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中成药平消胶囊与放疗同步治疗鼻咽癌疗效,探讨其增敏机制.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月将188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放疗+平消胶囊)94例,对照组(单纯放疗)94例.两组采用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X线及β线常规外照射,包括鼻咽部原发灶及颅底、颈部转移灶.原发灶DT66~70Gy,颈部转移灶DT60~76Gy(或预防照射DT50Gy).治疗组放疗前3天开始口服平消胶囊8粒,3次/日,连用至放疗结束.结果:半量疗效及全量(结束时)消失率:治疗组原发灶84.0%及93.6%,颈部转移灶80.9%及93.6%;对照组原发灶54.3%及62.8%,颈部转移灶52.1%及61.7%.半量疗效及全量消失率比原发灶提高29.8%及30.9%,转移灶提高28.7%及31.9%.结论:平消胶囊与放疗同步治疗鼻咽癌与单纯放疗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平消胶囊有放疗增敏作用.
简介:目的观察扶正减毒汤在大肠癌化疗期间调节免疫功能及减轻毒副作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对照组仅全身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同时服用扶正减毒中药煎剂,每日1剂,两组均观察1周期(21d)。各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1周期后抽血查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实验结束评价疗效,包括药物不良反应、气虚症候、KPS评分及免疫指标。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及CD4/CD8比值均有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略有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卡氏评分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略有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卡氏评分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③治疗后,气虚症候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④两组相比较,治疗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方面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经统计分析有明显差异。在血色素、血小板、肝肾功能毒性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中药加化疗组在减少部分毒副反应方面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扶正减毒汤与化疗联合治疗大肠癌,能够增强化疗的近期疗效,减少部分毒副反应,有效改善病人气虚症候,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人免疫状态,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简介: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同时联合养正消积胶囊对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口服养正消积胶囊,对照组40例单纯进行化疗,观察两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化疗完成率、焦虑抑郁、KPS评分及CD4/CD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消化道反应率为20.0%,对照组消化道反应率为37.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率为12.5%,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率为25.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化疗完成率为95.0%,对照组化疗完成率为75.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焦虑/抑郁率为12.5%,对照组为25.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KPS评分≥60分的比例为87.5%,对照组为70.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术后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可减轻患者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消癥汤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16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消癥汤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灌注前后的血清VEGF水平.结果灌注前和灌注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后6个月和灌注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常规异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常规异常、血尿、发热、肝功能异常和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5年和术后2年的复发率分别为6.25%和3.75%,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6.25%和1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消癥汤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