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内蒙自治区根河市多孔菌调查采样,鉴定出隶属于46个属的81种多孔菌,其中大部分种类为该地区首次报道。文中列出其名录和寄主等采集信息。高山绚孔菌(Laetiporusmontanus)为中国多孔菌一新记录种,文中根据所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多孔菌 分类 木生真菌
  • 简介:报道采自内蒙自治区赤峰市及呼伦贝尔市等地的伞菌和牛肝菌4目24科65属201种,其中包括86种食用菌,24种药用菌和23种有毒种类,其他为经济价值尚不明确的种。其中有8种为本地区分布的中国新记录种,即大孢锥盖伞Conocybemacrospora(G.F.Atk.)Hauskn.、卡西米尔丝膜菌Cortinariuscasimiri(Velen.)Huijsman、棕黑丝膜菌C.diasemospermusLamoure、黏膜丝膜菌C.mucosus(Bull.)J.Kickxf.、假变形丝膜菌C.pseudotalusRob.Henry、美柄丝膜菌C.venustusP.Karst.、春丝膜菌C.vernusH.Lindstr.&Melot和黄棕丝盖伞InocybefuscidulaVelen.,并首次在该地区发现松口蘑Tricholomamatsutake(S.Ito&S.Imai)Singer。

  • 标签: 大型真菌 物种多样性 区系 松茸
  • 简介:为阐明内蒙白粉菌区系组成特点、探讨其起源和演化,对其区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区系中含有10种以上的属为白粉菌属(Erysiphe)、单囊白粉菌属(Podosphaera)和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3属共104种,占总种数的84.55%。根据地理分布资料,内蒙白粉菌可划分为世界广布种(13.82%)、北温带成分(26.83%)、旧世界温带成分(17.07%)、温带亚洲成分(5.69%)、地中海—西亚及中亚成分(2.44%)、东亚—北美成分(4.88%)、东亚成分(18.70%)、中国特有种(8.12%)和北美成分(2.44%)等9个分布型;内蒙白粉菌区系表现出明显的温带区系特征,并且东亚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与甘肃、吉林和新疆较为接近,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区系较为疏远。

  • 标签: 白粉菌科 地理分布 相似性系数
  • 简介:报道了内蒙白粉菌4个新记录种,分别是寄生在白桦Betulaplatyphylla上的桦木白粉菌Erysiphebetulina、大果榆Ulmusmacrocarpa上的榆白粉菌原变种Erysipheulmivar.ulmi、刺果茶藤Ribesburejense上的醋栗单囊白粉菌Podosphaeramors-uvae和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上的栾树叉钩丝壳Sawadaeakoelreuteriae。其中,白桦Betulaplatyphylla和刺果茶蔗子Ribesburejense为上述白粉菌的国内新记录寄主,文中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引证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 标签: 白粉菌目 新记录种 分类 内蒙古
  • 简介:采用形态学标记的方法,对来源于内蒙7个不同生态区的49份扁蓿豆野生材料进行了花性状变异分析。对花萼长、花萼直径等12个性状进行系统调查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扁蓿豆材料间花性状的变异系数幅度最大的为花序长,其变异系数高达79.12%,变异幅度最小的为花萼直径,其变异系数为3.82%;主成分分析表明,花性状中前7个主成分反映了总信息量的85.465%,花序长、花序轴长、花冠长度、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花色和小花柄长等7个性状是造成扁蓿豆花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花性状间多数呈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聚类分析将49份材料分为6类,花性状变异性相同或地理来源相同与相近的材料大部分聚在一起。可见,扁蓿豆材料间的花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标签: 扁蓿豆 花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以收集自内蒙11个盟市的20个野生马蔺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13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不同种质间的亲缘关系、遗传变异特性及其原因,为马蔺的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和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的马蔺种质农艺性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性,变异系数范围为9.72%~300.00%,变异系数较大的性状是千粒重、胚长和发芽率,变异系数较小的性状是株高和叶宽。(2)千粒重、发芽率、吸水率、胚长、胚乳长、种子长、生殖枝数、营养枝数、叶宽、株高10个主要性状是引起不同来源马蔺种质农艺性状分化的主要指标。(3)各农艺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经度、纬度、海拔高度是引起马蔺种质变异的主要因素,胚长、千粒重、吸水率易受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4)来源不同的20个马蔺种质聚为4类,绝大多数种质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经、纬度相近或小生境相似的种质聚为一类。

