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语视听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原始听力素材的敏感性和认知性。通过对源自法国或是法语地区视听材料的收看,学生的大量练习能够帮助增强口语交际能力。多媒体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能够给新时代的法语教学提供理想的实践环境。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大学法语视听说 课件 听说能力
  • 简介:阿拉伯语波斯语专业与穆斯林大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高等教育发展很快,根据统计策料,现有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各八百余所。其中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普通高校仅七所,即: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

  • 标签: 阿拉伯语 波斯语 穆斯林民族 民办高校 回族学生 普通高校
  • 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以本校历史学院和国学院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机构,聘有校外兼职研究员,是一个凝聚了近20名唐宋史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基地,现任中心主任为包伟民教授.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宋史研究 唐宋史 2010年 研究机构 校外兼职
  • 简介:近代中国的教会大学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有效地参与、推进了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与社会文化转型。研究各教会大学的同质与差别,既可深化以内部视角研究中国教会大学的多元面向,更能推动以在地性的视角考察教会大学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能动关系。有鉴于此,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Institute)与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于2017年9月27、

  • 标签: 教会大学 圣约翰大学 私立大学 个案研究
  • 简介:创设于山东登州(今蓬莱市)的文会馆,是清末诞生的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关于这所大学的诸多重要史事,学界认定至今颇多歧异。究其成因,或囿于史料,或解读史料有误,不察西学大传播之际中西文化冲撞、交会造成的纪时方法及某些概念、称谓等的表述差异和历史性区别。明了、解读清末民初一些史料时易常犯的错误,清楚认知西学大传播、社会急剧转型期中西文化冲撞融会过程的某些文化特征,审慎解读史料,严格历史名词的历史性,或可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

  • 标签: 文会馆名称 主管称谓 改名时间 创办原因 第一所现代大学
  • 简介:开始有了高校统招民国时期,大学都是自行招生的,考生到学校所在城市或设有考场的城市去考。像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里,大学多,外地大学也会到这里来设点招生。所以考生们难免要背井离乡,外出应考。而且为了获取经验,增加录取机会,只要考试日期不冲突,都会多考几个学校,

  • 标签: 大学生活 50年代 回忆 大城市 民国时期 考试日期
  • 简介:张学良以80岁高龄移居美国夏威夷之后,1996年将自己一生珍藏的大量文物与资料捐赠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称“哥大”)巴特勒图书馆(ButlerLibrary)。巴特勒图书馆六楼设立“毅获书斋”,存放张学良的诸多文物,约有5000件左右中文资料,有张学良口述历史录音磁带及4873页的文字,并遵守2002年以后面世的约定。检索哥大收藏张学良档案中有关西安事变信札与档案原件(主要存放于box1、box2),信札不乏故旧亲信与朋友的问候,其中有杨虎城以及张学良旧部往来信札,反映了西北诸方对于张学良赴南京后形势估计不足,东北军少壮派激进冒险导致局势恶化,以及张学良后来认清形势,极力督促杨虎城部以及东北军旧部服从国民政府,反对内战,以抗日大局为重,避免了一触即发的内战。文献显示时间表明当时张学良已经身陷囹圄,陷于管制之中,文件内容或经过国民党中央审查,或经过张学良选择性保留,虽不能知“全豹”,但至少也可以让我们得以“窥一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往研究之不足。

  • 标签: 西安事变 张学良 信札 二二事件
  • 简介:一个国家对于其公民道德观的塑造,直接反映出这个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的健康性与整体性。在当代中国,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多元化的文化理念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消极的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正蚕食着道德体系的根基。因此,在网络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观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在总结网络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消极影响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文化 道德观
  • 简介:刘墉,字崇如,号石庵,生于1719年,卒于1804年,谥文清,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其书法味厚神藏,与王文治并称"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与翁方纲、铁保并称三大家;又与成亲王永瑆和翁、铁合称四大家,被康有为等人推崇为有清一代帖学之集大成者。其诗歌创作与学术,在清亦应享名,然与政绩皆为书名所掩。在民间则有较之正史更为广泛的影响,素有白面包公、刘青天之誉。

  • 标签: 大学士 刘墉 乾隆 嘉庆 诗歌创作 彭元瑞
  • 简介:初创时期1939年3月,抗大校部决定从学校各支队学员抽调17名同志成立文艺宣传队。开始的名称是“文化娱乐工作团”,随着全校文娱活动的发展和工作需要,后改名为“文艺工作团”。该团主要任务是开展校内及驻地附近群众的文化宣传工作。当时本团自己创作、演出的都是短小精悍的小节目、小话剧,如《军民合作》(编剧李伯钊)、《和平酒店》,改革京剧《夜摸营》,以及齐唱、合唱、小演唱。是年7月,正当抗大一分校第5期学员即将毕业时,日寇发动了对晋东南的大扫荡,文工团即随校部转移到太行山深处的长治、壶关、平顺一带。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校部决定将“文化娱乐工作团”扩大为“抗大一分校文

