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提高天然植物挥发油的提取率,本实验利用了在反应过程中分批添加底物的解方法,破坏植物细胞壁,并对分批添料的作用机理做了进一步的讨论.研究表明:分批添料的方法使菊花挥发油的提取率提高到0.45%,组分的相对含量大部分增多.

  • 标签: 纤维素酶 分批添料 加酶量
  • 简介:摘要:本文对《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底物》HJ1001 -2018、《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了方法验证,以评价该两种检测方法是否适用于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工作,以确保该方法能够满足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 标签: 粪大肠菌群 质控样品。
  • 简介: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仪器科学研究所王璋、许时婴、王瑛瑶、钱志娟等多位专家,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成功研制出简单可行的水提取玉米胚芽油和花生油的工艺路线,且得率达88%~92%,居国际领先水平。据介绍,水是一种新兴的提油方法。它以机械和解为手段降解植物细胞壁,使油脂得以释放,可以满足食用油生产“安全、高效、绿色”的要求。其最大的优势是在提取油的同能有效回收植物原料中的蛋白质(或其水解产物)及碳水化合物。与传统高温浸出法相比,减少了浸出及去杂精炼设备,简化了四分之三的设备与工序,投

  • 标签: 水酶法 浸出法 玉米胚芽油 酶解 植物油脂 得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罗汉果甙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为提高罗汉果中罗汉果甙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简化提取过程,本文利用双解法并辅以超声波提取罗汉果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以及纤维素和果胶的添加量五个因素对罗汉果甙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对罗汉果甙提取率有显著影响的料液比、超声温度及纤维素和果胶的添加量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比为20∶1,超声温度为60℃,纤维素与果胶添加量分别为4U/g和100U/g,在此条件下固定超声功率20kHz,超声2h,所得罗汉果甙的提取率可达3.482%。

  • 标签: 罗汉果 罗汉果甙 双酶 超声波
  • 简介:采用纤维素水解法提取大豆皮果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大豆皮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测定大豆皮果胶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提取大豆皮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加量2%,提取温度50℃,缓冲液pH4.6,提取时间150min;在此提取条件下,大豆皮中果胶物质的平均提取率为7.2%。经鉴别试验和相关理化性质测定,提取的大豆皮果胶具有GB25533—2010规定的果胶凝胶特征,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1.2%,酯化度为57.2%,属于高甲氧基果胶。

  • 标签: 大豆皮 果胶 纤维素酶 提取工艺 理化性质
  • 简介:本站1999年引进自动加样系统及温控酶标仪用于ALT的测定,由于酶标仪测定ALT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笔者对酶标仪初筛ALT升高的标本用赖氏复查对照,现将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ALT升高 赖氏法 酶标仪 速率法 初筛 加样系统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胶体金标检测(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对比。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检测分别对536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HBsAg、HBeAg、HBeAb、HBcAg、HBsAb五项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将HBsAg、HBcAb2份质控血清作不同倍数的稀释,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TRFI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ELISA检测。结论 GICA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的特异度较好,但其灵敏度有限;乙肝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ELISA检测更适合于临床诊治的应用,临床乙肝早期诊断和疗效的观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肝病毒 胶体金标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免疫与胶体金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方法我院检验科收集的200例患者血液标本(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分别采用联免疫、胶体金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1.采用联免疫检测结果呈阳性13份,阳性率为6.63%;采用胶体金检测结果呈阳性14份,阳性率为6.65%。两种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2.联免疫与胶体金检测乙肝表面抗共有4份标本结果不一致,经过采用电化学发光进行复测之后,其结果与联免疫一致,胶体金检测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0.25%、0.68%.联免疫检测结果的敏感性高于胶体金((P<0.05)。讨论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可靠方法主要包括有联免疫与胶体金两种,临床检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便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二者均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乙肝表面抗原 优缺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胶体金联免疫对艾滋病抗体的检出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本单位进行检测的艾滋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检测艾滋病抗体,实验组采用联免疫检测艾滋病抗体,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现阳性患者22例,阳性检出率73.3%(22/30);实验组发现阳性患者29例,阳性检出率96.7%(29/30),阳性检出率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敏感率100%、对照组敏感率84.6%。结论胶体金联免疫对艾滋病抗体检验中均有一定的检测效果,但后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比较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艾滋病抗体 检出效果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一种水中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方法——底物,并对此方法与多管发酵对地表水中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以及粪大肠菌群分别进行了比对试验,结果表明(1)底物与多管发酵对地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呈中度正相关(配对t检验t=2.57,0.025〈P〈0.05;直线相关分析r=0.597,0.025〈P〈0.05);(2)底物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结果与多管发酵对粪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呈高度正相关(直线相关分析r=0.863,0.025〈P〈0.05)。结论:底物可以有效的检测水中的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

  • 标签: 酶底物法 总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艾滋病抗体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以及免疫完成检测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48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诊断研究;依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化学发光组以及免疫组;两组均针对48例患者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以及免疫完成抗体检测;就获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48例艾滋病患者完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后,阳性患者47例,疾病检出率为97.92%;对48例艾滋病患者完成免疫检测后,阳性患者39例,疾病检出率为81.25%;化学发光组疾病检出率高于免疫组(P

