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周易》非常重视“交”和“感应”,咸卦很好地体现了《周易》当中“交感”思想.我们认为“交感”思想具有丰富哲学内涵:天地交感化生万物就是一种宇宙生成论,讲述了世界上万事万物是如何产生;男女交感始有人伦是一种社会伦理学,凸显了社会伦理中国古代社会重要作用;而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则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是占代知识分子理想境界。“交感”思想在中国哲学上有重要价值.对宋初周敦颐和二程道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咸卦 交感 阴阳
  • 简介:近代老学是中国老学史上一个重要阶段,社会转型、思潮不断、文化急剧变革背景下,许多学者致力于老子研究,并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老子研究著作。相对于古代、传统老学来看,近代老学呈现出了新学术特质。这种特色既表现在研究范式转变,即普遍采用西方学术分科方法研究老子,同时也表现在研究内容与价值追求变化上。对老子之道阐发,是老学研究核心问题,因此,本文拟围绕近代老学中有代表道论进行分析,以揭示其理论贡献与时代精神。

  • 标签: 老学史 近代 道论 老子之道 学术分科 社会转型
  • 简介:《周易》哲学本质上就是有关"生命"道德哲学。《周易》以"生"为体,从伦理本体论角度揭示了生命本源、意义与价值,从而确证了"顺天"之于人之当为根本意义。"顺天"也即"顺性命之理",因为""与"命"皆是天道不同向度上表现或要求。因此"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人生命存在之应然,也是人之生命最完美的终极表现。而其途径即"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也即顺应天道之"正"。"养正则吉"可视为《周易》生命伦理工夫原则,它不同于现代物理与精神"养生",这是一种涉及养万物之生、万民之生、个体身心兼养全面的"养生"。《周易》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改造自然和处理人工干预生命进程等生命伦理问题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 标签: 《周易》 生命伦理 性命之理 养正则吉
  • 简介:儒道二家提出生态伦理思想构成了传统伦理生态文明观核心,他们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表现出智慧和远见卓识,直至今日令我们赞叹不已。这些深邃思考既展现了圣人先哲独特生存智慧,又为我们提供了应对现代生态挑战可资借鉴思想资源。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儒道传统生态伦理观优势和长处,并及时赋予新时代内容,对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现代生态文明是大有裨益

  • 标签: 生态伦理 儒家 道家 现代价值
  • 简介:《管子》四篇是战国时齐国稷下道家代表著作。本文以"道"为中心,对"道"含义,"道"两大特征和三种类型,以及"道"与其他五大范畴之间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揭示了《管子》四篇对老子思想继承和对儒家、法家思想吸收。最后,本文简要总结了《管子》四篇中道论线索、特征和影响。

  • 标签: 《管子》四篇 虚无 超越性
  • 简介:为建设理想社会,儒家一直集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哪种社会秩序是更为合理?它合理依据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并维持这种社会秩序?同时,与此问题相关是,怎么去定义人欲望,怎么去解决秩序与欲望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和矛盾。关于这些问题,朱熹用"天理之节文"定义了"礼",认为"公"价值观视角上,"礼"是具体而现实表现"天理之节文"秩序体系。他把公和理同天理结合起来,在为这些概念提供存在论背景同时,又赋予了其不可违背绝对道德权威。恰恰与之相反,朱熹又把人欲望与公对立私、与礼对立欲,定义为私欲,认为"私"及"私欲"是为了维护社会"公"秩序,强调为了保存天理一定要克服"私"及"私欲"。朱熹认为,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作为礼主要构成内容,它们依据于天理,是社会秩序重要规范;"私"与"公"、"人欲"与"礼"关系以及天理特点,不是以社会秩序重组为中心,而是通过"礼"所表现社会秩序,寻求构建社会秩序正确方向。

  • 标签: 天理 人欲 天理之节文 私与公
  • 简介: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是先秦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饱含丰富休闲思想和智慧,它阐扬了具有高度道德意识和超越休闲理想,提出了终生学习休闲思想和以“乐”为核心休闲教育。《论语》休闲思想和智慧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建设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当代休闲文化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

