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福建的矿冶业初兴于唐代,至宋极盛,成为全国重要的矿区之一。金的产地有四,列表如下:古田金坑宋初已立,产量多少,不可得知。(?)(?)金场,史称端拱元年置,后因:“虚有名额,并无坑井”,每年“专付人匠千一百余人,配买金六百余两,百姓送纳不逮,以至弃命自刎”,经牛冕建议,乃于至道元年“仃废”。另是归化的金泉山,山在县南二百步,南枕溪,有细泉出沙,“披沙淘之,得金”,为便输纳,唐末设归化镇于此,五代立为场,后改为县。至宋未闻淘金事,盖所得不多,早已停罢。此时,上杭的钟寮场和金山场产金最多,是全国十一个著名的产金地之一,元丰元年,缴纳税金一百五十一两。银的产地更多,分布如下:
简介:<正>一我国古代史上成果最丰、成就最大的技术进步时期在农业经济取得划时代成就的基础上,宋代矿冶和手工业生产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主要标志就是煤铁革命的发生。从北宋中叶开始,煤炭(时称“石炭”)业开始进入工业开采阶段。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能源,煤炭在冶炼、铸钱、制瓷和工具制造等行业中大显身手,极大地提高了钢铁和铜、铅、锡等有色金属的产量。本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罗伯特·哈特威尔教授估计北宋铁的年产量在7.5万—15万吨之间,可与十八世纪欧州(含俄国的欧州部分)14.5万—18万吨的总产量相媲美。我国漆侠先生也认为北宋铁产量在15万吨左右。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