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9例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为观察对象,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 34例,关节镜组(关节镜微创治疗) 35例,分析应用效果。结果关节镜组患者治疗总效率为 97.1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效率为 79.41%, P< 0.05,有统计意义。关节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86%,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17.65%, P< 0.05,有统计意义。关节镜组患者 VAS评分为( 3.88±0.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意义。结论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疼痛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规范化操作对图像质量的作用。方法:本院自2019年1月开始对于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进行规范化操作管理,随机抽取2018年1-12月进行数字乳腺钼靶x线检查患者260例作为对照组,另抽取2019年1-12月进行数字乳腺钼靶x线检查患者26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图像达标率、摄片问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图像达标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7.78%,P<0.05。观察组摄片问题发生率1.11%显著低于对照组5.56%,P<0.05。结论: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规范化操作可以提升图像质量,减少摄片中存在的问题,检查质量更加理想。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管理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80片组织标本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为参照组组织标本使用传统方法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为研究组组织标本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管理下制作病理组织切片。然后,比较两组病理组织切片的有效制片率。结果:与参照组病理组织切片相比,研究组病理组织切片的有效制片率更高( P< 0.05)。结论: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的过程中对此项工作实施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病理组织切片的有效制片率,为临床病理检验的准确度达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临床治疗中不同放射治疗技术模式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14年 1月 ~2016年 3月期间收治人乳头瘤感染所致宫颈癌患者共 71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选用放射治疗技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35例,研究组 36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研究组采用强调放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三年内的病情进展情况及患者存活情况。结果:经不同放射治疗技术治疗后,患者病情进展均得到有效控制,且相较对照组,研究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三年内病情进展率、复发率、患者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强调放射治疗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可通过对局部病灶治疗剂量的有效控制,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治疗,且预后效果相对较好,患者生存周期延长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诊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n=40)及甲状腺腺瘤组(n=40)。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展开观察。结果: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及甲状腺腺瘤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00%、85.00%,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CT(MSCT)三维重建技术(3D)及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全身各部位骨关节创伤患者,行MSCT薄层横断面扫描,将扫描数据经3D及MPR技术,部分病例行CT内窥镜(CTVE)观察,综合分析各种重建方法对骨折和脱位的应用价值。结果50例骨折图像中。3D可以显示骨折和脱位的立体形态,但对微小骨折的显示不如横断面图像,1例鼻骨微小骨折未见显示;MPR图像可行任意方向、任意角度重建,以最佳视角显示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情况;CTVE可以很好显示骨折片后移造成椎管狭窄程度。结论MSCT3D及MPR图像结合横断面图像可以提高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率,同时.CTVE以内窥镜角度观察椎管狭窄程度,为临床判断伤势及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简介:摘要 目的:创立一种高通量原位杂交技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减少试剂用量,以解决当前原位杂交技术临床应用费用高通量低的痛点。方法:将待检组织细胞样品制备成薄膜载片放入微孔板中,在定制的微孔板杂交仪中完成杂交反应。结果:通过对乳腺癌和肺癌 HER2基因的检测证实了该方法经济高效结果可靠。结论:采用薄膜载片微孔板检测系统进行高通量原位杂交可以将12个载玻片的杂交仪的检测通量提高至192个,同时单个样本节省80%的试剂用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联合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及生命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共计 68例,均为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间收治,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接受康复护理的 34例设为参照组。接受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联合康复护理的 34例设为研究组,对比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得分上对比,两组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 p<0.05);从生命质量得分上对比,两组对比的结果显示( p<0.05),差异显著。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联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明显,值得借鉴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技术在鼻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鼻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反应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反应评分(喷嚏评分及哮喘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实施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特征,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微信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2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包括参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微信技术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患肢周径差、血栓减少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在诊断胶质瘤放射性脑损伤、复发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胶质瘤患者行术后放疗治疗患者71例,对其进行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等多模式的磁共振诊断。最终诊断结果证实71例患者中术后放疗放射性脑损伤12例(16.90%),肿瘤复发11例(15.49%)。将放射性脑损伤患者、肿瘤复发患者的磁共振诊断图像进行对比,同时对比患者脑血容量中位数最大值(rCBVmax)、表观扩散系数(ADCmean、ADCmin)、胆碱(Cho)/肌酸(Cr)。结果 胶质瘤复发患者磁共振图像特点:脑室旁中心片状信号,呈现T1W1高信号、T2W1低信号。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磁共振图像特点:双侧或脑室旁中心点状信号,T1W1正常或伴高信号,T2W1正常信号。胶质瘤复发患者rCBVmax、Cho/Cr高于放射性损伤患者,ADCmin低于放射性损伤患者(p<0.05)。结论 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在鉴别诊断胶质瘤患者复发或放射性损伤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医师采用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 目的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和棍子操治疗冻结肩的近期疗效观察。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 2020年6月在莆田市第一医院康复医科病房及门诊收治的80例冻结肩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肌肉能量技术和棍子操治疗冻结肩,观察组采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和棍子操治疗冻结肩。对照组每周治疗3次,3周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每周1次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3周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于第3周(第一疗程结束),第6周(第二个疗程结束)采用视觉模糊评分(VAS)法对疼痛评分,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VAS评分分别在第一疗程、第二疗程结束后比治疗前评分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疼痛缓解更明显(P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准确性。方法: 对2021年1月~2022年6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82例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1例。常规组采用关节镜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实常规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0.49%,实验组患者诊断正确率为100.00%,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诊断中,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可显著提高患者诊断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检测技术联合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院 2017年 11月至 2019年 6月在我院产前诊断科室就诊的符合介入性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 2870例,其中 168例同时实施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和染色体微阵列检查。结果:核型分析阳性检出率约为 14.29%( 24/168),染色体微阵列阳性检出率约为 20.24%( 34/168),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149),但是染色体微阵列检出率更优;染色体微阵列检出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嵌合体,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在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案例中,染色体微阵列阳性检出率为 11.11%( 16/144),其中致病性 CNVs检出率为 2.78%( 4/144);不明意义异常检出率为 7.64%( 11/144)。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正常案例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平衡性结构异常检出率为 4.48%( 6/134)。结论: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染色体片段缺失 /重复异常检测上,比染色体核型分析更有优势,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弥补染色体微阵列在染色体平衡易位和倒位检查中的不足。染色体微阵列检测技术联合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提高异常检出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为甲状腺肿瘤患者做生化免疫检验时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效果。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院内收治的7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全进行生化免疫检验,参照组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观察组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比较两组特异性和敏感性、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及甲状腺球蛋白个数。结果 检测后,参照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低于观察组;参照组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及甲状腺球蛋白个数少于观察组,体现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