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指导临床护理选择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对照组的30例肝硬化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0例肝硬化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加以心理干预。对护理对象做护理满意度调查,并且对两组护理满意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的肝硬化患者对于护理过程中给予的常规护理总满意率为70%,而观察组中的肝硬化患者对于护理过程中给予的心理干预总满意率为93.33%。显然,心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两组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相较于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可以提高肝硬化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舒适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内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10月门诊处方348张,依据统计学方法归纳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院348张门诊处方中,有106张使用抗菌药物占总处方的30.45%,其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7张占总处方4.89%,占使用抗菌药物总处方的16.03%。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共8类35个品种。其中单独使用抗菌药物处方71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66.98%,二联使用药物处方23张,占21.69%,二联以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2张,占11.32%。结论医院须进一步加强门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管力度,规范临床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人工晶体植入结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眼压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平均为2.11±0.92mm,观察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为3.61±0.37mm,两组患者中央前房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在采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结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反复发作的治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03月我科就诊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反复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因素、治疗手段及预后。结果23例患者经个性化手法复位、前庭训练和药物治疗后,眩晕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年未再发作。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反复发作可能与残余碎片、内耳缺血有关,采用手法巩固复位、前庭康复锻炼并结合药物的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一种在严重开放性损伤伴皮肤缺损或严重挫伤或骨折需行内同定病例中简单易行、有效的闭合创面手术方法。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四肢创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手术,实验组患者采用网状减张小切口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皮肤优良愈合率为94.3%,而对照组患者皮肤优良愈合为75%,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网状减张小切口进行手术操作比较简单,能够保证患者皮肤在无张力的情况下愈合,无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小肠病变的患者100例,病理类型为20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恶性肿瘤、20例Crohn's病、20例肠结核、20例肠粘连、20例肠系膜动脉栓塞。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检查。对比常规CT与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常规CT与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检测检测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81%;常规CT检测检测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65%,两种检测方法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张造影技术诊断小肠病变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新模式在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本院采用护理管理新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科室实施情况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未采用护理管理新模式下的科室护理状况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共58例达到满意,总满意率96.7%,对照组47例有效,总满意率为78.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5.0%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考核达标,对照组仅为75.0%达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改革中应用护理管理新模式可逐渐促进医院环境的和谐发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加强了患者的依从度,值得积极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呼吸内科病房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变化进行了解,从而指导呼吸内科的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呼吸内科送检的感染者标本,将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离,针对分离后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进行分析,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其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26株,其主要来源于痰液,铜绿假单胞菌较为敏感的药物为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达到了100%,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10种药物,敏感率为60%~85%,然后是头孢曲松,敏感率为10%~15%,最后是头孢噻肟,敏感率为0.0%。结论呼吸内科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控制较好,在临床中应继续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的使用抗菌类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防范。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析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加用替普瑞酮,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Hp转阴率、复发率等临床评价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替普瑞酮,能够巩固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有效率和Hp转阴率,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8)与对照组(n=58),对照组单独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8%(P<0.0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1.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病情,长期效果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