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综合ICU病房控制院内感染的作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8年至2019年间收治的综合ICU病房患者总计89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4例)和实验B组(45例),分别使用常规管理以及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以及调查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A组共有8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其所占比例为18.2%;实验B组共有3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其所占比例为6.7%,则实验B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比实验A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较少。实验A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护理管理、沟通评分低于实验B组。结论:细节管理在本次研究中的作用效果较好,能够减少ICU病房患者院内感染的情况,值得推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科手术伤口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9月~ 2022年9月医院普通手术分离的586株阳性株,采用VITEK2Comapct60自动细菌灵敏度分析系统分析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分离阳性586株,革兰氏阳性408株,占69.62%;171株革兰氏阴性,占29.18%。前三种被革兰氏阳性球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异种肠球菌。前三种被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大肠杆菌、克隆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和利尿唑敏感性高。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肺炎耐药率较高,咪奈丁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大肠杆菌总耐药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和氯肠杆菌。结论手术分泌物检测主要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其中约三分之一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上,药敏试验与患者病情应结合选择适合抗感染治疗的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流感染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为血流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组为80例血流感染患者,接诊时间在2020.3-2022.12,对照组为同期接诊的80名健康体检者,观察组患者根据病原菌不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组(45)、革兰氏阳性菌组(35例),测定所有人员的凝血指标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革兰氏阴性菌组FIB水平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相关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感染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情况,其中 FIB水平较高者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对血流感染患者治疗中应重视对凝血功能的纠正与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患者造口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择7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参照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预防护理干预,比较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和睡眠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口并发症(感染、创口出血、创口瘘、皮肤溃疡)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疼痛和睡眠障碍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患者造口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可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水平,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患者感染部位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5月期间上级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中,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晓同意下和上级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选取了80例。并整理研究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内容,讨论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在80例呼吸内科的感染患者中,由患者感染部位的人数从多到少进行排序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其他系统;有54例患者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有12例患者发生消化系统感染,有8例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有6例患者发生其他系统感染。差异在统计学有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