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注射用长春西汀与其他药物配伍禁忌 。 方法: 在 2 01 8 年 2 月 -201 9 年 5 月 抽取本院收治的行长春西 汀 治疗的患者 80 例进行研究。对不同厂家生产的 长春西汀各种药物剂型、说明书等进行收集 , 对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 结果: 各厂家生产的长春西汀说明书关于药理毒理、动和学、适应证、特殊人群用药等描述基本一致,但其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药物相互作用中,说明书具有一定的差异。长春西汀与丹参酮Ⅱ A 磺酸钠、阿昔洛韦、奥美拉唑等在氯化钠注射液中不能配伍应用。结论: 临床在注射用长春西汀时,需要避免含氨基酸的稀释液,采用葡萄糖与氯化钠酸性物质来稀释。且注射用长春西汀还要避免 与 碱性药物同时输注。如根据病情需要同时使用,需要建立不同肢体上的静脉通路给药,不可序贯用药。
简介:患者,女,70岁,体重71.5kg,因“左下腹疼痛”于2005年2月来我院就诊。患者曾于2003年10月行乙状结肠癌切除术.1年前左下腹出现间断性隐痛.予抗炎治疗好转。2005年2月腹部CT示:盆腔有一软组织肿块,与周围肠管分界不清,腹膜后可见肿大淋巴结。为明确肿块性质,拟于2月25同行腹腔肿块切除术。患者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术前一般情况良好。血常规、牛化全套无明显异常。青霉素皮试、普鲁卡因皮试均为(一)。当天上午9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mg,阿托品0.5mg后.血腿145/80mmHg,心率82次/min.呼吸18次/min。静脉推注注射川头孢他啶(商品名:丽珠锐欣。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规格2.0g/瓶,
简介:目的: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多功能流化床制粒机以一步制粒法制备芩梅颗粒。以流化床制粒机的风机转速、进风温度与蠕动泵的进料速度为考察因素,以颗粒成品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参数。结果:最优制备工艺参数为风机转速1700r/min,进风温度65℃,进料速度按照4→6→8Hz进行。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可以用于芩梅颗粒一步制粒工艺参数的优化,制备的颗粒质量达标。
简介:《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制定的、指导儿科中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和上市后有效性再评价方案设计的、具有病种特色的系列临床评价技术指南,旨在推动儿科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水平的提高,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儿童用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共识会议法'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展共识方案(GPP)有关原则,国内全部18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儿科专业的临床儿科专家以及国内相关临床评价专家参加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轮状病毒性肠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手足口病、湿疹11个儿科常见病种指南的起草或多次提出修改建议,历经3年反复完善,最终形成共识,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于2013年10月发布。本指南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总体设计、诊断标准、受试者的选择、给药方案、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试验流程、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质量保证、相关伦理学要求、试验结束后的医疗措施、资料保存等方面阐述了小儿湿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点,期望能为申办者与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提供指导。
简介:目的了解2011—2012年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不良反应发生的分布情况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反馈安徽省的2011—2012年共506例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从患者情况、原患疾病、用药剂量、不良反应时间、不良反应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9.9±16.6)岁,以中老年人居多,性别未见显著差异;65岁及以上年龄段中,2011年的平均年龄高于2012年的;累及胃肠系统损害的报告最多,占总例次的24%;原患疾病为脑梗死的患者最多;240mg剂量组严重不良反应显著高于说明书规定剂量组;不良反应转归好转与痊愈占99.6%。结论生产企业应加强主动收集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不良反应信息,开展上市后评价,临床医生应加强合理用药,避免超剂量使用,降低药物使用风险。
简介:目的通过胶塞相容性研究,分析影响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溶液澄清度的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药品质量。方法通过测定样品的浊度值及胶塞迁移出的指征性成分——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量,探讨胶塞成分迁移与药物澄清度的关系;通过胶塞相容性加速试验,讨论影响胶塞成分迁移的因素。结果浊度值与BHT迁移量、贮存时间显著正相关(P〈0.01);头孢替安规格越小,胶塞对其澄清度影响越大(P〈0.01)。影响胶塞成分迁移的因素为胶塞的质量、储存温度及放置状态。结论应通过提高胶塞质量或包装设计、降低贮藏温度、保持正置等措施以降低胶塞成分迁移,解决小规格产品澄清度不合格的问题。
简介:目的:监测肺结核伴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杆菌药物异烟肼的血药浓度,以便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收治的肺结核伴乙肝患者45例作为治疗组,选取45例无肝病的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段异烟肼的血药浓度、峰浓度、达峰时间及有效浓度保持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后2,4,8和12h时异烟肼的血药浓度分别为(6.07±2.05)mg/L、(2.89±1.26)mg/L、(0.66±0.35)mg/L和(0.28±50.18)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为(3.71±1.26)mg/L、(2.07±1.08)mg/L、(0.43±0.32)mg/L和(0.20±0.24)mg/L(P〈0.05);治疗组38例患者用药的达峰时间为1h,其平均峰浓度及有效浓度保持时间分别为(8.12±0.36)μg/mL和(9.42±1.30)h,显著高于对照组(20例)为(4.14±0.46)gg/mL和(6.96±1.89)h(P〈0.05)。结论:肺结核伴乙肝患者抗结核杆菌药物异烟肼的治疗,应定期监测其血药浓度,以便于及时调整异烟肼剂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其临床疗效。,
简介:目的:分析2008年度120例住院患者与400张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围手术期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采用Excel电子表格对门诊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尤其围手术期患者使用率达100.00%,其中预防性用药为90.00%,术前2h用药35.00%,术后用药63.33%,用药时间超过10d的43.3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以喹诺酮类最高,头孢菌素类次之;门诊患者以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最高,头孢菌素类次之。结论: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与药敏试验,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脑梗塞过程中应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间来我院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患者中选出11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50/55),明显高于对比组76.36%(42/5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为(4.25±1.17)mg/L,明显低于对比组(5.83±1.42)mg/L。两组患者治疗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