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全院护士胰岛素皮下注射的规范率。 方法 2023年内分泌科成立蜜蜂圈品管圈小组,通过调查全院临床科室护士胰岛素皮下注射中存在的问题,选定主题“提高全院护理人员胰岛素皮下注射的规范率”,对全院58名护理人员的胰岛素皮下注射的现状进行调查、设定目标规范率为89.49%、分析护理人员在胰岛素皮下注射过程中与团体标准存在差异的原因,依据中华护理学会2022.3.1发布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团体标准,运用现场指导,全员培训、视频指导、模具指导、微信讨论等方式,对全院护进行多种形式的指导,并前后进行对照。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全院护士胰岛素皮下注射的规范率由76.78%提高到89.66%,目标达成率101.34%,进步率16.78%。提高了全院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掌握度,拓宽了专业知识学习渠道,提升成员凝聚力、授课能力、参与活动积极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科研成果一项、发明创新一项、发表论文两篇。结论 运用品管圈对全院护理人员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改进,规范率得到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对比吗啡皮下注射镇痛用于癌性爆发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8例癌性爆发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氢吗啡酮皮下注射镇痛组(观察组)和吗啡皮下注射镇痛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数字分级法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疼痛缓解效果、血清β-内啡肽、P物质、5-羟色胺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2.4±0.4)分比(3.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但两组治疗后QOL评分比较[(46±7)分比(43±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P=0.109);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8%(46/49)比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37);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内啡肽、P物质、5-羟色胺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85±15)ng/L比(98±17)ng/L、P物质(2.1±0.3)μg/ml比(2.4±0.4)μg/ml、5-羟色胺(0.31±0.05)ng/L比(0.38±0.0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5、3.63、6.27,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与吗啡皮下注射镇痛相比,氢吗啡酮能够更好地缓解癌性爆发痛患者疼痛,同时能够降低疼痛介质水平,降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目的观察温灸棒疗法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皮下注射硬结的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热毛巾湿敷注射部位,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温灸棒疗法对注射部位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皮下硬结的预防效果、注射时疼痛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预防皮下硬结的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7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注射时疼痛有效率,观察组67.56%、对照组3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灸棒疗法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皮下注射硬结效果好,并能有效减轻注射时患者的疼痛感受。
简介:【摘要】目的 对皮下注射与静脉泵注奥曲肽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86例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平均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奥曲肽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用静脉泵注奥曲肽的方式对患者展开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饮食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水平恢复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更短,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胰腺炎患者来说,同皮下注射方式相比,采用静脉泵注奥曲肽方式展开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饮食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静脉泵注奥曲肽的临床效果更好,本院今后对胰腺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将优先选择静脉泵注奥曲肽的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皮下注射与静脉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在该院肾内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患者76例,按注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静脉注射)38例与观察组(皮下注射)38例。静脉注射组在患者回血开始后1分钟内由血液透析管路静脉端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组在患者回血后经上臂三角肌或肘关节伸侧皮肤处皮下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比较两组治疗1、3个月后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等。结果 治疗1、3个月后两组Hb、血细胞比容、RBC、SBP、DBP接近,但是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5.26%,另一组为10.53%,P<0.05。结论 皮下注射与静脉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接近,但是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观察皮下注射胰岛素在社区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感染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于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来我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72例2型糖尿病并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72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采用口服胰岛素降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降血糖效果等。结果通过降血糖针对性治疗,72例患者的血糖和感染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但是观察组在治疗感染和降血糖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改良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11月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3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以 34例患者来我院就诊的时间顺序,随机的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人数平均各为 17人。对比组患者:采用改良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以及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联合综合护理进行治疗。以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做为研究依据。结果 采用改良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联合综合护理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 (P<0.05)。结论 对于改良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结合综合护理,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应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40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为研究主体,病例选取时间为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70例,应用口服二甲双胍或瑞格列奈药物)和实验组(70例,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血糖反应、恶心、腹泻)。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反应、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应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n=40)与胰岛素静滴治疗(对照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空腹、餐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H恢复至正常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加快pH恢复及尿酮体转阴进程,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具较高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皮下注射硼替佐米致不良反应的护理重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4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4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做为对照组,研究组加强护理工作。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皮下注射硼替佐米致不良反应的护理工作,能够帮助患者减轻不良反应,进而提升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皮下注射中的镇痛效果分析。方法40例我科使用益比奥皮下注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3月以上,每周透析3次的ESRD患者。排除标准有精神疾患、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评分的患者。患有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症或对利多卡因、丙胺卡因或含有这两种成分及酰胺类成分的产品高度敏感的人。药物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北京清华紫光制药厂生产,国准字H20063466),每支乳膏5g每克含丙胺卡因25mg与利多卡因25mg,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剂益比奥1万单位/支(三生制药)。使用语言评价量表(verbalratingscale,VR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2结果利多卡因乳膏使用前两组疼痛评分基线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实验后使用利多卡因组的疼痛评分与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愿意继续选择皮下注射途径的比例(70%)高于空白对照组(3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降低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使用时的疼痛,使患者皮下注射的依从性增加,从而减少静脉注射的使用,达到降低使用成本。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时间均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有患者均使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将其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0例。对照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焦虑(SAS)情绪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