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总结和比较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16例AECOPD患者,分为PCT指导治疗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56例),分别观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天数、住院天数、临床有效率,并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PCT指导治疗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88.33%vs100%,p<0.05),抗菌药物使用天数(8.40±0.74dvs.11.50±1.03,p<0.05)、住院天数(9.01±1.71dvs.113.92±1.76p<0.05)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8.33%vs.87.50%;p>0.05)。结论PCT作为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之一,可作为指导临床及时、正确使用或减停抗菌药物的一个指标。
简介:目的探讨对银屑病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并分析辨证治疗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76例银屑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分别予以西药治疗(常规组)和中医辨证治疗(辨证组),每组38例,对比2组临床效果及相关血清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t-IgE、ECP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辨证组的血清t-IgE、ECP水平分别为(62.32±9.75)ku/L、(4.01±1.08)μg/L,均低于常规组;辨证组有相对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且辨证组的1年复发率相对更低,组间差异确切(P〈0.05)。结论对银屑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不仅有利于改善疗效、降低复发率,且有利于降低血清t-IgE、ECP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研究心肌梗死大鼠使用前炎症细胞抑制剂己酮可可碱后行为学特征的变化,为研究心肌梗死后抑郁的发生机制及心脑与神志的关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采用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心肌梗死大鼠使用己酮可可碱后的行为学变化特征。结果大鼠心肌梗死后4周,与模型组相比,己酮可可碱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降低,活动总路程、总时间、直立次数、爬壁次数均明显增多,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可以阻断心肌梗死后所诱导的炎症反应;心肌梗死后大鼠出现活动度下降,对新鲜环境的好奇程度下降及行为绝望等行为学改变。提示心肌梗死后大鼠存在抑郁症状,心与神志在病理上存在一定联系。使用己酮可可碱后大鼠的抑郁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与炎症反应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莆田地区癫痫患儿在长期使用丙戊酸钠(VPA)治疗过程肝功能变化等的相关性。探讨临床用药过程中进行个体化给药进而提升临床患儿用药依从性的方法及依据。方法: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6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期间单用丙戊酸钠治疗的0-14岁癫痫患儿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及相关生化检测的350例数据,按照VPA血药浓度结果分为低血药浓度组()、治疗血药浓度组(50~100 μg/ml)和高血药浓度组(>100 μg/ml)。随机抽取350例同期在我院健康查体的0-14岁儿童的生化常规作为对照组。结果:①VPA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各VPA血药浓度范围组间肝功能ALT、AST、AST/ALT、TBIL和DBIL存在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变化。方法:选取本院 2019年 1月~ 12月期间收治胆道感染患者共 92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患者入院确诊后均需经穿刺抽取胆汁后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耐药性检验。分析本次研究纳入患者胆汁中病原微生物构成情况及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结果:经分析患者胆汁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及耐药性检测结果后可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粪肠球菌为常见病原微生物类型,占比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及阴沟肠杆菌则具有一定占比,其他病原微生物均较为少见,总体占比以革兰阴性菌较高;经耐药性检测后可知,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等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则耐药性较低,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青霉素、红霉素及庆大霉素具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未检出耐药。结论: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均可引发胆道感染,但以前者较为多见,需在明确患者病原微生物类型后合理选取抗生素进行治疗,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黏膜形态的变化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9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常规Messerklinger术式鼻内镜鼻窦手术,对术后黏膜形态变化进行观察,对ESS手术疗效进行评定并分析影响鼻黏膜恢复的相关性因素。结果90例患者治愈59例,好转25例,无效6例。结论ESS术后鼻黏膜形态及功能的恢复受术后综合治疗及变应性反应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