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索反向式体外反搏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2月于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0~2级糖尿病足患者4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体外反搏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或加用体外反搏辅助药物治疗8周,监测足背动脉的直径、踝肱指数、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记录体外反搏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体外反搏组与常规治疗组足背动脉直径分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91.071,P〈0.001),体外反搏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踝肱指数分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6.827,P=0.036).体外反搏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分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4.782,P=0.015).体外反搏组出现不良反应者(2/21)与常规治疗组(0/21)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论反向式体外反搏辅助治疗糖尿病足可改善足背动脉直径、增强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且治疗后不良反应未增加.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arterialstifnessindex,AASI)联合颈动脉超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单支病变82例,双支病变74例,三支病变92例。另选同期我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及亚组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及超声参数。结果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患者比例、高脂血症患者比例及冠心病家族史比例、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吸烟患者比例、并发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比例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中观察组的斑块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AS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C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的斑块患者比例及AASI、C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ASI、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AASI联合颈动脉超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密切,并能初步评估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可为冠心病的初步筛查及临床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简介: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脉压指数与胱抑素C、左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所入选患者完善24h动态血压监测,依据24h动态血压计算动态脉压指数(PPI):PPI=24h动态脉压差/24h平均收缩压,取PPI≤0.40为A组,PPI在0.41~0.50为B组,PPI≥0.51为C组。检测入选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完善心脏彩超检查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A组、B组、C组,三组间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有升高的趋势,心率(HR)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三组间CysC、LVMI呈明显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与PPI呈正相关r分为0.923,0.890(P<0.05),与其它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脉压指数与CysC、LVMI正相关,其中CysC较LVMI与24h动态脉压指数相关性更大。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氙(Xe)-CT评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脑血流量变化以及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血流速度的关系。方法对7例在SAH后1~4d和7~14d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2次Xe—CT检查。用自动皮质6分区模式和手工画法测量大脑中动脉(MCA)等血管分布区(每例患者双侧大脑半球10个感兴趣区,7例患者共70个)的脑血流量。在Xe—CT检查后1h内,采用TCD检测MCA血流速度,比较MCA供血区脑血流量与TCD检测的血流速度的相关性。结果Xe—CT检测7例患者SAH后1~4d双侧MCA供血区平均脑血流量为(48±12)ml·100g^-1·min^-1,7~14d为(43±15)ml·100g^-1·min^-1。TCD检测SAH后1~4d双侧MCA平均流速为(165±73)cm/s,7~14d为(151±70)cm/s。Xe—CT检测的MCA供血区局部脑血流量与TCD检测的MCA血流速度比较,SAH后1~4d的左侧MCA的脑血流量与血流速度呈显著正相关(r=0.869,P〈0.05),SAH后1~4d的右侧MCA和7~14d的双侧MCA的脑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均呈负相关,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e—CT能获得脑血流量绝对值,可用于动脉瘤性SAH患者的脑血流量评价。TCD检测的MCA流速与Xe—CT测得的局部脑血流量可能无明显相关性,有待于扩大样本,继续深入研究。
简介: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干预前、后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9、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P选择素浓度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黄梅县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86例AMI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体检的86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集上述人员空腹外周静脉血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样本中MMP-9、IL-6、P选择素浓度。结果观察组PCI治疗前MMP-9、IL-6、P选择素浓度依次为(698.47±108.78)ng/L、(109.87±10.98)pg/L、(94.78±99.54)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治疗7d后,MMP-9、IL-6、P选择素浓度均依次为(324.78±78.78)ng/L、(73.04±11.78)pg/L、(78.76±69.48)μg/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治疗7d后MMP-9、IL-6、P选择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IL-6、P选择素浓度动态变化反映AMI患者病情变化,监测其浓度波动有助于临床评估PCI治疗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家庭式多种饮食调配对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病例给予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循环,降血脂、降血糖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糖尿病饮食,研究组给予家庭式多种饮食调配。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后对血糖水平,血脂五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指标及脑卒中量表(CCS)对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血糖水平、血脂五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式多种饮食调配可稳定及降低血糖水平,降低血脂指数,减少患者脑梗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饮食;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预后