  • 标签: 艾滋病抗体 酶免疫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五项检测中联免疫和金标免疫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检验科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集的125例待检血样,所有样本均采取联免疫和金标免疫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数据显示,金标免疫敏感度明显低于联免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五项检测中,联免疫检测敏感度明显优于金标免疫,可快速准确的诊断疾病,利于尽早控制病情,值得运用。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金标免疫法 乙肝检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化学发光联免疫对于乙肝病毒血清的检测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乙肝病毒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位患者,根据抽样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100例,选用联免疫;实验组100例,采用化学发光。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阳性检出率和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经过两组患者的血清检查结果得出,选用化学发光的患者的血清阳性检出率高于采用联免疫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化学发光的灵敏度同样优于参照组的联免疫,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发光联免疫对比,化学发光血清阳性检出率更高,灵敏度也更强,可提高确诊率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 病毒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胶体金联免疫在血站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宜宾市中心血站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集的梅毒抗体阳性样本100份,阴性样本100份,所有样品均进行免疫胶体法金检测和联免疫检测,考察两组检测的阳性率、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结果 采用免疫胶体金用于献血者初筛检验,联免疫用于无偿献血血液检测放行,梅毒检测的准确率更高,检测成本和检测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免疫胶体金联免疫在梅毒检测中的联合应用可以降低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结果的不合格率和梅毒检测阳性率,提升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和血液成本,推荐在血站中应用。

  • 标签: 免疫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艾滋病抗体检测中使用联免疫和胶体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实验室1922份血清标本进行艾滋病抗体的检测为研究对象,其血液标本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并对比方法的检测差异。结果 采用联免疫进行初次筛查,有12份阳性,1910份阴性,阳性率为0.62%。在胶体金实验中,有13份阳性,1909份阴性,阳性率为0.68%。结论 针对艾滋病抗体检测采用胶体金联免疫准确性无显著差异,均可作为艾滋病抗体检测的有效手段,从而降低疾病对患者机体的危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类比教学是类比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适度的类比教学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发展求异思维及培养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巧用概念、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类比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

  • 标签: 类比教学法生物教学应用
  • 作者: 李莉莉孙世昊安刚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建筑知识仓库》 2019年第3期
  • 机构:对江河湖泊水体进行修复治理,成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前的要求。我国在河道治理方面起步非常晚,但还是取得一定的效果。江河湖库水体污染中主要有氮、磷等无机营养元素和有机物污染这两个方面。治理污染河流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国内外目前的污染河道水体治理技术不论是已经使用的还是实验阶段的一般可分成化学、物理和生物三个类别的方法。本文着重介绍生物类别的方法。一、当前国内河道治理方法概述(一)、湿地工程水质净化技术生态湿地本身有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物的功能,污染水体流过生态湿地时在土壤与耐水植物的共同作用下,缓慢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标准。由于该技术生态湿地需求面积特别大,净化效率缓慢且低,占地面积大,技术建设周期长等不利因素导致其实现尤为困难。(二)人工与天然填料接触净化技术水流从天然材料之间流过时会被过滤吸附,在其表面生长生物膜加快对有机物氧化分解;还有利用纤维状、绳状等人工塑料材料,作接触性氧化填料,来净化河湖污染水体。该技术占地面积小,使用周期短,基本也不会有几次污染,但是有区域性以及净化不够彻底。(三)降气增氧技术在水中放置浮筒式扩散曝气装置,提升水中的溶解氧比值,为水体中提供充足的氧气便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该技术通常只能作为河道治理的辅助而并非主要措施。(四)、入河污水分散处理技术为了减少污水处理厂规模和输水管道投资,尤其是对近郊区较为分散的入河污水,利用分散生物处理技术方法最为合适,在入河前就可以让水源污水就已经经过处理。二、国际上采用的方法(一)、物理方法物理方法其中包括机械除藻、疏挖底泥、调水和引水冲淤等。疏浚污染底泥就是将污染物从(河道)系统中清理干净,很大程度上能够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而净化水质。调水的目的在于使用水利设施(如泵站、闸门)的调控将污染河道上游的清洁水源引入来净化下游污染河道水质。此类方法只能缓解污染度而并非真正的净化水质。(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混凝沉淀、加入石灰脱氮、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等方法。该工艺对SS、浊度、TP、CODCr(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作为氧化剂测定出的化学耗氧量,即重铬酸盐指数,下同。)去除效果较好,对重金属、TN等同样有可观的去除效果,且药剂用量非常少。该方法由于极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不推荐广泛使用。(三)、生态生物方法生态生物法是国外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新技术,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只有坚持向"40分钟"要质量,才能避免课上损失课下补,学校损失回家补的恶性循环,才能从源头上真正把学生过重的负担减下来。如何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呢?当然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真正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等现代课改新理念的学习方式了。在这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备课当然也会有很多和传

  • 标签: 课堂模式 课堂教学效益 生物科学素养 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 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