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中,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进行单用和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情况。方法随机选择69例慢性乙肝患者,按照抽签方式将他们平均分成三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以及联用两种药物的诊疗方式,并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联合用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其他两组(69.57%,73.91%),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不良反应率(39.13%)略高于其他两组(34.78%,34.78%),但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进行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理想、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的影响及疗效,探讨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4例患者在行血管成形术中及术后72小时给予替罗非班及低分子肝素、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协同用药。结果本组病例中,2例出现血尿,4例出现穿刺点出血,立即停用替罗非班泵入,进行对症处理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余患者均无穿刺点出血及皮肤黏膜的出血现象,也无明显的血栓聚集现象出现,8例患者心电图ST-T的缺血现象有明显改善,基本恢复到等电位线。结论应用替罗非班使ACS患者在PCI围手术期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心肌灌注,安全性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替罗非班与肝素联合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辽宁省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且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共计9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量组全量替罗非班+70IU/kg肝素;半量组半量替罗非班+100IU/kg肝素。结果术后TIMI分级、术后TMP分级、CTFC计数、术后2hST段回落率、术后1周EF值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量组相比,半量组给药方案亦可有效改善PCI术后血流情况,且安全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不良反应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10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予以伯克纳喷鼻剂治疗,研究组54例患者予以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E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6/5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2%(10/54),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不良反应较少,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入院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2组患者均予抗感染、静脉滴注氨茶碱、口服酮替芬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溶液及布地奈德混悬液,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单用沙丁胺醇溶液吸入。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样饱和度、呼气流量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憋、咳嗽、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体现了吸入疗法快速、高效、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作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给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咳嗽和气喘缓解时间、肺部啰音和胸X线片阴影消失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咳嗽和气喘缓解时间、肺部啰音和胸X线片阴影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缩短患儿的咳嗽和气喘缓解时间、肺部啰音和胸X线片阴影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稳定期COPD治疗中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祛痰、平喘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步行6min距离以及呼吸困难评分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中,观察组患者的COPD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稳定期COPD治疗中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CI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4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符合条件的STEMI患者44例,做为观察组,PCI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与同期44例STEMI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冠状造影后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IMI0-2级的发生率分别是6.81%和20.45%,TIMI3级血流的发生率分别是93.18%和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靶血管的前向血流TIMI分级明显改善,安全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中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应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BV阴转的分别有53.5%、33.9%;两组患者HBeAg血清转阴率分别为36.5%、25.6%;两组患者发生HBeAg/抗-HbeAb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1.6%、21.8%。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CTP评分等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CTP评分等指标具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中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以及哮喘易感基因血清类黏蛋白1样蛋白3(ORMDL3)在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并观察布地奈德(BUD)对上述两种物质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BALB/c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BUD组。应用鸡卵清蛋白(OVA)激发试验建立哮喘小鼠模型,BUD组在每次激发前30min应用生理盐水溶解的BUD雾化液进行雾化吸入,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替代OVA溶液。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气道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IL-13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STAT6及ORMDL3的mRNA表达。结果哮喘组气道病理学改变较正常组和BUD组明显,而BUD组气道病理学变化较哮喘组减轻。哮喘组和BUD组IL-13水平、STAT6及ORMDL3的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哮喘组IL-13水平、STAT6和ORMDL3的mRNA表达均高于BUD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TAT6和ORMDL3mRNA在哮喘组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6,P=0.032)。结论STAT6和ORMDL3可能参与了小鼠气道重塑过程,BUD可能通过下调STAT6和ORMDL3的mRNA表达,改善气道重塑。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A组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B组患者应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对照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相对于B组患者临床疗效76.0%,对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程度对比B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对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可收到满意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肺功能改善程度更具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采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前列安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前列安栓)与参考组(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各为43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前列安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显著临床意义,治疗彻底且安全性高,具有显著推广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的临床效能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II-III级100例,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罗哌卡因组(R组)1%罗派卡因2ml+10%葡萄糖液1ml;布比卡因组(R组)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液1ml。术中麻醉效应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2%利多卡因,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评估麻醉效能,观察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能、最高阻滞平面及不良反应相似,但R组起效慢,维持时间短,下肢运动阻滞程度R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安全有效,与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对下肢运动阻滞弱且恢复迅速
简介:摘要对比研究冠脉内逆向注射尿激酶与替罗非班在预防急性心梗患者行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并观察其副作用。AMI患者行PCI术中前行冠脉远端注入尿激酶的患者58例为尿激酶组;注入替罗非班的患者53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注药后5、15分及手术结束前冠脉造影图像,评估校正的cTFC,术后4周SPECT检查,计算灌注积分差(SDS)。尿激酶组cTFC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根据SDS值将患者分为3组,两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冠状动脉内逆向注射尿激酶与替罗非班在预防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同样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