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于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样本,通过混合效应的Logistic模型探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对审计意见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评价和审计之后,得到评价程度较高的企业出现审计意见偏离真实情况的概率更小。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会增强原有审计业务资源投入减少审计意见偏差的趋势,以及降低环境不确定性带来审计意见偏差增大的趋势。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测量了企业报告真实情况的环境,减少了审计意见偏差的产生,通过业务资源的"溢出效应"和认知资源的"补充效应"降低了审计意见偏差产生的概率。
简介:本文利用2008--2012年国有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将高管腐败根据监管部分发现的可能性分为显性腐败和隐性腐败,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1)对于显性腐败,在中央国有企业中高薪可以抑制显性腐败,在地方国有企业中高薪不可以抑制显性腐败;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弱化了高薪对显性腐败的抑制作用在中央国有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差异,并且处在高市场化地区的地方国有企业,高薪表现出抑制显性腐败的功效。(2)对于隐性腐败,高薪不能够抑制隐性腐败,并且高管薪酬与隐性腐败具有正相关关系,支持了管理层控制论;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和管理层权力的降低,高薪表现出了抑制隐性腐败的功效。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政府解决腐败问题不能盲目照搬新加坡的“高薪养廉”制度,应注重加强建设激励和监督并重的治腐机制。
简介: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表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一定能够在今年实现。据《科技日报》报道,去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和搞好国企的政策措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扭转了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利润下降、亏损扩大的局面,使国企三年改革与脱困出现了转折性变化。这些转折性变化有五个方面:———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推动了国企改革与脱困工作。去年中国加大企业兼并破产政策的实施力度,出台了债转股和增加技术改造贴息等重大措施,不仅促进了当年企业经济效益的明显好转,也为实现国企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乃至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控制总量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