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和产时发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10-2022.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初产妇病历资料,按照产后是否接受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分为接受组(n=67)和对照组(n=133例)。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及产时发热率。结果:接受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组产时发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麻醉会增加产妇产程时间及产时发热率,并不会影响分娩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并采用两种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分别观察其效果,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在2014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期间,在医院选取98名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将这98名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从1到98编号,1到49号的49名作为观察组的患者,50到98号作为对照组的患者。将红光照射的方法应用到观察组49名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传统的方法对对照组进行应用。结果在方案实施以后,通过对两组的不断观察与记录发现采用红光照射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效果非常好,总有效率达到了97.96%,而对照组中的49名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康复效果就明显不如观察组中的49名患者好,总有效率只达到了83.67%,两个组进行比较的结果非常明显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的差异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光照射治疗的方法有效的提升了治疗效果,为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是非常值得进行推广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54例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3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1.83%),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及愈合时间,治疗组患者治疗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疗法在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降低患者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现象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式对产时及产后出血的情况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时和产后出血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对照组产时出血量为(232.5±12.8)mL,产后出血量为(258.6±13.2)mL,产后24h出血量为(364.8±21.5)mL观察组产时、产后、产后24h出血量分别为(186.2±10.5)mL、(192.7±10.8)mL和(289.4±17.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既能减少产妇产时和产后出血量,又能够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时护理中导乐陪伴加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0名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导乐陪护加音乐疗法干预,对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待产接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妇产后出血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为(8.77±1.15)h,对照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为(10.73±3.74)h,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3.0%,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8.0%,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min左右的窒息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窒息率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导乐陪护加音乐疗法能够有效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与新生儿之息率,有利于产科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剖宫产时减少出血的方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妇剖宫产分娩期间是否采用减少出血的技术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25例,加用减少出血技术的产妇43例,比较其术中出血量,根据引起术中出血的原因,总结有效的减少出血方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98.1±53.2)ml和(993.9±49.8)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剖宫产的过程中,针对产妇出血的原因给予有效的止血处理方法,做到避免子宫切口断裂、胎盘尽量自行脱离、子宫迅速缝合等,有利于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分娩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75例以及对照组7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时、产后以及产后24h出血量情况,同时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产妇的产时、产后以及产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3/75);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88.0%(66/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即将分娩的产妇进行护理过程中,选择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产妇产时、产后以及产后24h的出血量,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平安度过产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公益培训项目对孕妇产时的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定期行产检初产妇88例,并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及孕期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孕期互动分娩教育课程公益培训。产程中对照组按传统常规护理,行例行检查及接生;干预组由医护人员全程陪伴分娩并进行心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包括分娩的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两组孕产妇在干预前,分娩态度、知识分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干预组的分娩知识、态度分值及产时认知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33±1.72)分vs(14.61±1.68)分,(43.83±5.44)分vs(33.08±3.76)分,(31.70±4.28)分vs(24.77±4.92)分,均为P〈0.05]。干预组阴道分娩率显著较对照组高,产后2h出血总量较对照组低(均为P〈0.05),但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期公益培训项目可改善孕妇的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危产妇产时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选取的 80例高危产妇,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预见性护理)。通过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用时、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产科护理满意度比较,判断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结果:除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外( P> 0.05),其他观察指标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高危产妇产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产后出血预防,产程时间缩短,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结局,降低高危产妇分娩风险,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