  • 标签: 马蔺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生境
  • 简介:内蒙阿尔山地区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205种,隶属于2门5纲13目44科89属,其中子囊菌门3纲3目4科4属7种,担子菌门2纲10目40科85属198种。记载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黄盖环柄菇(拟)LepiotaflavaBeeli和亚托丝盖伞(拟)InocybesubvolvataHongo,73个内蒙新记录种。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 标签: 大型真菌 黄盖环柄菇 亚托丝盖伞 资源
  • 简介:为了揭示内蒙葱属野生种表型遗传多样性,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收集的78份野生种的种质资源14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内蒙葱属野生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14个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43.0%,叶片宽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4.7%;种子厚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4.6%。14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的差异除叶片宽达到显著(P〈0.05)水平外,其余性状均表现差异不显著;(2)14个表型性状可归成为6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0.77%,最大程度上反映了所有78份葱属种质资源的表型特征,在前6个主成分包括的14个农艺性状中的株丛直径、叶片长、叶片宽、单株叶片数、花序长度、花序宽度和种子宽等性状是造成葱属种质资源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3)14个表型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4)采用欧氏距离系统聚类法将供试材料分为7大类,78份葱属种质资源基本上按种区分开,并和地理条件有一定的关系,种间和材料间表型差异很明显。本研究为内蒙葱属资源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葱属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 简介:对采自内蒙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标本500余份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79种,隶属45科87属,其中子囊菌16种,担子菌163种,内蒙新记录种7种。食用菌92种,药用菌67种,其中38种有抑制肿瘤作用,毒菌25种。文中对新记录种进行了简单描述并对部分种进行了简要讨论。

  • 标签: 大型真菌 资源调查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
  • 简介:为了明确内蒙西伯利亚杏(Armeniacasibirica(L.)Lam.)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对来自14个种源的143份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的37个表型性状进行聚类、相关性、主成分等分析。结果表明,内蒙西伯利亚杏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20.38%,单果重的变异系数(56.69%)最大,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7.99%)最小,数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信息指数(2.648)大于质量性状(0.265);各部位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叶〉果〉核〉仁,多样性信息指数大小顺序为叶〉核〉仁〉果。基于37个表型性状数据,将种质资源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核仁大且饱满,适用于选育大仁品种;第Ⅱ类群核壳薄,出仁率高,丰产潜力大;第Ⅲ类群核壳厚,适用于选育核壳用品种;第Ⅳ类群果实、果核、核仁均大但核仁不饱满,适用于改良并选育仁用杏品种。数量性状的前6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7.20%,反映的信息与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核干重、仁干重、出核率、出仁率等经济性状受果核性状指标的影响较大,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23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单果重、核干重、仁干重、核侧径、核壳厚、仁横径、果形指数、核形指数、仁形指数等9个主要性状。以上结果为西伯利亚杏的资源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 标签: 西伯利亚杏 遗传多样性 评价指标 育种类群
  • 简介:7月26日,内蒙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了区内外的有关专家对内蒙农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益生菌L.caseiZhang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科研项目进行了鉴定。来自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双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填补了国内益生乳酸菌领域的空白,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标签: 内蒙古农业大学 科研项目 益生菌 进水 国际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 简介:利用LSU序列分析技术研究蒙古口蘑分类地位,用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蒙古口蘑形成一独立分支,与白蘑属Trciholoma亲缘关系较远,蒙古口蘑应从Trciholoma属中划分出来,放入新属———白丽蘑属(新拟)Leucocalocybe,并命名为蒙古白丽蘑(新拟)Leucocalocybemongolicum(Imai)X.D.Yu&Y.J.Yao。

  • 标签: 蒙古口蘑 分类地位 LSU
  • 简介: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是中国西北荒漠区唯一的常绿阔叶灌木,具有很强的抗寒抗旱特性。利用PCR方法从该植物克隆到转录因子AmDREB2C的cDNA和基因组DNA的全长编码区,二者均由1191bp组成,无内含子序列,编码由39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其中含1个AP2结构域和1个核定位信号。表达分析显示,AmDREB2C的转录受低温和干旱胁迫的诱导。此外,将该基因编码区cDNA成功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35ST上,为后续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蒙古沙冬青 DREB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 简介:植被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当前城市近郊岩溶石漠化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植被遭到破坏.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活动加快,使得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加强城市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浅述城市近郊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过程的现状以及相应的方法对策.

  • 标签: 岩溶石漠化土地植被 恢复 现状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