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当中应用医学影像融合技术的具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实施放射治疗当中应用医学影像融合技术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GTVFUSION对肿瘤靶区进行勾画平均值是(101.5±2.7)cm ;应用GTVMRI对肿瘤靶区进行勾画平均值是(95.7±3.8)cm ;应用GTVCT对肿瘤靶区进行勾画平均值是(91.1±4.4)cm ,GTVFUSION在勾画肿瘤靶区方面具有更加良好的精确度,P<0.05。结论: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当中应用医学影像融合技术,可以更加准确的勾画肿瘤靶区,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医学影像 影像融合技术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学校体育作为培养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技能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如何将体育与医学相结合,推动学校体育的创新发展,从而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新时代青少年。

  • 标签: 健康中国 体医融合 学校体育 发展策略
  • 简介:摘要:健康评估是医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它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但在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以及教学质量的监控等方面存在局限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为健康评估实训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健康评估实训教学有效融合,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 标签: 健康评估实训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融合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腰椎融合手术中的手术室护理特点,指出了术中感染控制、体位管理和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对策。通过强化无菌操作、改进体位管理和制定个体化疼痛管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并加速术后康复。

  • 标签: 腰椎融合手术 手术室护理 患者安全 风险管理 无菌操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其管理效能与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医院党建工作作为引领医院发展方向、凝聚职工力量的关键,与医院管理的深度融合成为提升医院整体效能、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医院党建与医院管理融合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实践路径,以期为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党建 医院管理 融合构建 高质量发展 组织保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有效性。方法:研究中共选取 42位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 2018年 1月是开始时间, 2020年 1月是截止时间。使用 Excel表格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纳进后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单数的为对照组( 21例),双数的为观察组( 21例),分别行正中入路治疗、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方式。最后用统计学的途径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两组患者中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 Os-westry功能障碍( ODI)评分存在差异性( P< 0.05),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该疾病患者实施 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Wiltse入路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
  • 简介:【目的】揭示6-苄基-1-[(苄氧基)甲基)]-5-异丙基尿嘧啶(6-benzyl-1-[(benzyloxy)methyl]-5-isopropyluracil,TNK-651)和埃替格韦(elvitegravir,GS-9137)融合型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1,HIV-1)逆转录酶(reversetranscriptase,RT)的非核苷类抑制剂(non-nucleosideRTinhibitors,NNRTIs)作用位点和整合酶(integrase,IN)活性位点的双靶点抑制剂RT(NNRTI)/IN与RT和IN的结合模式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对选取的7个RT、11个IN复合物晶体结构中的底物分子进行相似性分析;综合运用自身对接和交叉对接方法分别从中优选出RT和IN的最佳受体结构模型;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分别建立RT、IN与抑制剂的结合模型,据此阐明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结果】对接结果显示,TNK-651和GS-9137融合型HIV-1RT(NNRTI)/IN双靶点抑制剂结合于RT的NNRTIs结合位点,与其形成氢键作用、π-π堆积作用、阳离子-π作用、疏水相互作用;结合于IN的IN-DNA界面活性位点,与其形成氢键作用、π-π堆积作用、疏水相互作用、金属离子螯合作用。【结论】TNK-651和GS-9137融合型HIV-1RT(NNRTI)/IN双靶点抑制剂通过与RT的Lys101和Tyr188形成关键的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与IN的Asp128、Asp185、Glu221及Mg2+和高度疏水性亚结合口袋形成关键的金属离子螯合作用和强疏水相互作用,发挥抗RT和IN双重活性。

  • 标签: TNK-651和GS-9137融合型 双靶点抑制剂 分子对接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融合术对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方法:76例患者,分成38例对比组、38例实验组。分析并对比足踝关节功能、疗效、愈合率。结果:实验组的疗效更高(2=11.936,P

