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与年龄相当的男性相比,绝经前女性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降低,但是在绝经后CV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有所增加。育龄妇女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至少部分要归因于雌激素(E2)。本文主要总结了雌激素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保护作用,并讨论了其潜在机制,重点是血管生成和血管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与雄激素受体(AR)比值(AR-V7/AR)对前列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接受内分泌初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活检穿刺标本的AR、AR-V7表达情况,分析AR、AR-V7、AR-V7/A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对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相关因素采用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AR阳性率为59.0%(62/105),AR-V7阳性率为19.0%(20/105)。随访15~61(44.8 ± 10.1)个月,AR-V7阳性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均较阴性者明显缩短[(10.8 ± 2.2)个月比(25.0 ± 3.4)个月、(20.3 ± 5.1)个月比(42.8 ± 7.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AR-V7/AR者的PFS以及OS较低AR-V7/AR者亦明显缩短[(12.5 ± 3.2)个月比(24.9 ± 5.5)个月、(22.5 ± 4.6)个月比(42.1 ± 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4期(HR = 2.618,95% CI 1.362 ~ 4.986,P<0.01)、高AR-V7/AR(HR = 5.799,95% CI 2.541 ~ 13.253,P<0.01)可作为影响前列腺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内分泌初治的前列腺癌患者如AR-V7阳性、高AR-V7/AR时则PFS、OS可缩短,高AR-V7/AR可成为评估该类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与雄激素受体(AR)比值(AR-V7/AR)对前列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接受内分泌初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活检穿刺标本的AR、AR-V7表达情况,分析AR、AR-V7、AR-V7/A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对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相关因素采用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AR阳性率为59.0%(62/105),AR-V7阳性率为19.0%(20/105)。随访15~61(44.8 ± 10.1)个月,AR-V7阳性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均较阴性者明显缩短[(10.8 ± 2.2)个月比(25.0 ± 3.4)个月、(20.3 ± 5.1)个月比(42.8 ± 7.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AR-V7/AR者的PFS以及OS较低AR-V7/AR者亦明显缩短[(12.5 ± 3.2)个月比(24.9 ± 5.5)个月、(22.5 ± 4.6)个月比(42.1 ± 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4期(HR = 2.618,95% CI 1.362 ~ 4.986,P<0.01)、高AR-V7/AR(HR = 5.799,95% CI 2.541 ~ 13.253,P<0.01)可作为影响前列腺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内分泌初治的前列腺癌患者如AR-V7阳性、高AR-V7/AR时则PFS、OS可缩短,高AR-V7/AR可成为评估该类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激动剂对高糖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迁移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HUVEC常规培养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含5.5 mmol/L D-葡萄糖的RPMI 1640细胞培养基(下同)培养,单纯高糖组采用仅含25.0 mmol/L D-葡萄糖的细胞培养基培养,高糖+二芳基丙腈(DPN)组采用含25.0 mmol/L D-葡萄糖+10 μmol/L DPN的细胞培养基培养。采用划痕试验检测划痕后24 h 3组细胞迁移率,荧光探针法检测培养5 d 3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以红色荧光强度表示),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培养5 d 3组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蛋白表达。以上每个检测均取细胞同前行相同分组及相应培养,每个指标检测每组细胞样本数均为5。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划痕后24 h,单纯高糖组细胞迁移率[(36±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高糖+DPN组[(76±4)%、(65±5)%,t=14.511、9.603,P<0.01],高糖+DPN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3.943,P<0.01)。培养5 d,单纯高糖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1.81±0.1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DPN组(1.00±0.14、0.91±0.15,t=9.679、10.549,P<0.01),高糖+DPN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近(t=1.031,P>0.05)。培养5 d,单纯高糖组细胞内VEGF和SOD2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14.175、13.787,P<0.01)和高糖+DPN组(t=6.321、17.750,P<0.01);高糖+DPN组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7.206,P<0.01),SOD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890,P<0.05)。结论激活ERβ可通过促进VEGF和SOD2的表达,明显改善高糖对HUVEC迁移的抑制,缓解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α,ERα)对参与调节胆汁酸转运相关的基因,如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Xreceptor,FXR)、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sodiumtaurocholateco-transprortingpolypeptide,NTCP)、胆盐输出泵(bilesaltexportpump,BSEP)的调控作用及其对孕鼠肝内胆汁淤积发生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SD孕鼠随机均分为4组。