  • 标签: 《论语》 休闲理想 休闲教育
  • 简介:《庄子》以躬、身、形、体指涉身体之不同领域。它拒斥《论语》里著名礼仪化躬身,蔑视矫揉造作身体修行,欣赏最初作为活身、生身身体,而对其社会关系与义务则心存戒备。庄子尤爱玩弄形身,将其肢解、使其变形,以便让人穿透形之间界限,与物同体,享受无限自由。

  • 标签: 躬身 形体 身体
  • 简介: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组织和社会都经历了一个从虚拟化到网络化发展过程,也使虚拟政府作为一种生成政府形式而呈现了出来。当前,虚拟政府组织方面表现出了较为清晰特征。就组织构图而言,虚拟政府中,传统科层机构仍然存在,但其横向结构重要将超过纵向结构,从而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分工—协作体系,而不是命令—控制体系。同时,任务型组织与行动者网络将得到日益广泛应用,使虚拟政府整体上更具灵活性与开放。就规则分布而言,促进规则比重和重要都将大大增加,控制规则则退而承担起一种保障角色,从而使虚拟政府规则体系也表现出更高灵活性和有机

  • 标签: 虚拟政府 行动者网络 任务型组织 控制性规则 促进性规则
  • 简介: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其伦理精神一直贯穿在中国各种文化形式当中,所以,以家庭悲欢离合来寄寓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与历史变迁家庭伦理影视剧,其道德伦理、宗法伦理与政治功利相糅合叙事主题,与文艺创作者潜意识接受儒家文化伦理精神影响密不可分。新时期以来,家庭伦理题材影视剧受到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共同青睐,呈现出日益繁盛景象。编导们通过展现普通平民生活形态,揭示他们现实生活中所面临道德冲突和文化冲突,挖掘普通人身上所蕴涵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生活观念,既展现了他们身上所闪现的人性光辉,也表达了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及传统文化维护,是对失落了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现实危机想象救赎,是对现实文化怀旧心理“视野融合”。

  • 标签: 儒家文化 家庭伦理题材 影视剧 怀旧情结
  • 简介:儒家经典外文译介,一直是汉学热点之一。罗明坚西班牙文“四书”作为已知最早“四书”西方文字译本,不仅在文本翻译角度有巨大研究价值,其作为欧洲人对儒家经典首次尝试,还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占据举足轻重地位。通过对罗明坚西班牙文“四书”深入分析,着重揭示译者概念西方语境如何解释儒家核心问题上创造及其通过创造诠释如何进一步彰显儒家思想理性主义特色,以此来重塑罗明坚译本及其本人在中学西传史上应有价值,并确定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初遇时契合点。

  • 标签: “四书”西文译本 罗明坚 耶稣会士
  • 简介:<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国家之一,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人类精神文明创造发展上,我们祖先曾达到了很高水平。中国古代礼,即以礼经(《周礼》、《仪礼》、《礼记》)为主礼,是指以宗法制度为核心各种社会政治制度、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和各种礼节仪式,它几乎囊括了所有社会领域,凡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等一切成文或不成文规章制度,个人伦理道德修养,人们在生活中一切行为所应遵守礼节仪式,都属于礼范畴。因此,中国古代礼,中国社会政治、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有着极为重大而独特文化意义。

  • 标签: 中国古代社会 中国文化史 宗法制度 礼记 礼经 风俗习惯
  • 简介:子夏是被孔子寄予厚望并着意栽培一位得意门生.他"身通六经",并凭借深厚学养大规模设坛授徒,弟子众多且不少人后来都颇有成就,其经学传播之功孔门弟子当中无人能出其右.子夏注重经学传播同时,也非常重视经学研究.在这方面,他既有训释元典若干具体成果,更有研究方法上发凡起例.子夏堪称中国经学史上一位"导夫先路"的人物.

