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用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病例。对患者不良反应种类,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种类以胃肠道反应居多,比例为61.54%;变态反应次之,占24.62%。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使用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进行药敏实验所致,其中64.62%;超剂量用药次之,占24.62%。使用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前3位的药物是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及头孢唑林,其比例分别是33.85%,24.62%及23.08%。结论: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很高,在临床上需要强制进行药敏试验以提高用药师业务能力,积极推行不良反应上报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减少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持临床疗效及用药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2022年8月~2024年5月,对我院接受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治疗的600患者资料行回顾分析,统计不良反应例数,分析不良反应的成因,总结合理用药的措施。结果:(1)60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计84例,占比14.00%。分析不良反应类型,胃肠道反应占比最高,其次为变态反应、血液系统反应,最后为肝肾毒性反应,占比分别为60.71%、23.81%、9.52%、5.96%。(2)分析不良反应的原因,未开展药敏实验占比最高,其次为超剂量用药、无指征用药,最后为重复用药,占比分别为63.10%、23.81%、8.33%、4.76%。结论: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多,积极开展药敏实验,加强用药管理,可提高用药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血栓通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e、Rb1、Rd和三七皂苷R1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YMC-PackPro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结果测得三七皂苷R1在50.10-501.00ng、人参皂苷Rg1在151.02-1510.20ng、人参皂苷Re在32.01-302.10ng、人参皂苷Rb1在102.23-1022.30ng、人参皂苷Rd在16.32-163.2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收回率在95%-105%之间。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血栓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简介: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具有降低体重、降低收缩压、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本文对利拉鲁肽国内外近期文献进行分析,从其药理作用特点、临床研究、安全性和耐受性等方面阐述其研究进展。其长期应用疗效如何以及能否延缓糖尿病的进展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冬虫夏草、虫草菌丝体及蛹虫草中的腺嘌呤、腺苷、虫草素的含量,为冬虫夏草及其代用品的质量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资生堂MG#Ⅱ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nm,流速1.0+mL·min^-1,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腺嘌呤、腺苷、虫草素分别在0.001239-0.3098:mg·mL^-1、0.001241-0.3102+mg·mL^-1、0.000813~0.2032+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97.9%、97.0%、95.8%.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通用性好,适用于冬虫夏草及其代用品中腺嘌呤、腺苷、虫草素的定量测定.
简介:目的:调查和评价某院Ⅰ类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某院住院医生工作站,抽取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无感染迹象Ⅰ类清洁手术出院病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使用频率、联合用药、预防用药时间及用药费用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1例Ⅰ类清洁手术患者中有418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99.29%;药物使用频次前三位为:头孢地嗪钠、诺氟沙星和头孢唑啉钠;联合用药194例(46.41%);术前〈2h用药89例(21.14%);用药时间超过3d者267例,占63.42%。结论:某院Ⅰ类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严重,应加大监管力度,预防和纠正不合理应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