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杨泗港长江大桥汉阳侧匝道桥为连续梁桥,处于地铁上下行隧道区间,基础采用1.2m、1.5m钻孔桩,桩身与隧道最小净距仅3.1m,施工要求与地铁交叉施工区的钻孔桩须在地铁运营调试前完成。受施工环境和工期等限制,该桥桩基采用快速施工工艺:对局部土层进行注浆预加固;采用2台多功能旋挖钻机旋压跟进长护筒;采用大比重优质膨润土泥浆护壁、振动小的设备钻孔等工艺进行快速成孔施工。施工中,护筒对接、焊接接长、护筒内取土、护筒旋转下压等工序循环交替进行直至支护标高,其中第一节护筒底部装有合金钻头(比护筒直径大2cm)。成桩时,单桩钢筋笼采用“长线”法在台座上整体制作成型,接头机械连接,采用汽车吊分节段接长吊装入孔;采用2次清孔工艺,清孔合格后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监测和检测结果表明,地铁隧道结构安全,桩基质量满足要求。
简介:平塘特大桥为(249.5+2×550+249.5)m三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中塔承台于冬季施工,环境温度较低且天气变化剧烈、冷击效应明显。为避免在施工期间出现危害性裂缝,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温度控制。中塔承台分3次浇筑,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对入模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在混凝土外部搭设保温棚,采用蒸汽养生等保温措施;内部设置了冷却水系统进行降温;表面、底面配制了防裂钢筋网。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计算承台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并在承台内部布置温度测点,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全程监测。结果表明:实测温度场的变化趋势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主要温度场和应力场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在整个浇筑养护期间均未出现明显有害裂缝。
简介:清水浦大桥为主跨468m的组合梁斜拉桥,钢梁为由纵梁、横梁及小纵梁组成的梁格体系,桥面板分预制(厚27cm)、现浇(厚28cm)2种。为控制桥面板裂缝的产生.研究组合梁桥面板防裂技术。研究得到主要防裂技术有:采取结构设计措施以抵抗局部拉应力,消除桥面板结构性裂缝,如在跨中和边跨尾端桥面板中设置纵向、横向预应力钢绞线,梁上斜拉索用钢锚箱锚固(钢锚箱位于箱形纵梁外腹板外侧),尽量增大预制桥面板面积等;预制桥面板采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现浇桥面板采用纤维素纤维混凝土,在低温季节安装中跨合龙段桥面板及塔梁蛏向支座等丁艺措施;优化桥面板安装工艺及设备,以有效控制施工期裂缝的产生;应用硅化剂防护体系。
简介:蒙西华中铁路洞庭湖特大桥主桥采用(98+140+406+406+140+98)m三塔双索面钢箱钢桁结合梁斜拉桥,桥塔墩采用22根3.0m钻孔桩基础。桥址处覆盖层较浅,其下为挤压破碎倾斜岩面,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塌孔、埋钻、斜孔。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首先采用履带式跟管钻机钻进,压缩空气吹渣成孔,在直径3.2~3.5m的圆周上均匀布置10个注浆孔,采取袖阀花管分层注浆预加固;然后采用优质泥浆护壁,利用3000型和4000型钻机钻进,钻进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层调整钻压、钻速、泥浆比重以及增加稳定器等措施,确保顺利成孔。实践表明,该桥通过采取桩周注浆预加固、优质泥浆护壁、增加稳定器等技术措施顺利完成了3号、4号、5号桥塔墩共66根钻孔灌注桩施工,桩检均为Ⅰ类桩。
简介:新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IGB01-2003)已经交通部发布,要求于2004年3月1日实施,与原标准(JTJ01-88)的内容有所不同,并有一些新规定。
简介:港珠澳大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85m连续组合梁桥,下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承台、墩身及墩帽在预制场内整体分节预制,共分137个预制构件,最大重量2370t。预制构件运输吊装过程中,除需要纵横向移动外,还需要在悬吊状态下将预制件转动90°对位安装,且安装精度要求高,设计了一种2500t级多功能旋转吊具,辅助"小天鹅"号运架一体船运输安装施工。吊具由上层平移梁、中层旋转梁、下层梁及液压系统等部分组成,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其模型,按最不利工况进行加载,计算得到吊具应力和变形满足要求。施工时,首先采用"小天鹅"号将预制构件运至墩位,进行抛锚定位作业,然后通过多功能旋转吊具的平移功能,进行第二次调整,下放预制构件,最后利用简易三向千斤顶准确调整轴线偏位和垂直度。实践表明,从绞锚进位到安装完成只需6h,安装精度高,平面位置偏差均控制在8mm以内,垂直度均小于H/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