  • 标签: 子夏 “六艺” 孔子 经学史 本义 世家
  • 简介:从《论语》注释史来看,关于“子齐闻《韶》”典故,宋代讨论热点问题是孔子何以可能固滞长达三月不知肉味问题。由此问题出发,程颐认为“三月”是“音”字误,朱熹认为当增“学之”二字。程颐和朱熹之说影响巨大,门人皆附和师说。但是,和程颐同时期陈祥道反对“学之”之说。“子齐闻《韶》”伤心说(孔子伤心于《韶》乐至齐而三月不知肉味)宋代并未绝响,郑汝谐和蔡节是代表。宋元之际金履祥对“子齐闻《韶》”论述最为详尽,附和朱熹之说,认同赞美说(孔子陶醉于《韶》乐之美而三月不知肉味)。

  • 标签: 《论语》 《韶》 宋代
  • 简介:孔子中庸思想长期受到人们误解。通过追本溯源、正本清源,可以察知,“中庸”具有中正、中和、时中、用、平常、不变、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动态平衡等多重丰富内涵,同时蕴涵着“正一反一中庸辩证法。把中庸辩证法运用到管理活动,正确处理“为己与为人”、“正己与正人”、“修己与容人”、“行己与安人”辩证关系,便形成“立己立人”中庸领导智慧;正确处理“王霸杂之”、“恩威并施”、“明德慎罚”、“德主刑辅”辩证关系,便是“德法兼济”中庸管理智慧;正确处理“见利思义”、“取之有义”、“先义后利”、“义利合一”辩证关系,便是“义以生利”中庸经营智慧。这就说明,儒家中庸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管理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中庸领导 管理 经营
  • 简介:“人生而静,天之也”,《乐记》这一人论对宋明理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因着宋明理学影响之深之大,它真实内容和意义却被长期遮蔽。以超越善恶动静论人性,既克服了孟子以降内省或内原式道德成长路径虚玄,而转向内得真实确定礼乐而建立起德性成长客观之途;也从起点上摆脱了《荀子》人性之恶带来理论逻辑困境,使人在礼乐陶治和对天理追求,德性成长成为可能。这一人论也为“清静澄明”中知识与德性成长,相得益彰,分任殊途,提供了强有力支持。这就跳出了宋明及至现代新儒学心性论“尊德性”与“道问学”纠缠,将知识从后世一直被德性捆绑与束缚解放自由出来。

  • 标签: 《乐记》 人性论 清静澄明 礼乐 突破
  • 简介:2013年4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哲学史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国学院主办“中国哲学史研究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社科院等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报刊媒体单位代表11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大会收到论文80余篇,主题非常全面,从先秦哲学到现代哲学,乃至对少数民族哲学、地域哲学皆有探讨。论文质量之高、内容之丰富、观点之新颖,令人耳目一新。现综述如下。

  • 标签: 中国哲学史研究 学术研讨会 综述 现状 多维度 诠释
  • 简介:《鬼谷子》包含着丰富语言学思想,它用阴阳哲学观来解释语言现象,以动态视角来看待语言,把语言交际看作一个双向循环信息传递过程。它重视口语规律探索,关注语言技巧运用,基于语音、语义、语法等表达手段之上,形成了系统修辞学理论体系。它注重交际过程控制,强调交际效果实现,阐释了包括语境在内一系列语用因素。应当珍惜和吸收其中有价值观点和理论,为当代汉语研究服务。

  • 标签: 《鬼谷子》 语言学 信息 表达手段 语用因素
  • 简介:现在我想在下面的论述中表明,即使一般价值先天(Wertapriori)以内,形式东西也绝不会与先天东西相等同,在这里存在着先天本质关系基本种类.但我在此并不想把所有包含在这些基本种类东西都加以阐释.这种做法将意味着展开这门实证伦理学本身,而这里并没有这样意图.

  • 标签: 先天 实证 做法 伦理学 关系 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