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全国总人口有14亿多,儿童青少年的数量更是惊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比成年人更多的身体健康问题。学生常见病主要包括近视、龋齿、营养不良、贫血等。这些常见病给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视力下降、缺牙缺铁、贫血等,同时也影响学生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些问题已成为学校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也成为学校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常见病预防工作进行研究,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学校学生常见病预防工作提供帮助。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不仅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也承担着国家建设的重任。
简介:摘要:哮病是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症的反复发作性肺系疾病。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又称哮喘,而喘未必兼哮,为与喘证区分,故定名为哮病、哮证。该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西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属于本病范畴,治疗上以未发以扶正气为要,已发以攻邪为主因此治疗哮病时一定要辨别虚实,才能用药准确,从而得到良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全球公共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尽管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本文综述了当前有效的艾滋病病毒(HIV)预防和管理策略,包括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预防性抗病毒药物(PrEP和PEP)、母婴传播预防以及行为干预措施,并讨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公共健康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泼尼松联合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武胜县中医医院儿科确诊的川崎病患儿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给予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口服泼尼松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WBC、CRP、ESR、PLT)、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65.00%)(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实验组WBC、CRP、ESR、PLT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两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泼尼松联合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且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治疗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的治疗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即2019年6月-2020年6月,依据患者疾病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即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55例为观察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存心力衰竭患者55例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行针对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研究组为96.36%,两种治疗效果均有显著疗效(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变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时,可以采用针对性治疗,即根据疾病的差异性制定治疗方案,能够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致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在实验研究中,于我院中选取122例已经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进行糖尿病发生情况的统计,同时分析患者发生糖尿病的相关性因素。结果:122例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过程中,33例出现糖尿病,发生率27.04%。同时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来看,发生与未发生糖尿病的患者,其病程、年龄以及抗精神药物的服用情况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另外,通过对不同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后的血糖指标分析来看,氯氮平用药后的血糖水平相对高于其他几种,(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良好疗效,但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因病程较长、年龄较大且服用氯氮平而引起糖尿病。
简介:【摘 要】目的:验证分析糖尿病、高血压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脑梗死特点与预后情况。方法:整理2020年1月-2021年10月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病历资料,并根据脑梗死患者的合并症类型将其分为A(糖尿病脑梗死,32例)、B(高血压脑梗死,40例)、C(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梗死,30例)三组。本研究将通过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各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不同合并症脑梗死患者的特点与预后情况。结果:A、B两组患者的脑梗死特点为缺血性、单病灶和腔隙性,C组患者的脑梗死特点为出血性、多病灶和大面积,组间差异较大(P<0.05);A、B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水平要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C组(P<0.05),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虽要高于A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高血压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脑梗死特点鲜明,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更差,临床治疗时需加以重视。
简介:摘要 大多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自然病程是起病于慢性期,其后病情逐步进展进入加速期,继之发生急性变,但约有20%~25%的患者可由慢性期直接进入急变期。伊马替尼作为第1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新诊断CML慢性期患者,显著延长了CML慢性期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不能耐受的毒副反应(20%~25%)以及伊马替尼耐药(20%),40%~45%的患者不得不终止治疗,7%~8%的患者疾病进展至加速期或急变期。本文报道1例CML慢性期患者直接进入急变期,单用达沙替尼无效、且因毒副反应停用,先后给予VDCP方案及VP方案达到血液学及细胞遗传学缓解病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后骨折法医临床学鉴定方法。方法:外伤骨折案件116例进行研究,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X线检查,实验组实施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度、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实验组的诊断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实施X线联合CT检查的诊断准确度高于X线检查结果,两组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诊断误诊率和漏诊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外伤后骨折患者实施法医临床鉴定时,通过CT诊断的手段,根据CT检查结果作为鉴定依据,能够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度,因此CT诊断联合X线检查在外伤后骨折法医临床学鉴定中有重要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