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治疗运用在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康复治疗,而观察组则行个性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术后1、3以及6个月的MaYO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个性化康复治疗有助于恢复肘关节功能。

  • 标签: 个性化康复治疗 肘关节功能 肱骨远端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肘关节骨折术后采用不同康复模式的治疗效果,提出适宜的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模式。方法在9家医院因肘关节骨折129例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现行骨科康复模式,观察组采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进行术后康复。分别在术后5天、12周、2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aguescale,VAS)、关节活动度评定,术后12周、24周进行HSS(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功能评定。结果VAS评分观察组:术后5天(3.94±2.12)分,术后12周(1.04±1.46)分,术后24周(0.38±0.76)分;对照组:术后5天(3.12±1.54)分,术后12周(1.12±1.28)分,术后24周(0.75±1.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屈曲和伸直活动度观察组:屈曲术后5天(72.07±28.08)°,术后12周(107.55±24.11)°,术后24周(120.40±22.56)°;伸直术后5天(18.97±18.68)°,术后12周(15.59±17.51)°,术后24周(10.51±14.66)°;对照组(屈曲术后5天(68.24±28.29)°,术后12周(107.50±20.64)°,术后24周(117.82±18.66)°;伸直术后5天(17.54±25.34)°,术后12周(18.24±22.43)°,术后24周(14.27±23.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旋前和旋后术后5天及术后12周时观察组:旋前术后5天(51.50±30.95)°,术后12周(77.76±13.23)°;旋后术后5天(47.00±30.92)°,术后12周(77.14±15.67)°;对照组:旋前术后5天(42.22±29.67)°,术后12周(74.55±18.52)°;旋后术后5天(41.50±30.31)°,术后12周(71.98±2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时观察组旋前(83.06±7.41)°,旋后(82.77±7.65)°,显著优于对照组旋前(78.30±14.59)°,旋后(73.56±22.67)°(P=0.035,P=0.005)。HSS评分术后12周观察组(77.00±15.06)分,对照组(68.14±19.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HSS评分观察组�

  • 标签: 肘关节 骨折 康复 多中心研究 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肘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肘关节骨折患者8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7月,分为2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以及康复护理,对比2组肘关节骨折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实验组肘关节骨折患者干预后的Mayo评分(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肘关节骨折患者(P<0.05)。结论肘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康复护理 肘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骨折性肘关节脱位患者行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47例行手法复位治疗的骨折性肘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对其治疗1年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统计,同时给予Morrey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47例骨折性肘关节脱位患者经复位治疗后,6例患者治愈、41例患者好转,无1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总的有效率为100.0%;Morrey肘关节功能评价,其优秀为30例,良好为14例,可为2例,差为1例,优良率为93.62%。结论手法复位对骨折性肘关节脱位的治疗具有极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骨折 肘关节脱位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的骨折特点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4例经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5 ~ 64岁,平均36.4岁。受伤原因为:交通伤12例、高坠伤6例、摔伤6例。尺骨鹰嘴横型或斜型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20例;合并冠突骨折15例,根据Regan-Morrey分型均为III型;合并桡骨头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 ~ 19 d,平均10.5 d。所有患者均采用肘关节后方正中入路复位固定冠突、桡骨头和尺骨鹰嘴骨折,恢复滑车切迹解剖完整性。其中2例患者因冠突固定欠佳,加用肘前方入路复位固定冠突骨折。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 24个月,平均13.2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8±0.5)个月。术后12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85.1±4.1)分,其中优8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3.3%。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肘关节不稳定、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经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复杂损伤,可涉及尺骨鹰嘴、冠突及桡骨头骨折。良好地复位及牢固固定各骨折块,尤其是滑车切迹的平整,同时术后积极规范的功能锻炼,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鹰嘴 肘关节 骨折脱位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肘关节创伤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临床可疑脱位、骨折的肘关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以及X线平片检查,对其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CT检查以及手术后随访后确诊45例患者有骨折,一共有58处。17处为桡骨近端骨折,19处为尺骨近端骨折,22处为肱骨下端骨折。多处骨折在X光平片上无法显示出来。但是在经过螺旋CT三维立体扫描后,SSD、VR、MPR图像除了能够将骨折块与骨折线较为直观、立体的显示出来,并找出受累关节腔内游离的小碎骨外,还能够将25例患者合并有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或者关节囊积液清楚的显示出来。结论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对肘关节创伤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更好的显示患者骨折的部位以及移位的程度,能够很好的弥补X光平片的不足,为复杂骨折的诊断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肘关节创伤 螺旋CT三维成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外科治疗肘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择取2011年7月至2014年2月,我科接收的肘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者共12例。所有患者都予以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本组术前/术后相关治疗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本组的优良率为91.67%。术前Mayo评分为(48.6±17.5)分,术后为(89.3±14.2)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本组患者的肘关节疼痛以及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积极采取外科手术疗法对肘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者进行治疗,可促进其肘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疗效好且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中药熏蒸法治疗肘关节伤后功能障碍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34例患者,使用自拟中药熏蒸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治疗前关节活动度的不同,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能力。结果对照组优良率67.6%,观察组优良率为94.1%,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本方中医熏蒸法,对于肘关节伤后僵硬功能障碍患者,能较好的达到活血化瘀,改善关节功能之功效。

