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诗人的徐志摩无人不知,而知道他是戏剧家的人却很少。我国著名戏剧理论家余上沅1926年秋与徐志摩等办新月书店,收集了大量的戏剧论文,并辑成《国剧运动》一书。
简介:序幕【满台的三角梅,盘根错节,花团锦簇,如火如荼。【幕在《送你一束三角梅》的音乐声中徐启。一群花儿般的少女载歌载舞上。(唱)风和日丽,一方多么洁净的土地,蓝天碧海,一个多么诱人的特区,街市流光溢彩,筼筜白鹭相依,
简介:
简介:广东汉乐堪称“岭南第一花”,与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并称为广东民问三大乐种。它是由客家先民从中原带来,在历经长期交融演变后,不但保留了古中州汉乐的特点,还南北兼蓄,宫廷音乐与民间小调音乐并储,成为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南岭文化(包括岭南文化)相互融合的音乐艺术。古代的雅乐、燕乐,尤其是唐、宋、元、明各代的曲牌类音乐,对广东汉乐的影响同样也很深远。
简介:一,构思与阐发任何艺术作品的主人公,都是以特殊的方式在重现的时空的有机结合中生活。这是很自然的,因为艺术作品归根结底是模拟生活。总导演乃戏剧艺术式样的创造者;而导演则是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引线人,是舞台生活及其感受的组织者。
简介:关于戏曲“一曲多用”问题的讨论,在我国20世纪近50年的戏曲音乐界曾掀起过两次高潮,他们相同的都是因某一篇文章而引起的戏曲界对戏曲音乐的特征及发展前景等问题的争鸣。
简介:范家进在2000年第六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同题文章,对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风俗描写进行了论析。文章认为,一个作家关注乡土中国问题,进而从事乡土领域的小说创作,不仅只需要“形象思维”、只需要具体的乡村经验和感受,而是同时牵涉对于乡村人事的认知、对于乡土社会的评价,以及对于现代处境中的城乡关系、地方传统的现代转换等问题的认识和判断。
简介:“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球,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简介:如果剧作家重视人的命运,遵循“过程即是戏剧”的信条,在创作中则必然会把情境的构成作为冲刺的第一目称。正如把渔放到适当的水域才能生存。忽视情境的构置,不仅使剧作家把表现对象放错了地方,也把自己放错了地方,同时也是置观众于不顾的失当行为。
简介:如果从1989年毕业时算起,孙娟从艺也有20多年了。入行不是太早,成名却像闪电一般来得毫无准备。上世纪90年代,在戏曲已经渐显衰微气象的环境下,孙娟像一条快乐的小鱼,畅游在黄梅戏这条清浅的溪水里:她是七仙女,她是冯素珍,她是小乔,她是刘兰芝,她是梁桃花、柳明月、孟丽君……
简介:青年戏剧爱好者刘擎的《对一个戏剧美学问题的思考》,从当代观众审美心理的多重性(观众群的高度分化,同一个人具有多重审美形态和审美意识)提出了戏剧美学上一个新的概念——戏剧的“同化——间离”二相构成。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概念,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的探究,会对戏剧创作的多样化和理论研究的多样性产生影响。希望能引起读者们的兴趣。
简介:这是一本1942年抗战时期在重庆出版印刷的《国剧玉堂春》,序为作曲家、戏曲家许如辉(水辉)所作。全文如下——
一个偷情文本后面的悲情故事
送你一束三角梅
你是一颗星——写给徐铭
我是儿艺一名新成员
广东汉乐曲目整理历史一瞥
导演艺术的时空表现力(一)
人民剧场 整修一新 重张开锣
关于戏曲“一曲多用”问题的研究
《求索人生艺术的真谛》一书出版
我这一辈子(花脸)
“最后一个浪漫派”的退场
一种独特的民间转调——“扑外弦”
歌舞话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不见了月亮,一样的凄凉
明星从这里升起——专业设置一览
对于“戏剧情境”的一点体会
孙娟 一朵别样的黄梅花
一面坡地区历史文化寻源
对一个戏剧美学问题的思考
一本抗战时期的国剧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