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大宋宣和遗事》是作于宋、成于元的笔记体小说,也是现存最早记载水浒英雄故事的资料,《水浒》在结构和思路上遵循了《大宋宣和遗事》,但两书在宋江形象的塑造上却颇有些不同,本文试分析之。

  • 标签: 《大宋宣和遗事》 《水浒传》 宋江形象
  • 简介:锋是国内较早具有生态自觉和审美追求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两次转变:由直接写人反映时代社会的变革到写自在性的动物以折射社会生活和人性的丑陋,再到注重写自在自为的生态动物小说。其生态动物小说主要通过塑造自在自为的个性化动物形象,反映在生态环境破坏的境况下,野生动物艰难生存的悲剧命运,蕴含着深沉的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生态审美追求。这种创作观念有助于克服“文学是人学”的片面性。

  • 标签: 李传锋 生态文学 动物小说 生态动物小说
  • 简介:《水浒》是一部以描写男性为主的作品,对女性形象着墨不多,却与中国古典文学中传统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与那些温柔顺从,才貌双全的女性相比,《水浒》中的几位主要女性形象如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等人都是对传统的颠覆,她们改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角色依附于男权文化,缺乏女性主体意识的格局。从这些女性身上可以发现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角色意识的初步觉醒。

  • 标签: 传统女性形象 女英雄形象 女性角色意识
  • 简介:对《水浒》中燕青的评价,过去一般认为其要么是"奴仆",要么是"奴才和无耻之徒",要么仅仅是一个"反抗者"。现在人们对燕青的认识则多侧重于其机巧、灵活,人见人爱的特点,对其才能即使有人注意到,也是浅尝辄止,燕青配角的印象可谓根深蒂固。实际上,我们对燕青的认识一直存在名实不符的现象,与《水浒》的作者所塑造的燕青相比,燕青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看轻了的英雄。

  • 标签: 名实不符 英雄 水浒传 燕青
  • 简介:《后宫·甄嬛》是最近两年热播的宫斗剧,"甄嬛体"做为剧中小主们独特的说话方式,吸引了很多观众去关注和模仿。"甄嬛体"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把话说得委婉含蓄,从而形成话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修辞学上称之为"暗示"。本文结合修辞学、语用学、心理学理论,从激发"暗示"使用的诱因和"暗示"的表达效果两个方面来探讨"暗示"在《甄嬛》人物对话中的特殊表达功能。

  • 标签: 《甄嬛传》人物对话 暗示 表达功能
  • 简介:站在女性关注的立场,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和《小城三月》这三部作品之间有着紧密的连续性。一方面,顺着作品本身的思路,这三部小说表达着萧红对于女性由受压迫到觉醒再到幻灭的命运的思考,另一方面,联系萧红的亲身经历,这三部小说又埋藏着她自身理想一步步破灭的悲剧。文本内的被思考者和文本外的思考者的双重悲剧呼吁着整个社会和女性自身对女性独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空间。

  • 标签: 萧红 生死场 呼兰河传 小城三月 文本 悲剧
  • 简介:敦煌本《捉季布文》的故事原型来自《史记》、《汉书》中的季布故事,其情节更加完善,人物更加丰满,不仅一改汉代史传文学简略质朴的叙事风格,而且整体变化尤为明显。文章通过探讨《捉季布文》对《史记》中季布故事的拓展,探究了唐代俗文学的创作视角。

  • 标签: 敦煌变文 《捉季布传文》 季布 《史记》
  • 简介:《膝王阁序》是王勃用骄体写成的诗序。作者运用工稳的对仗、华丽的辞藻、丰富的想象、酣畅的笔调着力描绘了膝王阁的景色和宴会时的盛况,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怀才不遇的心情。

  • 标签: 美景 盛筵 抒怀 鸣志
  • 简介:刘再复先生违反一般常理,对春秋战国政治文化史和三国时代政治文化史进行曲解,否定代表中国文明的一大批经典著作,把中国古代文化史抹得一团漆黑;他硬说《水浒》、《三国演义》统治中国人心,把中国人引向“地狱之门”,以至于现在仍然生活在地狱之门;他批判否定夺取生辰纲的义举;他还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不该把孔夫子作为批判对象:这一切究竟是想说明什么问题?李劫在《论毛泽东现象的文化心理和历史成因》说,毛泽东“挟《水浒》之风,怀《三国演义》之技”,“把梁山好汉的谈吐诠释成了马克思主义原理”,这才明白原来刘再复是在借着文化批判之名替李劫的政治批判作阐释。

  • 标签: 刘再复 《水浒传》 《三国演义》 批判 目的
  • 简介:大型古装清宫剧《甄娠》自2011年播出以来,好评如潮。剧中的配乐亦是别具匠心,不仅具有浓郁的古典关,还与剧情紧密结合,对表现人物情感和烘托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实乃影视剧配乐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文章试从分析《甄娠》片头曲《红颜劫》、片尾曲《凤凰于飞》歌词的古典关入手.深入探究该剧配乐的艺术价值。

  • 标签: 《甄嬛传》 《红颜劫》 《凤凰于飞》 歌词 古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