简介:目的探讨置入单枚自膨式支架同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合并邻近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技术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单枚支架置入同时治疗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狭窄率≥70%)合并邻近锁骨下动脉狭窄(狭窄率≥50%)的患者21例。术中将1枚自膨式开环支架的头端放置于椎动脉V1段的中远端,尾端放置于锁骨下动脉的近端。术后6~12个月行CT血管成像(CTA)和(或)DSA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全部支架成功置入,椎动脉平均狭窄率由术前(87.1±5.7)%降至(7.4±6.4)%(中位数5%,范围0%~20%),锁骨下动脉狭窄率由(61.9±8.4)%降至(4.5±5.7)%(中位数0%,范围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中发现1例(4.8%)患者椎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率约50%),但无相关临床症状;1例(4.8%)术后6个月再发眩晕,复查CTA和DSA,显示支架压缩合并椎动脉闭塞。结论单枚自膨式支架置入同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合并邻近锁骨下动脉狭窄,技术可行且安全,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压缩的发生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新的评估表对血液透析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出相应的评估等级,以便能合理安排护士,指导护士给予相应护理,确保患者的透析质量与安全。方法2015年1月至12月242例患者透析次数共计38680人次,结合血净病房现实情况制定评分表格,每次每位患者透析前进行评估,并填写在血液透析单上,根据评估等级护士长分配相应的护士进行护理并给予指导。结果这种评分表更能真实地反映透析当日患者的病情,更能反映护士的工作强度及工作量,同时护士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论本文所提出的评估表能够为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病情,了解所负责患者的情况更好地服务,有利于护士长合理安排护士所看护患者的人数,确保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提供有力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协同式护理模式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遵医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协同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遵医行为及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按医嘱服药(88.71%)、按疗程治疗(90.32%)、按时检查(80.65%)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按医嘱服药(54.84%)、按疗程治疗(50.00%)、按时检查(48.39%)(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5.4±1.4)d、贫血发生率(17.74%)显著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为(9.6±1.5)d、贫血发生率(38.71%)(P<0.05)。结论医护协同式护理模式能提高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预后贫血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过程中,血浆凝血酶原片断1+2(F1+2)和D-二聚体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45例发病6h内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1、2、3、6、12、24、48、72和96h末梢血的血浆F1+2和D-二聚体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根据溶栓后24h内CT、MRI检查结果,再将45例患者分为溶栓成功组、溶栓不成功组和出血组,并选择45名体格检查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F1+2和D-二聚体变化与溶栓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前患者血浆F1+2和D-二聚体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脑梗死患者在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变化如下:①溶栓成功组:F1+2和D-二聚体大约在用药后2h达高峰,分别为(5.5±0.9)μg/L和(5.2±0.9)mg/L,然后迅速下降,用药后24h血浆D-二聚体含量仍然是用药前的4倍,约72h恢复至用药前水平。②溶栓不成功组:F1+2峰值出现在溶栓后6h左右,为(5.0±0.8)μg/L;D-二聚体大约在用药后2h达高峰,为(3.7±0.9)mg/L,峰值明显低于溶栓成功组。③出血组:F1+2和D-二聚体大约在用药后2h迅速达高峰,分别为(5.0±0.7)μg/L和(5.5±0.5)mg/L。结论血浆F1+2和D-二聚体溶栓前后的动态监测,对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效果判断和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简介:当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既往多基于危险因素及是否已经发生冠心病、卒中糖尿病等疾病对高危患者进行干预。然而,约半数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生于表面健康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明显升高者¨。,如何在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外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高危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开始重视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临床前期病变(preclinicalatherosclerosis,PCA)的研究。PCA通常指已有客观的动脉硬化证据,而尚无重要动脉血管(如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以及外周动脉)严重粥样硬化狭窄而导致明确相应临床症状的情况,也有人称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subclinicalatherosclerosis)。
简介: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Hybrid技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靶血管及旁路通畅率.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实施"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10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165例.研究病例分为两组,Hybrid组和PCI组.入选标准:①合并前降支(LAD)病变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②随访期间无胸痛等不适主诉、无心血管不良事件、无住院治疗、症状药物控制良好的患者;③外科术者和介入术者均为经验丰富的医生.按照上述标准,电话随访同意接受造影复查的患者Hybrid组102例,PCI组157例.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50例Hybrid患者完成造影复查;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的统计方法抽取PCI组患者50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研究终点是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靶血管通畅率及二次血运重建率.结果Hybrid组和PCI组各50例,随访时间分别为(18.0±8.0)个月和(19.3±9.1)个月.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ybrid组LIMA-LAD旁路通畅率显著高于PCI组LAD靶血管通畅率(98%比80%,P=0.004);Hybrid组的LIMA旁路二次血运重建率显著低于PCI组LAD靶血管二次血运重建率(2%比20%,P=0.008).结论"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使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能获得良好的中期靶血管通畅率,其LIMA-LAD旁路通畅率显著优于PCI技术前降支药物洗脱支架通畅率.
简介:1研究背景1967年,Yasargil等首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1],以颅外-颅内动脉旁路移植术(extracranial-intracranialarterybypass,EIAB)为代表的血运重建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手段曾风靡一时。198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前瞻性、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论--EIAB并不能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2]。短时间内,EIAB治疗脑缺血的病例数急剧减少,但部分学者始终未放弃对此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由于精确定量评价脑血流动力学方法的出现,对1985年的临床试验结论进行重新评价的呼声不断,北美国家和日本已经开始了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工作[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