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技术在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范围2020年8月份至2023年8月份,依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了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参照组提供牙周夹板固定治疗,实验组提供口腔正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可进行统计学研究。结论:为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提供口腔正畸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 【关键词】口腔正畸治疗;修复;
简介: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医院2012年1月~12月神经外科126例Ⅰ类切口手术有关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126例神经外科清洁手术患者中,117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92.86%,除有10例为两联用药外,均为单一用药。在初次给药时机方面,术前0.5~2h、2~24h和大于24h用药者分别为40例、8例、13例,术后用药者56例。在术后持续给药方面,用药时间小于1d者为0,用药1~3d、4~7d、大于7d者分别为10例、42例和65例。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为1176.29元。综合评价用药合理性,不合理用药率为100%。结论该院神经外科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机不当及用药疗程过长等不合理应用问题,需加强管理及行政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电子通讯设备表面菌落与核酸物表情况,并观察不同消毒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2年11月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电子通讯设备13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45例,分别采用过氧化氢消毒湿巾(A组)、速干手消(B组)、紫外线杀菌器(C组)进行清洁消毒。观察三组电子通讯设备表面菌落与核酸物表情况、清洁消毒效果与经济成本。结果 三组电子通讯设备消毒前均带菌且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电子通讯设备消毒后,菌落总数均显著下降(P<0.05),A组电子通讯设备清洁消毒后中位菌落总数低于B组、C组(均P<0.05),表面细菌中位清除率高于B组、C组(均P<0.05);B组、C组菌落总数与中位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通讯设备物表核酸阳性检出率为0.05%,A、B、C三组总经济成本分别为29.81元、24元、188元。结论 发热门诊工作人员电子通讯设备表面普遍存在载菌情况,过氧化氢湿巾消毒效果>速干手消>紫外线杀菌器,但消毒结果均符合标准。过氧化氢长期使用有可能会造成电子通讯设备损坏,紫外线杀菌盒,无此缺陷,且经济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建议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降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感染发生率的价值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62例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受治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硬币法对所有观察对象行分两组处理,称其中一组为A组并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称另一组为B组并予以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B组患者的伤口恢复优良率为96.77%(30/31),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77.42%(24/31);B组6.46%(2/31)患者发生并发症状,较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9.03%(9/31)显著更低(P<0.05)。结论:为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实施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能更好减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伤口恢复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成人QT间期离散度正常值。方法246例健康成人按年龄分为21岁~40岁、41岁~60岁和≥61岁3个组,记录体表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R—R间期,QTmax、QTmin、QTd、QTc、QTcd,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及性别的数据测量结果。结果(1)246例健康成人QTd为(34.07±12.41)ms,范围10ms~68ms:(2)21岁~40岁、41岁~60岁和≥61岁组QTd分别为(31.55±10.56)ms、(34.06±11.54)ms和(37.45±12.68)ms,随年龄增加QTd逐渐增大,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3)同一年龄组女性QTd小于男性(p<0.05)。结论健康成人QTd范围10ms~68ms:注重心电图描记质量、统一测量方法,可保障QTd测量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简介:目的探索口疮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实验组),每组患者47例;对A组患者行西地碘片治疗,而B组患者则给予口疮清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情况及溃疡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B组(93.6%)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74.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6.5%)3个月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68.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选择口疮清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更佳,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口腔溃疡的复发率,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牙模型演示在口腔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74例口腔健康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74例患者纳入到两个不同研究小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患者,给予两组不同管理方案,对比最终管理效果,指标分析治疗前后菌斑PLI指数及治疗前后牙龈GI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菌斑PLI指数、牙龈GI指数对比差异有所不同,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半年对比有差异(
简介: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受诊治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30例,实施磁性附着体修复,并对修复后义齿固位(固定力)、咀嚼、咬[牙合]使用情况进行随访,对随访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修复术后1、2、3周的固位(固定力)、咀嚼效率好于修复前(P均<0.05);修复后2、3周的固位(固定力)、咀嚼效率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术后即刻、修复后1年总满意度均为100.00%,高于修复前的46.67%(P<0.05)。结论临床上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后,义齿外形美观、固位好,患者咀嚼效率更高,保护基牙,取戴方便,患者治疗后义齿的稳固性、舒适性以及美观性都得到了广泛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研究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4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别服用1mg利培酮普通片和口腔崩解片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静脉血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浓度。结果利培酮的药动学符合有滞后时间的一房室模型,利培酮的药动学参数AUC0-16分别为(23.65±6.23)和(23.20±5.08)ng.h.L-1,AUC0-∞为(25.01±6.63)和(24.44±5.38)ng.h.L-1,Cmax为(4.99±1.26)和(4.96±1.18)ng.L-1,tmax为(1.29±0.43)和(1.42±0.43)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12)%;9-羟基利培酮的药动学参数AUC0-96分别为(99.35±34.77)和(93.96±27.75)ng.h.L-1,AUC0-∞为(104.87±35.20)和(98.39±27.67)ng.h.L-1,Cmax为(4.12±1.62)和(4.20±1.82)ng.L-1,tmax为(5.36±3.63)和(5.40±3.58)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28)%。结论利培酮口腔崩解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牙周病前牙位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采取口腔正畸治疗来治疗前牙位移的病症。对比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正畸治疗效果以及牙槽骨高度、前牙覆颌、覆盖、牙周袋深度以及出血情况作出比较。结果 80例患者矫正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80/80),没有失败的病例,并且治疗疗效显著。除了牙槽骨高度以外,其余方面的指标都比治疗前的数值有明显下降情况,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正畸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前牙位移患者的牙周病变情况,有效回复患者的面部美观,避免口腔发生咬合性的创面,最大程度改善咀嚼功能,可以在广大临床医学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