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你听说过“水龙头建奇功”的故事吗?那是一个发生于1968年西奈半岛的真实故事。西奈半岛联接欧、亚、非大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以色列为了长期霸占这里,于1968年花费了2.4亿美元的巨资,在沿苏伊士运河东岸约130公里的宽大地面上修建了所谓的“巴列夫防线”。这条防线筑有高达20米的陡峭沙堤,并且在前沿阵地和纵深处,构筑了大量的坚固支撑点,配置有大量的新式坦克、飞机、导弹。以军吹嘘这条防线“坚不可摧,万无一失”。埃及军队要从西奈半岛赶走以军,就必须攻克被吹为“固若金汤”的“巴列夫防线”。而要攻克这条防线又必须首先在20来米高的沙堤上打开缺口。这使埃军总指挥部的将军们很头痛,他们计算过,按常规从沙堤上炸开一个两米宽的缺口要几十吨炸药,而全军的行动需要几十个这样的缺口,那就需要成
简介:《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继19世纪40年代对哲学、经济学进行初步探索后,其哲学和经济学思想发展的又一个高峰。长期以来,学界对这部手稿中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梳理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脉络,阐述了三大社会形态的基本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界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几种理解进行了反思。
简介: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激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特别是金融资本吸血本性的愤恨,同时也唤起了西方世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怀念。资本主义一出错,人们就想到了马克思。一时间,《资本论》成为欧洲政要互赠的畅销礼物。作为西方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者,剑桥、牛津大学的大教授伊格尔顿,这次也放下严谨的文学研究,凭借着一贯对马克思主义的同情和深入理解,对资本主义本性的认识,为一般大众写了一本相对通俗的读物,这就是《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种热情风趣又不流于巧辩、强辩甚至诡辩的为马克思辩护的作品,在上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在全球陷入谷底之后几乎难得一见,特别是由大学者面向普通读者撰写的,更是绝无仅有。伊格尔顿保证了该书的通俗性,却并不因此损害论述的严谨和深刻,实际上他的目的是尽量抹去人们加在马克思头上的种种有意无意的误解和曲解,恢复马克思的真面目。资本主义的内在痼疾,马克思的理论实质,两两对照,雄辩地证明了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