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合肥市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流行特征,探讨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査合肥市2012年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情况,随机抽取60家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幼托机构,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抽取同时期未发生聚集性疫情的60家幼托机构,探讨手足口病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危险因素。结果全年共发生220起聚集性疫情,其中210起发生在幼儿园,其余10起发生在家庭和社区。手足口病高发期间,聚集性病例未及时隔离,户外组合玩具数量多,住宿房间拥挤,托幼机构教师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对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发生有促进作用。疾控部门对聚集性疫情采取防控措施早,疫情规模越小。结论落实手足口病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推迟、减少甚至杜绝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中的蔓延。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诊疗,探讨合理的诊疗方法。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日1次;倍他乐克25~50mg,1日2次或3次。中西医结合组需加服化瘀祛痰饮补虚的药物,用法1日1剂,分2次服用。结果经过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87.5%,西医组有效率为60%,组间比较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均具有显著疗效,但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西医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使用西医治疗的患者,能有效的减轻西药对人体的毒副作用与西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物的疗效,而且中西结合治疗安全可靠,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易被老年患者接受。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皮肤病与性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的情况,探讨患者抑郁症防治对策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之间于我中心门诊就诊的皮肤病和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分级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评定。分析不同病种、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的抑郁症发病情况。结果共有331例患者进入到本次研究;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色素性疾病和性病抑郁症发病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检验结果显示,50岁以下、女性、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HAMD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病与性病患者抑郁症发病情况不容忽视,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或应成为皮肤病与性病患者不可或缺的防治手段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患者妊娠期血脂代谢改变与先兆子痫发病的相关性。
简介: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GT重复序列(GTn)决定的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57例CHD患者和44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HO-1基因启动子区域GTn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组中H0—1基因启动子区S型等位基因(56.8%比38.6%)及sS基因型频率(36.4%比15.8%)显著降低,L型等位基因(43.2%比61.4%)及LL基因型频率(22.7%比38.6%)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启动子区GTn多态性可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个性特征、遗传史对生活负性事件因素及发病之间关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1月0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出院的238例,年龄在14-18岁的青少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自制调查表,对他们进行个性特征、遗传史对生活负性事件发病之间关系的调查。结果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其个性特征有重要的关系,个性中以内向型(内向孤僻)性格的患精神分裂症率的比例较高(X2=23.26,差异非常显著P<0.01)。平时性格外向(急躁倔强)的患情感性精神病的比例较高(X2=19.13,差异非常显著P<0.01)。有无遗传史对生活事件的诱因所造成负性刺激反应不同有遗传史的患者对生活负性事件刺激更不能接受(X2=5.43,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青少年其个性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尤其是有遗传史的青少年,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更易诱发各种精神疾病,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应用鲁比前列酮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复方谷氨酰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为57.1%,对照组为38.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65.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道局限性病变导致神经及中枢分泌障碍,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本病应用复方谷氨酰胺进行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