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姚建锋:教授、主任医师,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骨关节科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骨科学会关节学组副组长,西安市骨科学会常委兼秘书,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协会理事,华裔骨科学会关节学组理事。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0余年,主要致力于骨科创伤及关节疾病的治疗和骨关节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在创伤急救、四肢关节骨折、陈旧骨折畸形矫形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临床技术,尤其在各种人工关节置换和骨关节病诊治方面有精深的造诣。

  • 标签: 骨关节科 骨科临床 骨关节疾病 专家 修复重建外科 西安医科大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索患者在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和产生效果。方法:从附院随机选择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的80名患者,这80名患者分别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等关节手术。然后根据实验分组原则把这80名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有40名患者,对下肢骨关节术后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临床监测,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观察组是按照医院常规的手术护理,而研究组是在常规的手术护理基础上,再加上术前,术后的科学管理和护理。然后统计两组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不同护理措施中患者的实际情况,并以此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大风险发生概率。结果: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康复情况和在恢复过程中的患者满意度。最终可以比较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手术护理之上进行术前术后的科学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康复程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发生不良反应概率远远低于观察组,并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我院在对进行了下肢骨关节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与术后的科学管理,患者术后情况明显改善,术后康复速度提高,患者和家属在医院的治疗认可度方面明显提高,值得在一线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下肢骨关节术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措施与观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平面关节内截骨保关节手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16例跟骨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31~58岁,平均43.4岁;左侧10例,右侧6例;均为Yu Ⅱ型(后关节面存在压缩骨块)。均采用三平面关节内截骨术治疗。通过比较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参数、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心理与生理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0~60个月(平均42.9个月),骨愈合时间为10~14周(平均11.5周)。末次随访时Böhler角(25.7° ± 2.3°)、Gissane角(117.1° ± 5.8°)、Meary角(2.9° ± 1.3°)、距跟角(31.3° ± 3.0°)、后足力线角(3.9° ± 1.8°)、踝关节高度[(82.3 ± 2.6)mm]、跟骨高度[(56.9 ± 2.4)mm]、跟骨宽度[(41.4 ± 2.1)mm]、AOFAS的踝-后足评分[(82.3 ± 7.3)分]、VAS评分[3(2, 3)分]、SF-12心理评分[(46.6 ± 3.6)分]、SF-12生理评分[(43.6 ± 3.5)分]均较术前[8.4° ± 2.7°、137.5° ± 9.3°、8.3° ± 4.3°、24.6° ± 3.7°、-4.6° ± 3.2°、(76.1 ± 3.1)mm、(53.8 ± 3.0)mm、(50.2 ± 2.2)mm、(51.9 ± 7.7)分、6(6, 7)分、(37.5 ± 3.8)分、(31.0 ± 2.6)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Yu Ⅱ型跟骨关节骨折畸形愈合,三平面截骨可以解剖复位塌陷的后关节面骨块,重塑跟骨正常解剖形态,保留距下关节,中短期随访疗效肯定。

  • 标签: 跟骨骨折 截骨术 预后 跟骨畸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全跟距关节镜下治疗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改良全跟距关节镜技术治疗的46例46足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8例28足,女18例18足;年龄19~60岁,平均(39±13)岁。受伤到手术时间1~10 d,平均(4.5±2.2)d。术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8分,平均(6.3±1.8)分。所有患者患足无其他合并损伤。所有患者均采用跟距关节镜下前外侧、外侧、后外侧入路进行跟骨骨折的复位,并采用全螺纹空心螺钉固定,术后随访检测患者足部疼痛的缓解情况及足部外观的满意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系统(AOFAS)及Maryland评分系统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手术前后各指标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所有切口均获一期愈合,未出现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本组46例46足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9)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4±2.3)周。末次随访时,患者踝关节、跟距关节运动理想,未出现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表现,跟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为0分,AOFAS评分由术前的(58±13)分提高到(96±9)分,Maryland评分(72±11)分提高到术后的(98±8)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t=15.958、12.496,均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全跟距关节镜下治疗技术,骨折复位精确,足部术后并发症小,疗效确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跟骨关节内骨折 关节镜技术 跟距关节 螺钉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微骨折技术对实验大鼠骨关节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以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为动物模型,分为Sham组、模型组和微骨折组。通过切除双侧卵巢并切断右侧膝交叉韧带建立大鼠骨关节炎模型,术后第4周开始用微骨折针刺软骨下骨区造成微骨折,模型组、Sham组以微骨折针刺人关节腔,分别于术后8和12周取材作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采用OARSI法评价关节软骨病理改变。结果术后8和12周,模型组较Sham组OAR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骨折组较模型组OAR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软骨下骨微骨折技术能延缓实验大鼠骨关节关节软骨退变,对关节软骨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骨关节炎 软骨下骨 微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复杂关节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影响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1月我院复杂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2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41例。所有患者接受肘关节手术后给予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肘关节康复、训练功能、日常活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93%,(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应用在复杂关节骨折术后肘关节恢复、功能活动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复杂肘关节骨折 肘关节功能评分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膝关节退变的早期阶段,表现为膝关节单一间室退变,多发生于内侧间室,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伴有力线异常的单间室膝关节OA,膝关节周围截骨下肢力线矫正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通过调整下肢力线,将压力从患侧间室转移至正常间室或正常力线位置,从而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目前尚无膝关节周围截骨下肢力线矫正术治疗单间室膝关节OA的临床指南。经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关节炎学组的专家共同讨论,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分级体系和卫生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遴选出骨科医生最为关注的25个问题,先后通过证据检索、证据体质量评价以及确立推荐意见方向和强度等步骤,最终形成25条推荐意见。推荐条目1~5为膝关节周围截骨下肢力线矫正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条目6~21为手术方法及术中处理原则,条目22为3D打印截骨矫形技术,条目23~25为围手术期及随访管理等内容。指南制订旨在提高膝关节周围截骨下肢力线矫正术治疗膝关节OA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截骨术 循证医学 指南
  • 简介:摘要:探析护理体位摆放在复杂关节骨折手术的作用。方法:按照体位摆放不同方法将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收260例复杂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保持常规仰卧位。观察组保持漂浮体位,对比两组体位不同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体位摆放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预后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复杂关节骨折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按照个人意愿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0)。参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重建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结果参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0%,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6.67%,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相对较短,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结合数字化重建技术在复杂关节骨折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患者预后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复杂踝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缝线辅助固定在关节周围复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66例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缝线辅助固定技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通过X线、CT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评估来评价治疗效果,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患者中,骨折愈合率达到95.5%,术后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所有患者关节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时,关节活动度平均恢复至正常的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仅有5例(7.6%)出现轻微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均顺利康复,无需再次手术。结论: 缝线辅助固定技术在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率,还能改善术后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缝线辅助固定,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护理的基本效果,并对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前术后以及康复等方面的精心护理,所以患者均顺利地完成治疗,全部完全康复出院,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问题。结论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实行手术治疗并结合适当的护理措施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能够有促进患者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四肢长骨骨折 护理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