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达反应的方法及在伤寒的诊断中的应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伤寒患者30例,应用肥达反应和血培养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细菌学培养阳性13例,阳性率为43.33%,进行肥达反应试验阳性23例,阳性率76.67%;细菌学培养与肥达反应均为阴性6例,占20.0%。30例肥达反应试验阳性变化,第1周13例(43.33%),第2周18例(60.0%),第3周22例(73.33%),4周23例(76.67%)。结论伤寒的诊断不能只依靠肥达反应,对疑似者早期做血培养,开展多项细菌培养,以求早期确诊,避免延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碘海醇不同注射速率致CTA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异,旨在探讨减少碘海醇应用时产生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方法统计2012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我院5168例使用碘海醇作为对比剂行血管CT造影病例,其中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者216例,分析使用2.5ml/s和4.5ml/s速率注射碘海醇造成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5168例病例中,使用4.5ml/s速率注射碘海醇病例3325例,其中引起不良反应161例(发生率4.8%,占比74.5%),以2.5ml/s速率注射碘海醇病例1843例,其中引起不良反应55例(发生率2.9%,占比25.5%),2.5ml/s速率注射碘海醇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4.5ml/s速率注射碘海醇病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93,P=0.0014)。对比两种注射速率下不良反应的程度,2.5ml/s速率注射碘海醇病例发生中到重度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4.5ml/s速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患者均予以相应处理得到缓解,无死亡病例。结论快速注射碘海醇可导致CTA患者不良反应增多,但慢速注射碘海醇也不可完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无论注射速率的快慢,须在CTA检查前后对患者实施必要的预防和急救准备,从而防止不良反应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心理关怀对人流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分别给予全程无缝隙心理关怀、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清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I(A-I)、II(A-II)、去甲肾上腺素(NE)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结果护理后,观察组Cor、A-I、A-II、NE、ACT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无缝隙心理关怀可稳定病人的应激反应,可维持患者情绪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疑似眼内炎的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的治疗情况,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治疗思路。方法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眼内炎的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的1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者右眼视力0.02,眼压20mmHg,角膜水肿消退,前房清,瞳孔5mm,呈无张力状态,玻璃体清晰,眼底正常,向患者讲明病情,出院随诊。出院后2周复查,右眼视力0.1,眼压18mmHg,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5mm,呈无张力状态,玻璃体清晰,眼底正常。结论对于疑似眼内炎的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后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2018年6月进行治疗的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本次研究的对象,10例患儿按照入院号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例。两组患儿均进行了换血治疗,对照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总胆红素水平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水平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后给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9月初次献血者中选取200例作为对照组对象,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并于2017年1-9月选取200例初次献血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象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献血者的心理状态。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0%,其护理满意度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次献血者实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使献血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无偿献血的重复率和献血服务的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不良反应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开灵注射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42%,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4.3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8%,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清开灵注射剂对急性脑出血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因其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在治疗中需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使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县上报的静脉留置针应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本县基层医院上报的浅静脉留置针应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出现的原因。结果2018年本县总共上报19例浅静脉留置针应用不良反应,其中包括8例局部渗漏肿胀、5例静脉炎、4例套管针阻塞、2例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浅静脉留置针的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穿刺部位或选择血管不当、留置针封管、冲管方法不当、使用留置针后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不当。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其掌握正确的穿刺技能和封管方法,并做好日常观察及预防护理,可大大减少浅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情绪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在我院接受ICU治疗且为清醒状态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需在其基础上增加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焦虑与抑郁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护理后均较之前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在改善幅度上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稳定ICU清醒患者情绪上具有极好的应用效果,可帮助患者减少应激反应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