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北宋的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被称为“三苏”,他们都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正因为这个缘故,“三苏坟”便成为人们凭吊的一项古迹。“三苏坟”在河南郏县。据1932年重修的《郏县志》载,在郏县城西北45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峨眉山。山南麓有一所院落,院中隆起三坟,这就是“三苏坟”。居中的是苏洵墓,苏轼和苏辙墓分列于左右。三苏是四川眉山人,死后,却葬在河南郏县。为什么?若想弄清其中缘由,我们有必要简单地了解一下苏轼一生中的坎坷遭遇。苏轼差不多一辈子都在贬谪中过日子。北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他受到政治诬陷,被贬到惠州;在惠州住了两年多,又被贬到更遥远更荒凉的海南儋州,一直到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才离开。公元1101年6月,苏轼在江苏常州病逝。他病重期间,曾写信嘱咐其弟苏辙把自己葬在嵩山脚下的郏县。1102年,苏辙遵照苏轼遗嘱,将他从常州迁葬到郏县。那么,这位杰出的文学家为何要葬在郏县?近900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我认为,比较可信的是这样一种观点———公元1094年闰三月,苏辙因一篇谏议激怒了宋哲宗皇帝,被贬到...
简介:5月24日上午,邰立平、杨洛书、高凤莲等30位民间艺术家从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等人手中接过聘书,成为首批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大师,最长者78岁,年纪最轻者仅33岁,涉猎的艺术门类包括年画、剪纸、布堆画、泥塑、木偶、脸谱、皮影、面塑、风筝、织锦、唐卡、弓箭、造纸等。作为我国艺术科学最高研究机构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承担中国艺术理论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同时,还承担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近5年间,与大批民间艺术家和项目传承人共同工作,为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在新时期的继承、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一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得到搜集、整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