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治疗眉间纹引起的皮肤及其下肌层的厚度改变。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26例中重度眉间纹受试者,于注射前及注射后4周、16周,采用50 MHz高频超声检测注射部位皮肤的真皮层厚度,20 MHz高频超声检测皮肤全层和肌层厚度。采用单组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及Bonferroni法比较受试者注射治疗前后3个时间点超声检测的组织厚度。结果注射前,真皮层、皮肤全层和肌层厚度分别为(2.01 ± 0.48)、(4.32 ± 0.73)、(4.51 ± 0.67) mm。注射前、注射后4及16周真皮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94,P = 0.199),而皮肤全层厚度、肌层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6.28、24.19,P = 0.020、< 0.001)。与注射前相比,注射后4周皮肤全层厚度显著增加[(4.88 ± 0.93) mm,t = 3.72,P = 0.004],而肌层厚度显著降低[(3.82 ± 0.79) mm,t = 4.65,P = 0.001]。与注射前和注射后4周相比,注射后16周时皮肤全层厚度(4.61 ± 0.73) mm和肌层厚度(4.38 ± 0.90) 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16 7)。结论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改变皮下组织和肌层厚度,高频超声可用于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眉间纹的疗效评价及随访。
简介: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共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运动疗法,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在患者入组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分别对患者肩关节活动度(ROM)、疼痛评分(VAS)进行相关的功能评定,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t分别=2.57、6.57、4.38;9.16、3.74、6.27,P均<0.05)。实验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5.17、7.04、2.20,P均>0.05),但治疗4周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29,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屈曲、外旋RO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46.53、19.49,P均<0.05),但治疗前后外展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96,P>0.05)。实验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外旋ROM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增加,治疗4周后屈曲ROM评分比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84、6.24、5.84,P均<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屈曲RO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90,P<0.05);但治疗4周后外展、外旋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36、0.92,P均>0.05)。结论关节腔注射A型肉毒毒素能减轻病程3个月以上卒中患者后肩痛的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肩痛减轻后配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功能。
简介: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NT/A)注射治疗帕金森病(PD)流涎的疗效。方法:24例诊断为PD[Hoehn&Yahr(H&Y)分级Ⅲ级20例、H&YⅣ级4例]的严重流涎患者经腮腺、下颌下腺体表解剖定位,分多点局部注射BoNT/A共计100U(双侧腮腺70U、双侧下颌下腺30U),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采用流涎评分量表(DRS)、流涎程度频率量表(DSFS)评估流涎症状改善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让患者自评注射疗效,自评改善〉50%定义为治疗有效。结果:患者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前DRS评分[(4.92±2.15)分比(12.25±2.58)分]、DSFS-S评分[(1.83±0.82)分比(4.17±0.87)分]、DSFS-F评分[(1.87±0.74)分比(3.50±1.14)分]、DSFS-T评分[(3.71±1.33)分比(7.67±1.83)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3例患者VAS评分〉50%,治疗有效。结论:BoNT/A经解剖定位,局部注射腮腺、下颌下腺可能是一种显著改善PD患者流涎症状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形美容外科治疗面部除皱的过程中,A型肉毒毒素的运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整形美容外科收入的面部除皱治疗患者共计118例,按照面部皱纹的实际情况展开治疗分组,分别纳入眉纹组33例、鱼尾纹组30例、额纹组35例、混合组20例。针对患者面部皱纹的位置,针对性选择注射剂量和注射方法,在注射后评价四组患者的面部皱纹症状积分、治疗有效性、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统计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显示,注射前患者面部皱纹症状积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面部皱纹均得到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四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情况,分别从非常满意、相对满意、不满意三个指标入手,眉纹组总满意度93.94%;鱼尾纹组总满意度93.33%;额纹组总满意度91.43%;混合组总满意度85.00%;各组患者均具有相对较高的满意度,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运用A型肉毒毒素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注射局部淤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85%,未出现过敏性休克、全身不适等不良反应患者(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选择他克莫司+透明质酸凝胶药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03月收治的64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皮炎治疗药物研究;对照组(32例)选择他克莫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选择他克莫司+透明质酸凝胶药物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皮肤屏障功能有关指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同对照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有关指标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选择他克莫司+透明质酸凝胶他克莫司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皮肤屏障功能有关指标的改善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病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原-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复合构建软骨组织工程三维纳米支架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在川北医学院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所将胶原-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溶于三氟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中制成静电纺丝溶液,制备组织工程软骨纳米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测定其纳米纤维直径、吸水率、表面接触角和降解率及生物学特性。兔软骨细胞种植于支架上,用细胞计数试剂盒评估细胞存活情况。结果在静电纺丝浓度范围80~120 mg/ml,胶原-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比例6.0∶0.5∶1.0条件下,可成功制备出组织工程软骨纳米支架,当电纺液浓度为10%时,纳米纤维直径相对均匀,无串珠形成,支架纤维直径(289.5±162.9)~(414.7±71.5) nm。经过理化检测显示:支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接触角最高达(34±15)°,30 d时降解比较稳定,降解率最高达68%,软骨细胞在支架上24 h存活率最高达70%。结论以胶原-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制备的组织工程软骨纳米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物理和生物学性能,在组织工程软骨构建中有一定应用前景。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粘弹剂透明质酸钠或二者联合使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应用半随机同期对照设计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比较:①关节腔内单纯注射曲安奈德3次(8mg/次),②关节腔内单纯注射透明质酸钠(1%,1ml/次)4次,③关节腔内先注射曲安奈德2次再注射透明质酸钠2次。均为关节上腔灌洗后注射药物,每10日注射1次。第1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随访,综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定为优、良者计为有效,比较各组有效率。结果每组均纳入18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24个月失访率为6.9%~10.1%。治疗1个月时,曲安奈德组有效率最高达92.0%:治疗12个月、24个月时透明质酸钠组有效率高于曲安奈德组(12个月84.6%vs.54.1%,24个月83.4%vs.40.4%),合并用药组有效率在12个月、24个月分别为90.4%和66.3%。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关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短期疗效较好,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则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下肢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纹状体足畸形(SFD)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PD继发SFD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多芭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训练(包括关节被动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步行训练等),观察组患者则同时辅以BTX-A注射及下肢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及30 d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PD综合评分量表-下肢运动功能部分(UPDRS-LLM)、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14 d、30 d时对照组SFD评分、疼痛VAS评分、UPDRS-LLM评分、BBS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7 d、14 d、30 d时观察组SFD评分、疼痛VAS评分、UPDRS-LLM评分、BBS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BTX-A注射联合下肢康复训练能更快改善PD继发SFD患者足趾畸形程度,减轻局部痉挛肌肉张力,缓解痉挛性疼痛,进而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且其疗效较单独下肢康复训练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