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V+看+S”存在两种可能的句法结构:连动式和动宾式。连动式“V+看+S”中,“看”为动词,带一个疑问小句宾语S,与前面的动词短语构成连动结构,“看”一般不能省略;动宾式“V+看+S”中,疑问小句S为前面动词的宾语,“看”是在动词和其疑问宾语小句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标句词,一般可省略。“看”的能否省略与“V+看+S”的句法结构及“看”的语法化有关。间接疑问标句词“看”由动词“看”语法化发展而来,与英语中功能类似的标句词“if/whether”在所引导的小句是否为疑问形式和能否引导主语小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与标句词“看”的来源以及汉语的语言个性密切相关。
简介:1934年12月10日,结构主义语言与文学研究的先锋一一布拉格语言学会召开了一次会议,专论学会成员扬·穆卡洛夫斯基的长期研究成果。穆卡洛夫斯基主要研究19世纪早期米洛塔·波拉克的诗歌《论自然的崇高》。该诗歌是穆卡洛夫斯基假设验证的试验场,他假设每种文学变化都具备双重动机:内在动机即文学系统发展动力,而外在动机则是社会领域中与文学互相影响的其他需求。其中一位与会者,一位年轻的批评家查维斯·卡兰德拉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审视了穆卡洛夫斯基的论文。他提出了两种反对结构主义文学史研究方法的观点,即该方法关注于创造主体的物化,以及忽视影响着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中所有现象的经济基础之中介作用。
简介:本文介绍了外语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研制发布《第一批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的工作原则和方法,简要阐述了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服务工作的特点,以及如何在外语词中文译写规范工作中加以体现。
简介:本文在对电视剧《亮剑》台词作定量考察的基础上,对汉语中“我李云龙”一类的“人称代词+NP”复指结构进行分析。本文从结构的内部构成、NP的语义特征和句子谓语及情态特征等多侧面进行描写。本文认为:汉语“人称代词+NP”复指结构是一种隐性述谓结构,其“NP”的功能在于凸显“人称代词”所指代对象在当下话语情境中说话人所认定的某种属性特征,从而造成该种结构表达的强主观性。这种强主观性的凸显,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句子[-事件]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汉语“人称代词+NP”结构是一种话语功能独特的短语结构,其主要的话语功能在于凸显代词所指对象在特定话语情境中所拥有的某种特定属性要素,从而规定着言者对这一对象的主观评价或是预测代词所指对象在话语情境中所要采取的特定行为。
简介:语篇是一个充满争议并且广受关注的概念。在相关学界讨论语篇的众声喧哗中,“修辞结构理论”(RST)以其独特的切入点引起广泛而持续的兴趣。这是一个以“修辞”的名义研究语篇组织原理的理论模式。它通过识别使语篇的多模态成分得以组合为功能单位的“修辞关系”,揭示由处在不同层面的这些关系自下而上递进交织而在语篇中形成的全覆盖、级差化的单一修辞结构(singleoverarchinghierarchicalrhetoricalstructure),为判断语篇的连贯性确定了一个独特的标准,同时也为理解语篇的总体目标及其实现方式提供了一个不无启发的视角。然而,假如将修辞结构理论置于当代修辞思想及语篇理论发展的大视野中加以考察,则不难看出将该模式用作阐释工具所造成的问题远超过它所能提供的帮助。考虑到语境已成为主流语篇研究的着眼点,修辞结构理论对文本本身的专注凸显了其阐释能力的局限。另一方面,该理论所预设的“修辞”及“修辞关系”与修辞学界对“修辞”的主流理解也相去甚远。将“连贯”确定为探索语篇组织原理的核心议题尤其使人对这一模式的“修辞”属性生疑。对修辞研究而言,该理论的真正价值或许在于它将注意力引向在语篇研究中构筑起一个有别于主流路径的修辞视角的可能性,促使修辞学家思考跟语篇及其概念化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