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精细化无缝隙护理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救治68例的急危重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急危重患者68例为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转运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精细化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转运总耗时、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转运总耗时、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应用精细化无缝隙护理管理可显著提升转运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可复用器械处置中质量管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12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器械作为对照组,以常规管理模式对器械进行处置和管理;2022年2月—6月期间实行12S管理模式,作为实验组。以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临床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器械中的处理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临床满意度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S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质量管理中,能够提升器械处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区域医疗联合体背景下外来医疗器械清单管理及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医院外来医疗器械(非医院自备器械)1024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了区域医疗联合体背景下的清单管理方法分为常规管理组(2021年6月~2021年12月)及协同管理组(2022年1月~2022年6月),常规管理组423件,给予常规管理,协同管理组601件,给予区域医疗联合体背景下的清单管理。对比不同管理方法下医院的外来医疗器械清洗、灭菌不合格的情况,统计外来医疗器械在院内使用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考核外来器械方面企业负责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协同管理组与常规管理组相比,医院内部的外来器械灭菌及清洗不合格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在ICU护理敏感质量过程指标中探讨质量管理系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ICU护理敏感质量过程指标的相关管理中本院开展了三级管理体系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ICU专科护理工作明确了相关监测标准,并确定质量过程指标,对这一质量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分别与质量管理系统应用前和应用后进行质量检查,同时比较前后监测结果以及护理人员是否对质量控制过程满意。结果:实施质量管理系统前后进行各项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显示实施后的各项监测结果均优于实施前,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质量控制过程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中应用质量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各项指标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对护理质量的改进起到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于2022年6月开始在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于改进前(2021年6月~2022年5月)与改进后(2022年6月~2023年6月)分别随机抽取14名护士、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护理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改进前后外科护士临床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改进后的外科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操作规范、文书管理五个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改进前,患者的护理满意率(52.00%)和总满意率(93.50%)均显著高于改进前(36.50%,84.50%),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50%)显著低于改进前的总发生率(6.00%)(P<0.05)。结论 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升外科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管理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儿科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将所有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进行一般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3例,进行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风险事件、护理误差、医疗纠纷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态度、专业水平、基础护理、实际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