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洛阳的城市研究中,逐步兴起了一种观点,即把洛阳视为中华民族的圣地或华夏文明的圣城。洛阳"圣地圣城说"从最初一些地方学者的立论倡说,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先后得到学界、政界和商界的关注和支持。本文通过纵向的历史脉络,对洛阳"圣地圣城说"进行梳理,考察相关学者的立论基础和论证依据,同时从国家文化高度对洛阳"圣地圣城说"加以反思。笔者认为:民族圣地概念内涵、流变考察不足,仍未能将洛阳与中华民族圣地唯一对应起来;论证过程存在立论不够严谨,论证不够深入,难以服人的现象;洛阳"圣地圣城说"还面临其他城市的挑战,如何在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面扬长避短,在历史文化研究领域避免地方主义,超越地方性,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简介:红色,是光谱中光波短而穿透力最强的色彩;红色,是血,是火,是太阳,是战旗的本色;红色,令人亢奋,令人呐喊,令热血沸腾,令生命燃烧的颜色!红色,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绝对流行色。在江西的赣南,与闽西、粤北、湘东南,四省交界处:土地革命时期,被称为“红色区域”。“打土豪,分田地”。革命闹得火红。创造了大片大片的武装割据的红色根据地。在这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管辖21个县,人口250多万,方圆5万平方公里。在那火红的年代,在这燃烧的大地上:看,红旗红马红缨枪;瞧,红梅杜鹃红山茶。真是:万木霜天红烂漫,风景这边独好!红色,是荣誉,是时髦。当时的根据地叫“红区”;闹暴动叫“闹红”,军队叫“红军”,政府叫“红色政权”。群众把毛泽东挖的井叫“红井”,儿童叫“红孩子”,军属叫“红属”,翻身妇女叫“红嫂”,毛泽东也把他在苏区出生的小儿子“小毛”取名为毛岸红。大自然神奇造化:这些“红区”里,土质恰恰都属红壤,也叫红泥巴土。很显然,不论从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上说,把赣南誉为“红土地”是极其生动形象、意味深长的。“红土地”,本身是一部历史,一部厚重的革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