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围绕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如何发扬光大,实现国际化发展这一主题,文章探索了中国西部花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传承性保护向开发性保护转变,促进传承与开发并举的发展途径;探索了中华回乡文化园作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的发展方式,从文化力工程建设、文化TRIZ创新工程建设等方面对如何促进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这一活动实现长远发展提出了相关思路。
简介:歌曲的演唱就是把一首歌曲的音乐旋律、节奏、语言通过人的声音清楚准确地表现的过程。与歌曲的文字表达不同,写在纸上的词曲是有固定的音符和文字把词曲内容介绍给读者,而演唱则是演唱者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充分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思想,通过语言处理将词曲内容表现出来,使原本固定的音符和文字变成有生命的旋律和语言,运用旋律和语言的变化表达歌曲思想和情感内容的一种形式。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主要取决于演唱者的演唱。演唱者要在认真分析理解原创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对歌曲进行再度创作,力求准确表达其音乐思想,通过语言气息诠释歌曲的情感和内容,这个演唱过程就是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二度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歌曲演唱的效果。演唱者要真正唱好一首歌就要在歌曲的再创作上下足工夫。
简介:以往的鄂温克族敖包祭祀仪式音乐研究,以无声的影像资料为研究起点,引起对于视觉人类学信息残缺的质疑,加之田野调查过程中“身体凝视”与互动仪式的切身体验,引发音乐人类学与人类学的对话与反思,因而有必要提出书写“全息式”仪式音乐民族志的构想,以及关注看、听、嗅、尝、触多种感官经验与个体体验的研究模式。“全息式”仪式音乐民族志需要音乐文化认知过程的“三层次”:底层立足于对表象的“全息式”感知,着眼于近景;中间层次关注情感体验与“互主体”间的情感互动,着眼于中景,强调在仪式中音乐和情感对于建构身份认同的重要作用;第三层次是对于概念、信仰、思想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认知。理想的“全息式”仪式音乐民族志应追求全息式的生理感知、全身心的情感体验、全方位的心理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