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与传统盲探法行肌间沟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效果。方法将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肌间沟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用盲探法行肌间沟丛神经阻滞,两组所用局麻药均为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等容量混合液20ml,观察两组穿刺、阻滞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阻滞效果为Ⅰ、Ⅱ级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并发症出现,对照组出现2例Homer综合症。结论对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具有阻滞所用时间短、效果确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超声 臂丛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腋路丛神经阻滞中,给予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后,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丛神经阻滞麻醉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0.67%),罗哌卡因(0.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的麻醉药物再加入地佐辛(0.1mg/kg)、地塞米松(10mg)。对比两组患者的阻滞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同时段的VAS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局部麻醉中,应用地塞米松、地佐辛后,增强了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持续麻醉的时间更长。同时,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地塞米松 地佐辛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两种术治疗闭角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月12月-2016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闭角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50例,随机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的患者施行单纯的小梁切除手术,给予实验组的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视力和眼压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8.73%)明显优于对照组(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来治疗闭角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不同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健康管理对2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60例2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家庭参与健康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对2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家庭参与式健康管理 2型糖尿病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蛋白C测定方法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血浆PC测定可分为PC抗原(PCAg)测定法和PC活性(PCA)测定法。结果PC抗原(PCAg)测定法是用免疫化学法测定PCAg含量,PC活性(PCA)测定法是用血液凝固法或生色底物水解释放显色基团的反应测定PC的生物学活性。结论为临床诊断C水平低下或功能缺陷有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 标签: 蛋白C 测定方法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对2糖尿病(T2DM)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108例(实验组),体检健康者65例(正常组),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及晨尿,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hs-CRP和mAlb。实验组随访2年,102例病情缓解或无进展,6例发展为糖尿病肾病(DN)。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Cys-C、hs-CRP和mAlb单独及联合检测对T2DM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血清Cys-C、hs-CRP和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随访发展为DN入院时血清Cys-C、hs-CRP和mAlb水平均高于病情缓解或无进展者,P值<0.01。血清Cys-C、hs-CRP和mAlb联合检测对T2DM患者预后评估的AUC为0.885、敏感性为88.0%、特异性为84.6%,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血清Cys-C、hs-CRP、mAlb水平T2DM进程中呈升高趋势,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T2DM患者预后的实验室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胱抑素C 超敏C反应蛋白 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行上肢手术治疗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麻醉,对观察组患儿给予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并分析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中的MAP、HR、RR与对照组患儿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躁动、喉痉挛等围术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与对照组患儿(2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上肢手术患儿应用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丙泊酚 麻醉 小儿 上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丛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15ml0.5%罗哌卡因进行丛麻醉,对照组术中不注射任何镇静药物,观察组于手术开始前10min用微量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8ug?kg-1,然后以0.2ug?kg-1?h-1维持,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在t0(入室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0min)、t3(手术开始后45min)以及t4(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Ramsay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1、t2、t3及t4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丛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臂丛麻醉 右美托咪定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部分拔甲术用于嵌甲甲沟炎急诊治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选取我院嵌甲甲沟炎患者4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部分拔甲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多,术后恢复时间比对照组少,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给予嵌甲甲沟炎患者改良部分拔甲术治疗,能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加快恢复速度,减少疼痛感,值得借鉴。

  • 标签: 改良式部分拔甲术 嵌甲型甲沟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几种不同通气方法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40例来我院进行疾病诊断与预后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分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无创呼吸下的ST+V模式、S/T模式的通气干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阶段的应激表现,以及与呼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ST+V模式干预后,各项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ST+V模式值得在临床该疾病的治疗中,加强应用,病患的应激反应可以获得显著的减轻,呼吸功能逐步恢复至正常。

  • 标签: COPD 呼吸衰竭 通气模式 应激反应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高位肛瘘的方法,对比远端减压紧线术、传统紧线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高位肛瘘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紧线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远端减压紧线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脱线和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上,P>0.05;但是观察组术后肛门失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高位肛瘘时,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可以取得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远端减压紧线术 传统紧线术 高位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牙周膜干细胞在正畸牙移动中的作用,探究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幼年大鼠共30只,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实验组15只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在右侧颌第一磨牙给予7d正畸力,观察破骨细胞变化;选取成人15只第一前磨牙,培养牙周膜干细胞并给予加压12h,观察加压后牙周膜干细胞mTOR信号通路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在给予加压后,移动牙的压力侧牙周膜间隙变窄,牙槽骨破坏严重。可见破骨细胞数量较多。加压后牙周膜干细胞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低于加压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膜干细胞与正畸牙移动存在明显的关系,其可能与mTOR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 标签: 正畸牙 移动 牙周膜干细胞 mTOR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护理新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给护理工作带来突破性的提升和快捷便利,节省工作耗时,与其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本文总结分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优点、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以供护理同仁们借鉴。

  • 标签: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存在问题 问题解决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7月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140例分两组,普通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康复护理组在普通护理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状况、丛神经功能和患肢康复效果、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康复护理组患肢康复效果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康复护理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存状况、丛神经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生存状况、丛神经功能均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丛神经功能,加速患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臂丛神经损伤 患肢功能恢复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患者丛阻滞麻醉下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丛阻滞麻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研究组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中与手术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血流动力学分析、血浆皮质醇浓度、视觉模拟评分、脉搏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方面存在巨大差异(P<0.05),研究组的合作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与高血压患者的丛阻滞麻醉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臂丛阻滞麻醉 右美托咪定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与单一利多卡因在丛神经阻滞中的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无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方法对半年来我院60例丛神经麻醉的病人进行麻醉效果观察比较及随访评价。结论在丛神经阻滞时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使用,镇痛效果良好,阻滞时间长,并发症少,可广泛使用于基层临床。

  • 标签: 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s-CR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bA1c(全血糖化血红蛋白)和Cys-C(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或酶法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7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DM组)、41例早期DN患者(早期DN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液样本中的hs-CRP、HbA1c、Cys-C、肌酐(SCr)和尿素(SUrea)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DN组和早期DN组检测hs-CRP、HbAlc和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早期DN组检测hs-CRP、HbAlc和Cys-C水平高于单纯DM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检测SCr和SUr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任意单一指标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HbAlc和Cys-C可作为DM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监测指标,联检有利于提高DN的早期检出率,为临床医生对DN的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治、病情监测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将集束化激励心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中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要求条件将50名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的清醒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形式的差异,将其平均分成A组和B组。其中A组人员进行撤机时通过常规方法完成护理,则B组在常规的方法上辅助使用集束化激励心理干预,通过对两组患者撤的成功率进行对比作为观察的指标。结果B组研究对象的撤成功率是96.0%,明显的较A组病人的撤成功概率88.0%要高。结论集束化激励心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进行通气清醒病人撤中成功率。

  • 标签: 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 急诊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清醒患者撤机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6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在护理效果、治疗后动脉血气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情况方面,优质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加速恢复进程,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呼吸机 呼吸衰竭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