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我国目前医院临床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普遍不足和护理人才的流失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部队医院,由于受到军队编制调整的影响,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和人员流失更加严重。如何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及如何提高现有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护理人力资源与护理质量的水平有密切的关联,通过对护理人力资源情况的了解而相应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法:调查某医院某临床科室病区床位数与护士之比,护理人员结构等。结果: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护理人员流失是护理人力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针对目前状况,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进行对策思考:尽可能达到配置标准;重视人员招聘环节;提高护理工作的地位,激发从业人员的自豪感;认真进行岗位和人员能力特点分析,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善于利用激励和监督机制;建立后勤保障,提高员工福利;加强护理教育和人员培训等。

  • 标签: 护理人力资源 现状 对策
  • 简介: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对患者应用常规性的开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治疗人员对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创伤指标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以及残留的血肿量方面恢复均要更加明显(P〈0.05),在临床疗效果方面,两种治疗方式结果相似(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虽然在治疗效果上同常规开颅手术不存在较大的优势,但其手术之间较短,且具有微创性,美观程度较为理想,患者的满意程度也相对更高,因此,值得对其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菌种分布及治疗。方法对本院性病门诊中确诊的56例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征、诱发因素、菌种分布及治疗经验。结果56例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发病平均年龄(34.11±9.92)岁,25~40岁青年人占67.9%(38/56);包皮过长者87.5%(49/56),有糖尿病史14.29%(8/56)。56例患者念珠菌培养阳性48人(85.71%),共分离到49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44株(91.84%),近平滑念珠菌4例(8.16%)。所有患者予舍他康唑乳膏外用,5例症状严重患者联合伊曲康唑口服,76.79%(43/56)的患者获得临床和真菌学治愈,1个月后随访无复发。结论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好发于青年人,白念珠菌仍是其最常见的病原菌,外用舍他康唑乳膏临床获得较好的疗效,为提高治愈率和避免再感染,治疗期间应避免性行为。

  • 标签: 包皮龟头炎 念珠菌 舍他康唑 伊曲康唑
  • 简介: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预后。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全部为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和头痛症状,多表现为轻度头痛和低热。3例患者隐球菌涂片和培养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分别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等抗真菌治疗,其中1例合并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经2~4个月治疗后,4例隐球菌涂片转阴,临床症状消失,均在我院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首发症状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早期明确诊断、多科室协作、规范足量治疗是提高此病救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肾移植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病
  • 简介:近年,人们对毛霉与毛霉病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不仅由于毛霉感染的发生率快速上升,更因为其临床诊治尚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加之分子分类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毛霉相关的种系发生、分类鉴定、新种变种等方面开始出现不少新的甚至使人困惑的意见或争议,值得医学真菌学领域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予以重视。为此,本文就近期毛霉相关的分类与命名的变化、新出现的病原菌、实验室快速诊断鉴定、毛霉病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毛霉体外药敏实验及联合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和动态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做一简要评述。

  • 标签: 毛霉 分类 体外药敏 诊断鉴定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皮肤激发试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鼻腔真菌涂片、鼻窦CT、鼻内窥镜等专科检查,明确21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151服氯雷他定片10mg(1次/d)、生理海水鼻腔冲洗1~2次/d,治疗1周后,入院行鼻内窥镜鼻息肉切除鼻窦Fess手术,中彻底清除病变鼻窦内真菌团块或褐色泥砂样真菌泥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窦腔,术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清洁腔,每周1~2次,连续1个月,鼻腔局部继用糖皮质激素3—6个月,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21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中,单侧鼻窦发病16例,占76.2%,双侧鼻窦发病5例,占23.8%,上颌窦发病16例,占76.2%,上颌窦合并筛窦发病4例,占19.0%,蝶窦发病1例,占4.8%,伴鼻息肉15例,占71.4%,伴有哮喘史8例,占38.1%,术后2例复发,占9.5%。结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术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手术时机选择,术后对鼻腔与鼻窦变应反应的处理,将直接影响预后。

  • 标签: 变应性 真菌 鼻窦炎
  • 简介:目的对分离自我国南、北方地区50株临床孢子丝菌进行菌种鉴定。方法分离菌株分别进行25℃恒温培养和玻片小培养,肉眼和镜下观察形态特征;同时提取菌丝相基因组DNA,用PCR分别扩增部分微管蛋白(β-tubulin)基因和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Ribosomal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ITS),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ML)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联合β-tubulin基因和ITS区域的系统发育树。结果结合形态学及系统发育分析,50株菌均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Sporothrixglobosa,S.globosa)。结论球形孢子丝菌是目前我国南、北方地区孢子丝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种,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孢子丝菌病致病菌种的分布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孢子丝菌 形态学 系统发育 球形孢子丝菌
  • 简介:目的了解637例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分类、致病真菌菌种构成及其分布。方法按甲真菌病诊断标准收集近3a来637例真菌培养阳性甲真菌病患者并临床分类,按真菌学分类标准诊断致病菌种类,分析各菌种在临床病种、年龄段、性别等的分布。结果临床分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为主(72.06%)。菌种构成为皮肤癣菌占69.39%、酵母菌占18.68%、非皮肤癣菌霉菌占11.93%。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353株(79.86%),酵母菌中白念珠菌67株(56.30%),非皮肤癣菌中以青霉和曲霉为主。致病菌种的分布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存在差异,但均以皮肤癣菌为主。结论甲真菌病的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为主,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致病菌。