  • 标签: 中药熏蒸法 肘关节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髁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髁骨折患者3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其骨折程度分为3种类型,Ⅰ型采用石膏固定法,Ⅱ、Ⅲ型选择复位或手术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经治疗后随访获10~32个月,根据术后患者损伤部位功能评测情况显示,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时机及治疗方法治疗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髁骨折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

  • 标签: 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髁骨折 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肘关节镜手术是在全麻插管下进行的微创手术,术中需用大量的灌洗液以扩大术野并保持术野清晰。由于使用麻醉药物及大量使用室温灌洗液,易于降低患者体温,影响手术效果。因此,维持合理恒定的体温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麻醉及应用灌洗液是导致术中低温的主要原因,我们探索以下多种方法,通过综合使用维持患者合理体温。这些方法包括保持适宜恒定的手术室室温(24°C);使用与体温相近的灌洗液(37°C);术中采用变温水毯提高体温;手术期间用棉被或床单覆盖患者的非手术野,减少手术暴露视野有效减少由于空气对流引起的热量散失;加强手术期间体温监测便于及早发现异常体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合理应用以上方法能有效维护手术患者的合理体温,保障手术顺利实施,避免术中及术后低体温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观察临床选择手术方法完成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骨折脱位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45例)临床选择手法复位保守治疗的方法;B1组(观察组45例)临床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以及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骨折脱位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高于B2组骨折脱位患者明显(P<0.05);在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B1组优于B2组骨折脱位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临床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配合进行相关的功能锻炼,最终能够显著促进疾病的康复,凸显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 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对儿童肘关节骨折手术后的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内开展课题研究,研究主体均为此时段在本院接受肘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儿童50例,根据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评定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肘关节功能维度疼痛、稳定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关节伸展、屈曲、前旋、后转活动度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在儿童肘关节骨折手术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肘关节功能,改善患肢关节活动状态,促使患者病情早期康复。

  • 标签: 康复治疗 肘关节骨折手术 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由各种原因造成肘部活动功能丧失,统称其为肘关节僵硬。其中造成肘关节僵硬的主要原因就是创伤,其造成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关节囊挛缩、关节紊乱或骨性阻挡等,并会对患者的关节功能造成影响,相关报道可知约有10%~15%的患者在肘部创伤后会发生肘关节僵硬。近年来,体外冲击波治疗因其无创、方便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骨骼肌肉疾病。该研究便利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某院收治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患者5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肘关节僵硬 体外冲击波 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侧卧位行肘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4月~2024年8月72例行肘关节镜手术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体位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24h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侧卧位行肘关节镜手术患者采用体位护理,可缩短体位摆放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疼痛程度。

  • 标签: 侧卧位 肘关节镜手术 体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在肘关节创伤后僵直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肘关节创伤后僵直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结果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手术后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较手术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肘关节创伤后僵直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对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进行明显的改善,且安全可靠。

  • 标签: 肘关节创伤后僵直 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切开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重度及极重度僵硬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采用关节镜联合切开松解术治疗32例创伤后肘关节重度及极重度僵硬患者资料,男13例、女19例;年龄(38.5±15.6)岁(范围17~66岁);肱骨远端骨折术后12例、桡骨头骨折术后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后8例、肘关节经鹰嘴骨折前脱位术后2例、孟氏骨折术后1例、鹰嘴骨折术后1例。分别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创伤后肘关节重度及极重度僵硬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手术时间(114.1±27.5) min(范围70~170 min)。术后2例出现轻微的尺神经症状,予以口服甲钴胺后缓解。随访时间(38.5±14.4)个月(范围25~69个月)。肘关节屈伸ROM:术前为47.66°±12.05°,术后6个月为93.75°±12.89°,末次随访时为106.88°±1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87,P<0.001);旋转ROM:术前为132.19°±22.68°,术后6个月为141.88°±21.91°,末次随访时为149.38°±2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4,P=0.012)。术后6个月肘关节屈伸ROM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旋转ROM较术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ROM、旋转ROM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MEPS评分分别为(1.38±0.94)分和(93.44±5.15)分,较术前[(3.91±1.09)分和(37.97±7.71)分]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联合切开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重度及极重度僵硬能显著改善肘关节活动度、提高肘关节功能评分及缓解患肘疼痛,同时可对肘关节进行彻底松解,最大限度地保持肘关节的稳定性。

  • 标签: 肘关节 关节镜检查 关节囊松解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上肢骨折后使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能为肘关节功能障碍带来的具体治疗效果。 方法: 择取 2012 年 11 月到 2016 年 11 月这四年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 80 例上肢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为患者分组,其中采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的 40 例患者归入研究组,采用传统关节松动技术的 40 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术后改善状况。 结果: 就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而言,研究组为( 113.16±20.75 ) ° ,对照组为( 79.23±20.83 ) ° ;就关节功能评分而言,研究组为( 82.83±7.66 )分,对照组为( 65.01±5.73 )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 P < 0.05 )。 结论: 采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上肢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障碍状况,患者不仅关节活动度得到提高,关节功能也得到恢复,可见其疗效之显著。

  • 标签: 肱尺关节分离技术 上肢骨折 肘关节功能障碍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