  • 标签: 抗日军政大学 文艺工作 太行山 战争 抗日根据地 亲家母
  • 简介:在中国思想史及学术史上,《十三经注疏》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却从未有过系统而全面的整理。李学勤主编的《十三经注疏》点校本~①(以下简称'点校本')是对《十三经注疏》的第一次系统而全面的整理。点校本以1979年华书局影印清嘉庆二十一年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全面吸收了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和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的成果,博采众说,择善而从,在校勘上超过了前人,并施加现代标点,使《十三经注疏》更易为各方面读者接受。诚如李学勤先生所说:

  • 标签: 《十三经注疏》 标点本 《毛诗正义》 点校本 十三经注疏校记 李学勤先生
  • 简介: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的日趋多样化,使作为重要知识储备群体的大学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媒介环境。在这一形势下,依托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拓展,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媒介素养 大学生 图书馆 功能
  • 简介:本文论述了西北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信息闭塞的原因及表现,认为其实质是信息能力弱的表现,并提出了培养西北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能力的途径和对策。

  • 标签: 西北欠发达地区 大学生 信息闭塞 信息能力
  • 简介:延世大学是韩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学,也是韩国国内几个最好的大学之一。其前身是由美国教会所创办的延禧专门学校和世富兰思医科专门学校,解放后分别升格为延禧大学校和世富兰思医科大学,1957年合并为今天的延世大学校。延世大学校至今仍保留着教会学校的特色,在办学宗旨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受基督教和美国教育制度影响比较大。同时,由于是美国教会创办的学校,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而成为日本帝国主义高压统治下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阵地,包括历史在内的国学研究从30年代兴起,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和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 标签: 大学历史系 延世大学 延禧 日本帝国主义 专门学校 战争爆发
  • 简介:“心理素质”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所创造的本土化概念之一。本文采取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征的理论模型,尝试从认知合理性、个性完整性、意志健全性、情绪协调性和适应良好性五个维度较全面地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资源的分析框架,系统地梳理传统文化的心理学思想与心理调适以及诊疗方法,有效增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解释力与适用性。

  • 标签: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传统文化
  • 简介:从一名台湾普通人家的子弟成长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朱经武的人生是一个奇迹;一所仅有四百多名教职员工的大学,在十六年的时间,一举跻身于国际优秀学府之列,香港科技大学的发展也是一个奇迹。朱经武这样解释奇迹:宏大的远景,再加上坚定的努力。

  • 标签: 香港科技大学 主持人 校长 科学家 高温超导 香港经济
  • 简介: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的违纪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高校学生教育中比较棘手的一个现实问题.作者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认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应采取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心理教育,即"五教"并举的办法,多管齐下,使其违纪现象得到有效的扼止.

  • 标签: 预防 违纪 教育 少数民族
  • 简介:20世纪前半期,中国掀起了西南民族研究热,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开展了西南民族调查,中山大学是西南民族研究与调查的先驱之一。20世纪20年代后期,该校生物系师生实地调查了两广瑶族。随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调查云南民族,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有组织有影响的西南民族调查。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中山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师生广泛开展了西南民族调查,成就斐然,中大因而成为西南民族调查的重镇。

  • 标签: 20世纪前半期 西南民族调查
  • 简介:客家文化研究丛书本丛书包括《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刘佐泉)、《客家迁移万里寻踪》(大河报社)、《飘洋过海的客家人》(罗英祥)、《太平天国与客家》(刘佐泉)等四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陆学者和海外学者联袂研究客家问题的力作。丛书除对客家起源、形成、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进行系统研究外,对客家传统的内涵和特征也作了详尽介绍。丛书把客家历史与国史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论述,新见迭出,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资料性和可读性,是了解客家、认识客家的实用教材,也是海外客家人寻根溯源的得力向导。

  • 标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学术精品 图书介绍 教育事业 客家文化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由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9月11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王晓秋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国际合作部部长郝平教授,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近代的中外关系史,特别是国际学术界对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成果和动向,来自法国、日本、波兰、澳大利亚、美国五个国家的八位外国著名学者和北京大学的两位学者在会上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会者围绕着近代留学、全球一体化、中国的近代化、中国人的世界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标签: 中外关系史 国际学术讨论会 国际合作部 大学历史系 世界观形成 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