  • 标签: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 微创融合术 远期足踝功能 效果
  • 简介:背景:使用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联合自体骨植入治疗骨缺损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而椎间植骨中rhBMP-2使用量与临床效果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评价rhBMP-2联合自体骨椎间打压植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因腰腿痛接受腰椎融合术的60例≤65岁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自体骨组、rhBMP-2(1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rhBMP-2(2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常规行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椎间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融合节段为1~2个椎间隙;其中单纯自体骨组共26个椎间隙;rhBMP-2(1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共27个椎间隙;rhBMP-2(2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共26个椎间隙.临床疗效评价包含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影像学评价腰椎正侧位和动力位片;CT矢状位重建,观察上下终板间连续性骨小梁,横断面观察有无椎管游离骨粒、异位骨化.术后随访2年.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3组疾病组成、融合节段、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深部感染;2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单纯自体骨组和2mgrhBMP-2联合自体骨组各1例).无内固定失败.未见椎管内游离骨粒脱出及异位骨化.术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末次随访融合率比较,仅2mgrhBMP-2组与单纯自体骨组及1mgrhBMP-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椎间融合使用自体骨联合2mgrhBMP-2,可获得良好的融合效果,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一2 腰椎融合术 椎弓根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n=32例),观察组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照组予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同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同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上效果较为理想,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使其早日康复.关键词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脊柱胸腰段骨折;前路手术内固定术TheobservationoftreatingspinalcolumnchestwaistsectionfracturewithposteriorinternalfixationLiJie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treatingspinalcolumnchestwaistsectionfracturewithposteriorinternalfixation.MethodsChoosed64casesofspinalfracturefromJun.2013toApr.2015todivideintostudygroupandcontrolledgroup.Thestudygroupweretreatedwithposteriorinternalfixation,conGtrolledgroupweretreatedwithanteriorinternalfixation.Analyzedtheeffect,operationtimeandamountofbleedinginthesetwogroups.ResultsThetotalefGfectiverateofstudygroupwas93.8%(P<0.05).Thein-hospitaltimeandamountofbleedingofstudygroupwerebetterthancontrolledgroup(P<0.05).ConGclusionTreatingspinalcolumnchestwaistsectionfracturewithposteriorinternalfixationiseffectivetoextendinclinic.Keywordsposteriorinternalfixation,spinalcolumnchestwaistsectionfracture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80-02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头骨、月骨、三角骨及钩骨四关节融合治疗退行性腕关节炎的效果.方法1997年7月~2002年12月应用腕关节部分融合术创伤性腕关节炎治疗20例,术后随访15个月,随访检查包括术后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以及患侧X线检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腕关节总体功能评价采用Krimmer腕关节评分表.结果腕疼痛值静息时为2.1,用力后为5.3;屈伸活动度为64°(对侧126°);尺桡偏为30°(对侧57°);平均握力为24kg(对侧40kg).Krimmer腕关节评分值为67.X线检查头、月、三角及钩骨均融合.结论腕关节部分融合后能保存腕关节部分功能,是治疗退行性腕关节炎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关节 部分融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4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46例患者术后随访3~86个月,平均(16.0±0.7)个月。按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术前评分平均(11.4±0.2)分,术后评分平均(15.6±0.4)分。46例患者中优3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5.7%。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减压彻底,安全性高。

  • 标签: 脊神经根 颈椎病 内固定器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ET-CT图像融合在局部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单独基于MRI行复发鼻咽癌靶区勾画,之后应用PET-CT和MRI共同制定靶区,以共同制定靶区为主,进行调强放疗.结果按PET-CT和MRI共同制定计划,18例调强放疗患者GTV均较单独应用IMR勾画靶区发生改变,放疗后随访均超过1年,除2例发生反复鼻咽出血,其余未发生残余及复发.结论利用PET-CT和MRI共同勾画靶区对复发鼻咽癌靶区勾画明显有利,近期疗效满意.关键词复发鼻咽癌;PET-CT;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35-02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发新型腕舟骨、大、小多角骨(STT)融合器。方法根据所测国人STT三关节有关数据设计草图,先选用钛合金制出粗样,然后置入尸体腕模拟STT局限性融合,修改后制作成品。结果STT融合器分钢板与螺钉两部分:钢板部分由锥形板及相连的圆桶状结构组成,锥形板开有3个螺钉孔,各通过1枚松质骨螺钉与3块腕骨分别固定;圆桶状结构连接于锥形板下方,中空,可供植骨,外侧面制有螺纹与腕骨紧密咬合。同时还制作厂配套工具。结论STT融合器设计合理,它可使3块腕骨间的固定力学强度大大提高,并可防止STT融合体向关节中心旋转及塌陷,是局限性腕骨融合术中新型、可靠的内固定方式。

  • 标签: 腕舟骨、大 、小多角骨 融合器 新型内固定
  • 简介:患者,女,64岁。因"腰椎减压+融合术后腹痛伴血压下降2天"于2015年8月11日入院。患者曾于2015年8月9日在外院行腰椎减压+融合术,术中出血2000ml并输血抢救,后转入本院。入院后低血压,发生两次呼吸心跳骤停,查体:明显腹膨,腹部张力高。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提示腹主动脉下段后方明显造影剂外泄,判断为主动脉破裂出血(见图1)。入院诊断:(1)腹主动脉破裂;(2)失血性休克;

  • 标签: 腹主动脉破裂 减压融合术 腔内治疗 呼吸心跳骤停 失血性休克 下段
  • 简介: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的研究热点,融合与非融合内固定治疗长期存在争议。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应用Dynesys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的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3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33~58岁,平均(49.7±3.4)岁。术前完善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腰椎正侧位X线片,腰椎动力位X线片,腰椎椎体加间隙平扫+二维重建CT,腰椎MRI及腰椎功能评分,手术方式采用后路相应病灶节段Dynesys非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采用腰椎障碍功能指数ODI评分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对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神经功能与自觉症状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90个月,平均(61.1±19.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优良率为93%(28/30)。ODI评分术后较术前有显著下降,疼痛评分VAS也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患者均未出现椎间隙感染、腰椎失稳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Dynesys非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能保留腰椎生理性运动功能的作用,改善腰椎失稳的效果确切,与传统的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腰椎退变 非融合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