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袋鼠式护理联合早期认知-行为护理对新生儿黄疸预防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共选取了4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实验组实施袋鼠式护理联合早期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则接受实施常规性护理 。记录并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新生儿黄疸指数、新生儿用药率、新生儿转出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用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教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转出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联合早期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和黄疸程度,降低新生儿用药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减少新生儿转出率。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运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状态下,呈现出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治疗患者,共60例展开此次研究,运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人数均为30例。在对照组中,结合常规模式护理,在实验组中,在常规模式基础上,结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对比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显示,在护理前,不具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中的评分更高,数据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获得的满意度更高,数据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运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时,获得的护理效果明显,具有较高护理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照顾者居家护理行为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82例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延续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照顾者居家护理行为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44%,明显低于对照组14.63%,干预后观察组照顾者居家护理行为评分更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中实施延续护理,可促进患者照顾者居家护理行为的改善,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引导性反馈模拟教学应用于内镜中心护理带教与常规带教方式的差异,探讨引导性反馈模拟教学的临床价值以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9月我院新入职的84名护士。随机进行数字编号,编号个位数为单数的分为常规组,编号个位数复数的为观察组,每组各42例。常规组护士采用常规带教方式,观察组护士采用引导性反馈模拟教学进行带教。本次实验选取护士的理论成绩与反馈问卷作为观察指标。比较新入职护士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习体验。结果:观察组数据结果显示,实行引导性反馈模拟教学的新入职护士理论知识成绩为(92.41±5.34)分,与常规组数据对比后可以看出护士的知识掌握程度较好。同时,观察组护士的反馈问卷显示,引导性反馈模拟教学教学可以带给内镜中心新入职护士良好的体验。结论:在内镜中心新入职护士的带教中应用引导性反馈模拟教学,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提高了内镜中心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值得推广实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PICC在AID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日至2015年1月20日在我院住院的艾滋病患者61例,取得病人同意后分为研究组18例,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留置单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对照组采用直接穿刺静脉留置针。结果实验组采用单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优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能够做到一根导管完成治疗,满足复杂的静脉治疗需要,患者并发症少,满意率高,值得在AIDS患者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吞咽障碍评估结果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对其后续恢复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并接受后续康复护理干预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随机筛选86例纳入试验小组中,按照抽签的方式形成对照组和观察组,43例/组,对应提供常规康复护理指导、联合基于吞咽障碍评估引导的营养支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后续恢复情况。结果:康复护理干预前的吞咽功能比较未见组间差异,P>0.05;康复护理干预之后的吞咽功能比较明显观察组评分更高、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次数更多,P<0.05。在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出现情况中,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明显最少,占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吞咽障碍评估结果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对其后续恢复效果显著,可普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