自孕第15d起,对照组颈部皮下注射精制植物油2.0mL/kg·d;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皮下注射17α-乙炔雌二醇1.0mg/kg·d、1.25mg/kg·d、1.5mg/kg·d。于妊娠第21d采血2mL,后采用颈部脱臼法处死,提取母鼠肝脏行活体组织学检查。检测各组孕鼠血清中的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中各目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结果生化指标:低、中、高剂量组孕鼠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表达及mRNA的表达水平:ER在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表达量依次升高,而FXR、NTCP、BSEP在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表达量依次降低,各组目的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雌激素剂量的增加,ERα表达水平升高,而FXR、NTCP、BSEP表达水平均降低,提示胆汁酸代谢转运功能降低,可能为雌激素诱导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维莫司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前瞻性研究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25例)和依西美坦组(26例)。联合组采用依维莫司联合依西美坦治疗,依西美坦组采用依西美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完全缓解,联合组和依西美坦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1.7%(5/23)与15.4%(4/2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9.6%(16/23)与38.5%(10/2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联合组和依西美坦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6.6个月与3.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9,P=0.02)。联合组有56%(14/25)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有2例停用依维莫司超过28 d而退出研究。联合组患者口腔炎、乏力、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0.0%(15/25)、48.0%(12/25)、16.0%(4/25),依西美坦组分别为11.5%(3/26)、11.5%(3/26)、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01、0.028)。结论对绝经后ER阳性、HER-2阴性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依维莫司联合依西美坦治疗,能提高患者疾病控制率、延长中位PFS,效果良好,可作为绝经后ER阳性、HER-2阴性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同时,对依维莫司的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评估需要密切关注并需要进一步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型雌激素选择对于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90例围绝经期妇女,平均48(39~55)岁,所有患者均有围绝经期临床症候表现,将其随机分为实验A组30人、实验B组30人,对照组30人共3组,分别给予克龄蒙、雌二醇贴片,安慰剂治疗,同时雌二醇贴片组给予孕激素联合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根据Kupperman评分结果评价患者症状改善程度。结果实验A组、实验B组均有明显的症状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实验组改善程度相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雌激素对于围绝经期妇女的激素补充治疗具有明确效果,不同剂型对其治疗效果影响并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产后检测血清雌激素与孕激素指标在评估产后抑郁症中的作用。 方法 本研究共 120 例研究对象,均为 39 周以上妊娠,准备入院待产产妇。在产后 42d 采用爱丁堡抑郁量表进行产后抑郁症筛查。 EPDS 评分≥ 13 分的产妇为产后抑郁( 20 例),纳入产后抑郁组,剩余产妇( 100 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分别在产前、产后 7d 和产后 42d 放射免疫法测定产妇的血清雌二醇和孕酮。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血清雌二醇和孕激素水平。 结果 在产后 7d 和产后 42d ,抑郁组产妇的雌二醇和孕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 论 通过测定雌二醇和孕酮的水平可以为产后抑郁提供生物学指标,对尽早识别和治疗产后抑郁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激素治疗,其中雌激素与孕激素联合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近年来采用雌激素与孕激素联合治疗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 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口服雌二醇和黄体酮胶囊,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2.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指标变化;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雌激素与孕激素联合治疗,患者的月经周期平均延长约15天,经期平均缩短约3天,经量明显减少。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表明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与孕激素联合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指标。这可能与激素类药物能够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修复子宫内膜,调整内分泌系统功能有关。此外,该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方便、经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坤泰胶囊联合雌激素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2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坤泰胶囊治疗,实验组给予坤泰胶囊联合雌激素治疗,疗程为1个疗程,观察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不良情况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的为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69,P=0.029);实验组的血清FSH、LH、E2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23%,而对照组的为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26,P=0.045)。结论坤泰胶囊联合雌激素治疗卵巢早衰的效果较佳,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