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纳洛酮辅助治疗肺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性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病人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纳洛酮治疗,3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的意识状态、动脉血气结果;结果治疗组病人的意识障碍得到了明显改善,动脉血气结果多数恢复正常,有效率(9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可有效改善肺通气,促进病人苏醒,疗效确切、安全。

  • 标签: 纳洛酮 肺性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疗对失眠症的影响。方法将70例失眠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只药物治疗,干预组于用药的基础上加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睡眠质量PSQI总分的变化。结果对比对照组,干预组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明显降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对辅助药物治疗失眠症患者的失眠有效。

  • 标签: 失眠症 脑电治疗 改善睡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疝复位天幕切开术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重型脑外伤疝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38例设为对照组,将采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治疗的38例设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植物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复位天幕切开治疗重型脑外伤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手术,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脑疝复位天幕切开 常规手术 重型脑外伤脑疝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气清方在慢性供血不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供血不足患者88例,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益气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5.45%较对照组的79.55%高(P<0.05);观察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慢性供血不足患者应用益气清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流速度,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益气清脑方 尼莫地平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抗精神病药物+催眠治疗联合运用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分裂样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对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分裂样精神障碍患者根据治疗不同分为利培酮+催眠治疗联合运用组、典型组、非典型组,对其实施为期10周的治疗,对三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利培酮+催眠治疗联合运用组所有因子分和总分情况全部低于典型组和非典型组,非典型组评分明显低于典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催眠治疗联合运用评分明显优于典型组和非典型组,非典型组优于典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分裂样精神障碍急性期有效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其中利培酮+催眠治疗联合运用改善效果更加明显,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分裂样精神障碍 抗精神病药物+催眠治疗联合运用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的直接体现——失眠。失眠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长期应用镇静药物会导致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成瘾、耐药性等不良后果。选择非药物治疗和最安全有效的药品,减少药物依赖,追求最佳的治疗效果,已经成为人们治疗睡眠障碍的共识。

  • 标签: 睡眠障碍 警示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集体催眠治疗高考前学生应激障碍的疗效。方法应用集体催眠疗法治疗高考前学生应激障碍40例,治疗前后采用90项临床症状(SCL-90)量表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经集体催眠治疗,40例学生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量表因子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因子分明显减少.结论集体催眠治疗高考前学生应激障碍是非常有效安全的措施之一。

  • 标签: 集体催眠 心理治疗 高考学生 应激障碍 人际关系 睡眠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为一类广泛性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以社交障碍、兴趣单一、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点。AS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尚无治愈的疗法,但是早期合理的个性化综合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预后,目前的治疗以行为与教育干预为主;可对其伴随症状辅以一些药物可有效的改善教育训练的效果。该文对目前针对ASD的教育训练及药物治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教育训练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失眠患者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失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疗法治疗,而观察组则应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SQI各个维度与总分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各个维度比较无差异(P>0.05),总分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眠患者治疗中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失眠 脑电生物反馈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肢体功能锻炼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方式,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方式开展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相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PDCA循环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 脑卒中偏瘫患者 肢体功能锻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卒中单元治疗老年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老年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患者50例和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行卒中单元模式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NIHSS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层医院卒中单元治疗老年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卒中单元老年脑卒中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肺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因COPD所致肺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COPD所致的肺性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川芎清颗粒对于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头痛患者共78例分为川芎组和尼莫地平组,川芎组应用川芎清颗粒对患者进行治疗,尼莫地平组应用尼莫地平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之后,川芎组患者的头痛次数明显少于尼莫地平组,且川芎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的71.79%,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川芎清颗粒对头痛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头痛次数以及发作时长,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川芎清脑颗粒 头痛 尼莫地平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hypoxie-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病表现。本症不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并且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30例蛛网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30例蛛网膜炎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治愈者7例(23.33%),好转者19例(63.34%),无效者4例(13.33%),治疗有效率为86.67%。结论对蛛网膜炎患者行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脑蛛网膜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生物反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治疗效果的初步研究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医院诊治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14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可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各7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电生物反馈进行治疗;常规组患者采取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电生物反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总效率为98.16%,常规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总效率为72.64%,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使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患者的身体恢复速度有了较高的提升,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在临床上的治疗效率。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 精神分裂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性瘫痪儿童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脑瘫患儿痉挛型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15)只接受一般康复训练,观察组(n=15)接受一般的康复训练,在每次运动疗法训练中抽出10min接受专门下肢康复机器人练习。两组脑瘫患儿治疗时间都为3个月。在康复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的E区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E区评分都好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一般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脑瘫患儿痉挛型的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

  • 标签: 脑性瘫痪 下肢康复机器人 粗大运动功能 步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患者采取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n=40)与实验组(依达拉奉+氯吡格雷治疗,n=40),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同时治疗后,实验组D-二聚体、FDP、PT、TT、APTT、Fib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凝血功能 急性脑梗 氯吡格雷 疗效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状态患者合并睡眠障碍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取2014年5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焦虑状态合并睡眠障碍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唑酮治疗,采用汉密尔抑郁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治疗前、后焦虑状态进行评估,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对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帕罗西汀联合曲唑酮用于焦虑状态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降低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曲唑酮 焦虑状态 睡眠障碍 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