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以色列国于1948年5月14日正式成立。按照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领土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目前实际控制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建国初约有犹太人65万人。由于不断大量吸收犹太移民,1992年5月已有人口509万人,犹太人约占83%。以色列疆土狭小,可耕面积有限,自然资源贫乏,对发展经济极为不利。建国40多年来又先后与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四次大规模战争,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但其农业、工业、对外贸易和教育科技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已从复国初期经济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发展成高度工业化和经济多样化的国家。据1984年世界银行的调查材料称,1982年以色列的人均国民收入为5090美元,在世界比较富裕的国家中排名第30位。据以色列统计材料称,1990年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300美元,比1950年增加四倍多,已跻身于“世界20个最发达国家之列”。农业上,以色列在土地、水资源利用、沙漠改造和科学种田等方而居世界领先地位。工业上,以色列在电子和军工领域已能生产和出口高精尖产品,并能制造原子弹。
简介:由下表1可见,从1975年开始,日本与苏联贸易出现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日本的出口超过了进口。这种趋势在1980年(“经济制裁”开始)到1982年这一时期也曾有过。日本向苏联出口的增长速度在三年期间同1957—1962,1966—1971和1973—1976年这三个时期达到的增长速度相比,增长了两位数(相应为13%,17%和20%)。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和英国向苏联缩减出口的趋势为背景,日本向苏联的出口在西方阵营中占主导地位,超过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芬兰。直到1982年以前,日本向苏联的出口似乎没受到“经济制裁”的影响。
简介:六十年代以来,泰国水产业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水产品产量从1960年的21.82万吨增加到1981年的157.6万吨(其中海鱼141.5万吨、淡水鱼16.1万吨),产值则从1960年的11.96亿铢增加为1981年的116.37亿铢。水产品除了满足国内人民消费的需要(1980年平均每人消费水产品20公斤)外,并有大量出口,1981年水产品出口90.88亿铢(其中虾1.87万吨、21.33亿铢,水产罐头23.54亿铢,鱼肉14.4亿铢)占出口总值的6%。几年来虾一直是泰国十大出口商品之一。泰国水产品产量在世界居第七位,虾的出口仅次于印度和墨西哥居世界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