”,乃人名,曾二见:一、于省吾先生著《商周金文录遗》578号为(日住)戟,胡部有铭文八字(重文一):‘(日住)之岁,(亻告)(造)?之戟”。二、《书道全集》卷一(日本平凡社1965版211页)著录一枚两面的楚私印,一面为“?”一面为“往”,当是一名一字。(参见裘锡圭先生说,见《考古学报》1980年3期295页)。“往”或作“(日住)”,如同“均”或作“(土旬”(《古玺文编》13.6),楚王?章(镈)又作?璋

  • 标签: 王城 绢帛 私印 调查简报 考古学 古玺文
  • 简介: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郭沫若对国民党的暴虐统治十分愤慨,写了著名的历史剧《屈原》。周恩来非常重视《屈原》的演出,决定由鲤庭担任导演,由中华剧艺社的金山、白杨、张瑞芳等参加演出。《屈原》的上演获得巨大的成功,轰动了整个山城。国民党文化特务们被中华剧艺社连续推出有分量的演出,弄慌了手脚,他们抬出铨的《野玫瑰》来对抗。刚到重庆的夏衍看出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十分尖锐。他对中华剧艺社的演职人员

  • 标签: 国民党 相持阶段 抗日战争 屈原 郭沫若 历史剧
  • 简介:我认识可尊敬的万里先生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因为他是先父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也是我一向仰慕和私淑的老师。20世纪60年代我来故宫工作后,更得到老人家言传身教的亲自指导与随侍左右的窑址考察。他在我们陶瓷考古工作者的心目中,是我国陶瓷考古工作的开拓者,

  • 标签: 陈万里 纪念 陶瓷考古 50年代 志同道合 60年代
  • 简介:光甫,名辉德,江苏镇江人。1915年他在上海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并使这家开办资本仅10万元、行员7人的小银行,发展成为存款总额达2亿元、职员达2000余人的第一流大银行,居当时全国私营银行首位,光甫亦因此声名鹊起,成为当时上海金融界的头面人物。不过,光甫除了成功创办上海银行外,还成功地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并将上海银行、中国旅行社、海光图书馆看作是他平生三大得意之作,由此可见,中国旅行社在他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说起创立旅行社的动机,光甫自己有这样一段叙述:“数年前,余自香港往云南,至西人经营之某旅行机关购买船票。入门,见柜内少年西人正与一女子

  • 标签: 中国旅行社 陈光甫 上海银行 招待所 国民政府 人事制度
  • 简介:他是杭州人,有人称他实业家,他的“无敌牙粉打败过小日本;有人说他是作家,是鸳鸯蝴蝶派的高手;有人称他报人,曾主编《申报》副刊《自由谈》。他叫蝶仙。

  • 标签: 鸳鸯蝴蝶派 《自由谈》 《申报》 实业家 人称
  • 简介:垣学术源于清学,从早期编辑到晚年考证两封无名字无年月的信,其研究经历始终于清史、清学,在清人基础上,治宗教史、历史文献学和元史,并开辟清史研究新领域,揭示宗教与清代政治、文化之关系,全面调查,论衡清人著述,总结清代学术与建立近代意义之史讳学、年代学、校勘学,考述清代人物年事,利用档案、僧人语录、学人手札等新材料考史,拓宽清代史料范围.其对清史研究的贡献,开拓与集成兼俱.

  • 标签: 陈垣 清史研究 清学
  • 简介: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陶瓷界,谁人不知万里。万里的英名第一次进入我的视听,是半个世纪前,那是1953年,我才九岁,祖父叶正生来到龙泉城里我父亲处养病,与我朝夕相处近一年。我常在祖父的膝下听故事。祖父给我讲了许多大窑青瓷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与万里一起寻访龙泉哥窑遗址。

  • 标签: 陈万里 友情 祖父 龙泉 故事
  • 简介:子龙(1608一1647),字人中,更字卧子,号轶符,晚年又号大樽,自称于陵孟公,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少负奇才,'其学自经、史、百家言无不窥;其才自骚、赋、诗歌、古文词以下,迨博士业,无不精造而横出'。~①(《岳起堂稿序》)他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重要社团——几社创始人之一,也是明清之际云间派的领军人物,在明末清初文学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标签: 唐诗选 编唐 诗选小考
  • 简介:郭绍虞先生在《杜诗镜铨》序言中指出注家也应如史家一样要兼有才、学、识三长。'注'重于学,'解'侧于才,'评'偏于识。这一方面说明注家同史家一样笔悬千斤、事关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注家必须兼有才、学、识三长才能成就一部不凿不芜的杰出注本。铁民先生的《王维集校注》可说是这方面的一个突出代表。陈先生不仅在注、解、评三方面各具其长,

  • 标签: 先生王维 王维校注 评陈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