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意义可以指导临床科室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设定实验时间为2019.01.01——2019.12.31为起止,总结本院门诊常规治疗患者需送检微生物培养标本数量作为基本内容总计60例,并在脑外科病历中挑选需送检微生物培养标本数60例,前者被设为常规组、后者被设为实验组,由此分析常规治疗中所用耐药性监测技术与微生物检验工作的作用,分析临床应用意义。结果:在检测革兰阳性菌结果统计中发现,常规组的样本检出率为27.9%,而实验组的样本检出率为50.0%。常规组中样本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65.0%,实验组中样本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为97.5%。本次研究调查中共计可见有耐药性致病菌种类共计三十八类,其中致病菌类别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极高(100%),屎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极高(10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氨曲南耐药率极高(1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氨曲南耐药率高于80%。结论:临床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工作中多使用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监测并提升其使用精准性,有利于细菌病原体检出率提升,减少耐药菌株数量从而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并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生物临床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要点。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00例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检验,对菌株检出情况以及细菌耐药性情况进行观察。结果:500例样本检验中发现病菌株260例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检出73株,占比28.08%,革兰阴性杆菌177株,占比68.08%,真菌检验出10株,占比3.8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24.66%、20.55%、15.06%;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葡萄球菌属菌种占比较高,分别为31.07%、24.86%,真菌以念珠菌为主,占比50.00%;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啉、环丙沙星耐药性分别为91.52%、36.72%、54.80%、27.11%,其中氨苄西林耐药性更高。革兰阳性球菌中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苯唑西林、庆大霉素耐药性分别为91.78%、64.38%、13.70%、17.80%、13.70%,其中耐药性最高为青霉素。结论:微生物检验中发现菌株检出率较高,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利用细菌耐药性分析能够使抗菌药物科学使用,对提升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性有显著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临床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要点。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各科室送检的300份血液、尿液以及分泌物标本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方法的培养、分离和鉴别。结果:共获得185株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80株,占比43.24%,其余105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比56.76%。其中所包含的常见菌种有肠球菌25株,占比13.5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株,占比8.11%、大肠埃希菌50株,占比27.03%、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占比9.19%、肠杆菌属48株,占比25.95%、鲍曼不动杆菌16株,占比8.65%和肺炎克雷伯杆菌14株,占比7.57%。结论:现如今,细菌耐药性情况越来越严重,临床实施有效的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监测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细菌的耐药性变化,从而指导抗菌药物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其对于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中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的重要性。方法 抽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行微生物检验的 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常规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采集对照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在微生物标本采集流程干预下采集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对比两组微生物标本检验合格率,分析微生物采集过程中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高风险因素。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痰、粪标本的微生物检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 P< 0.05);两组共 127份不合格标本检验,其中 25份为血标本、 37份为尿标本、 34份为痰标本、 31份为粪标本,微生物采集过程中影响其检验合格率的主要因素为标本采集方式不当,占比为 36.22%;标本量不足,占比为 25.98%;储存不当,占比为 22.04%;延误送检,占比为 11.81%。结论 微生物标本采集方式、标本采集量、存放方式以及送检流程对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率有直接影响,临床上应加强对微生物标本采集环节的重视程度,持续推进标准化采集流程。
简介:摘要:目的:住院患者感染控制过程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观察该种方法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试验组与参考组,分别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和常规方式控制院内感染,对比两种方法预防院内感染效果。结果:(1)试验组和参考组发生院内感染率对照中,试验组是3.61%,参考组是15.66%,(x2=19.234,p=0.000),结果有差异。(2)试验组和参考组患者中、重度感染发生率对照中,试验组分别是1.20%、0%,参考组分别是8.43%、6.02%,(x2=12.824,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住院患者感染控制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简介:摘要:住院患者感染一般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院感染,其感染多为细菌所致。感染源潜伏、感染传播、易感人群是医院感染发生的3个环节。感染的发生不仅直接增加患者治疗痛苦,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显示:每年约400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其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亿元。通过合理、有效的用药措施能控制感染发生,但由于抗生素使用不规范、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细菌耐药性增加等因素,医院感染发生概率逐年升高,临床多位学者和社会各界均开展多项研究,旨在研究出控制院内感染的方法。随着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病原学诊断和检测已经深入分子水平、基因水平,临床检测运用不断开展,相比于染色、培养、生化鉴定等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更快速、准确且抗外界干扰。鉴于此,笔者选取17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住院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得出了良好的结论,报道如下。
简介:以采自山东、河南、安徽、陕西等地麦田及非农田的10个猪殃殃Galiumaparine生物型为试材,运用单剂量甄别技术对不同生物型对苯磺隆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测,并以温室盆栽法及皿内抗性水平测定法验证其可靠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甄别剂量(有效成分)85mg/L下,猪殃殃不同生物型萌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较好区分猪殃殃抗、感生物型;温室盆栽法及皿内抗性水平测定法结果一致,除采自山东泰安和陕西周至的麦田猪殃殃对苯磺隆仍处于敏感状态外,其他3个地区麦田猪殃殃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且均与皿内单剂量甄别法结果一致,表明皿内单剂量甄别法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咸宁市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方法对从市郊区用鼠笼捕获的38只褐家鼠,用0.005%杀鼠灵毒饵进行胃毒实验,连续喂食毒饵6天,观察记录毒饵消耗量及开始死亡时间;结果60.53%的鼠在食毒3-4天后出现中毒症状,并开始出现死亡,到食毒后的第9天,实验鼠全部死亡。死亡高峰在食毒后的第5-7天,半数致死量为18.0mg/kg;结论目前咸宁市褐家鼠对杀鼠灵尚未产生抗药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检验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腹泻患者26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见肠道致病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检测时将样本分成两份,一份利用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检测,另一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病原微生物阳性检出率。结果: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法病原微生物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P<0.05)。结论:在检测病原微生物时,分子生物学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荧光定量RT-PCR技术操作更为便捷,且检测结果准确性更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菌耐药性监测应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微生物检验阳性标本50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试验,了解分离出的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结果:对检验标本对象处理后得到500株菌株,其中包括298株(59.60%)革兰阴性菌菌株(包括152株大肠埃希菌菌株、96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50株变性感菌菌株)、202株(40.40%)革兰阳性菌菌株(包括9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44株凝固酶隐形葡萄球菌菌株、66株肠球菌属菌株);革兰阴性菌菌株中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对青霉素G、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较弱,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青霉素G和存在一定耐药性,变形杆菌菌株对头孢唑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和MSSA菌株对青霉素G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株对青霉素G、头孢唑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肠球菌属菌株对青霉素G、头孢唑林、左氧氯沙星的耐药性较弱。结论:在微生物检验中主要的耐药菌株为革兰阴性菌菌株及革兰阳性菌菌株,且对青霉素G、头孢唑林、左氧氯沙星均有一定的耐药性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应用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集的1000份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同时对其耐药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该100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1000株菌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246株、铜绿假单胞菌115株,变形杆菌株9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8株、肠球菌属菌株101株。其中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菌株、肠球菌属菌株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等耐药性均偏弱;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等有一定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株对青霉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有较强耐药性。结论:在微生物检测中使用细菌耐药性监测可以掌握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生物以及细菌耐药性检验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价值。方式:在2022年3月至2022年10月接收的微生物标本中随机选择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耐药性检测。结果:经培养后共培养出271株致病菌,主要有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以及真菌。不同致病菌的耐药性有差异。结论:对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以及细菌耐药性检验,在临床合理用药中有指导作用,在综合评定后合理用药,值得在临床用药中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