  • 标签: 甲真菌病 致病菌 皮肤癣菌 酵母菌 霉菌
  • 简介:舍他康唑是新一代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广谱杀菌、抗炎、亲脂等特点。其原研产品卓兰(Zalain)由西班牙菲尔若公司于1992年在欧洲上市。在国外,卓兰有乳膏、栓剂、溶液、凝胶、香波、甲贴片等多种剂型,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浅部真菌病。

  • 标签: 临床应用 真菌学 杂志 中国 征文 抗真菌药物
  • 简介: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七氟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情况的测量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麻醉后10分钟内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后10分钟到20分钟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 简介:通过介绍我院发生的两例药物临床试验出现的损害赔偿案例,分析药物临床试验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及赔付的主体,从而得出对医疗机构及研究者的启示,保障受试者的权益,降低临床试验的风险,希望对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考.

  • 标签: 临床试验 侵权责任 损害赔偿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帕金森病(PD)的临床诊断意义,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提供可参考的血清学指标。方法: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3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清CysC,以3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D组CysC平均水平为(1.18±0.37)mg/mL,健康对照组为(0.79±0.15)mg/mL,组间均数有显著性差异(t=6.663,P=0.000〈0.05)。诊断PD的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60,面积下95%可信区间为(0.782±0.938)。在ROC曲线上确定诊断界点,当界点为0.938时,灵敏度为0.755,特异度为0.888;当界点为1.030时,灵敏度为0.528,特异度为0.970。当CysC水平〉0.938mg/mL时,PD组阳性率为75.47%;当CysC水平〉1.03mg/mL时,PD组阳性率为52.83%。结论:血清CysC对PD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CysC水平越高,确诊为PD的可能性越大;CysC水平〉0.938mg/mL时,能很好地区别于健康对照组。

  • 标签: 胱抑素C 帕金森病 临床诊断 统计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8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白介素-32(IL-3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HBV感染者和30例健康者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的含量,比较IL-32水平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与临床疾病谱和HBV复制水平的关系。结果:(1)急性乙型肝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均高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HBV感染者HBV-DNA阳性组IL-32水平较阴性组为高,但无差异;高、中、低病毒载量组之间血清IL-32水平也无差异(P〉0.05)。(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ALT水平组血清IL-3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低、中、高ALT水平组之间与IL-32水平也有统计学意义;IL-32水平与ALT水平正相关。结论:HBV感染可导致机体血清IL-32水平的变化,且随炎症加重呈上升趋势,证实IL-32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IL-32可能参与了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损伤及病情发展的过程。血清IL-32水平变化与HBV复制水平无关。

  • 标签: HBV感染 白细胞介素-32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积极救治与综合护理干预后,有82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8%.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通过用中医的方法研究由于放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的综合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诊治的100名由于患有恶性肿瘤而采取放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0名研究对象化成2个不同的组别.分别是实验组应用中医辨证法治疗50名研究对象,针对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50名研究对象.使用方法是口服药物治疗,疗程为4周,在完成治疗后对比并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愈后的不同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50名研究对象的愈合程度按照我国规定的愈合程度分级可以看出,达到痊愈的研究对象有48名患者,愈后程度达到有效的有2名患者,所以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50名研究对象的愈合程度按照我国规定的愈合程度分级可以看出,达到痊愈的研究对象有9名患者,愈后程度达到有效的有11名患者,无治疗效果的有30名患者,所以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结论用中医的方法,研究由于放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的综合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使用传统西医对由于放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的综合症状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 白细胞减少 愈合程度
  • 简介: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早期确诊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4例艾滋病患者中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者共256例,发生率为18.2%,患者以发热、消瘦、贫血、咳嗽、咳痰、皮疹、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19×10^6/L,患者往往还合并其他多种机会性感染,以口腔念珠菌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等多见。两性霉素B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氟康唑治疗组,伴有皮疹者和无皮疹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马尔尼菲青霉病是广西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主要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50×10^6/L的患者。血培养是早期确诊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最有效方法,治疗上首选两性霉素B。

  • 标签: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meoboxB7,HOXB7)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HOXB7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共120例,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蛋白印迹(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HOXB7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在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卡方检验分析HOXB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HOXB7在胃癌风险评估中的作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OXB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HOXB7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HOXB7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提示HOXB7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HOXB7的胃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HOXB7低表达患者组(P〈0.01)。结论:HOXB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胃癌的恶性表型有关,可能参与胃癌发生及恶性进展过程,可作为判断胃癌患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胃癌 HOXB7 临床意义 预后
  • 简介:随着我国护理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护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更加繁重。本文通过对护理临床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护理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相应对策。

  • 标签: 护理临床专业 课程教学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