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对糖调节受损IGR组,糖尿病DM组,分别进行个体化干预一年。结果:①组内比较:在干预前后,组内FPG、2hPG、WC、BMI都有显著差异(P值〈0.001);②组间比较:FPG、2hPG、WC、BMI都有显著差异(P值〈0.002、〈0.05、〈0.05),而BMI变化不明显(P值〉0.4)。结论:社区干预对IGR组和DM组都有积极的意义。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恢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观察病情、酮症酸中毒纠正、皮肤及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尿糖及尿酮急性比较,分析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精心有效的护理及治疗,与入院时相比,患者的血糖、尿糖及尿酮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患儿酮症酸中毒症状基本消失,血酮体含量增加,均好转出院。结论各项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良好,此外应当进行个性化护理以更好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经济负担。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儿科住院并诊断为糖尿病的患儿77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儿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全面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对比及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更多,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后,其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显著改变,BMI、HbA1c、FPG、2hPG水平均明显下降,有利于患儿的治疗与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所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为实验组;选择同一时期在该所进行体检的健康人5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空腹血脂检验,观察患者血清中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比较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与血脂相互影响,临床在对糖尿病进行治疗时,还要注重血脂的检测,临床应用血脂检验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可及时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对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预后等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肠癌手术治疗的治疗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该院在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医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大肠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大肠癌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该院的手术均治疗成功,患者住院时间为13~22d之间,平均为(17.22±3.23)d,手术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感染,经过该院的积极治疗后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大肠癌手术对糖尿病合并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临床优点,故该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简介:采用多普勒震动血流探测仪测定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以比值〈0.9为异常。结果:本组152例患者中检出ABI〈0.9者占40%。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前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血糖、TG、LDL-C、吸烟率、DBP及HbA1c达标率明显降低。结论:踝肱指数是一项花费小、简单、无创的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可靠指标。高龄、病程长、高TG、高血糖是加剧外周动脉病变(PAD)的主要因素。
简介:糖尿病和癌症是目前分布广泛且患者人数快速增长的疾病。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美国癌症学会(ACS)联合发表糖尿病与癌症共识报告,该报告指出糖尿病患者(主要是2型糖尿病)罹患肿瘤的风险增加,包括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胆囊癌等,且糖尿病患者合并肿瘤的预后及死亡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前列腺癌风险降低,对于其他部位癌症无相关性或不确定。糖尿病患者肿瘤风险增加的原因可能部分由于两者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增龄、肥胖、不合理膳食、运动减少,直接相关机制可能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生长因子、高血糖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不同类型及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与糖尿病患者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降糖药与肿瘤的发生风险的研究结果尚存在一定争议,关于降糖药的安全性也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简要综述部分常用降糖药物与癌症的关系。
简介:应用二甲双胍干预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临床确诊的IGT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47例,予以锻炼,饮食控制等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组在上述锻炼、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应用二甲双胍250mg每日3次,持续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较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时体重指数(BMI)血脂(TC、LDL-C)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简介:选择我院2009年1-12月的13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根据腹部B超结果分为合并NAFLD组70例,不合并NAFLD组60例。结果:与不合并NAFLD组比较,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的体重指数(BMI),血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增高(P均〈0.05),同时高密度脂蛋白(HLD-L)显著降低(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HbA1c升高,血脂紊乱相关,而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程度,年龄不相关,导致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最主要原因为胰岛素抵抗及其所包含的脂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