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省中学生近视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应对,减少近视对中学生造成危害。方法:观察河北省中学生200例近视情况,观察开始于2022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8月,并且使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河北省中学生近视情况。结果:对河北省200例中学生近视情况统计,初中轻度近视占比32.00%,中度近视占比18.00%,高度近视占比2.00%;高中轻度近视占比52.00%,中度近视占比29.00%,高度近视占比7.00%。(x2=6.451,p=0.023),组间数据有差异。结论:河北省中学生近视情况严重,并且高中学生近视高于初中学生,近视程度也是高中学生高于初中学生,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控近视,减少近视对河北省中学生造成的危害。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培训现状、需求及影响培训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在河北省全科医学岗位培训中心参加转岗培训的两期学员共165名为调查对象。于 2019 年 5月10—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通过转岗培训学员微信群发送问卷链接,学员网上在线填写。共发放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0.3%。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学员参加全科岗位培训的情况、全科医学转岗培训的需求等。结果149名学员中,87.9%(131/149)来自二级及以上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8.0%(146/149),中级及以上职称占85.9%(128/149)。影响医生参加岗位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单位人员紧张(72.0%,67/93)。目前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培训时间短(45.2%,42/93),重点不突出(38.7%,36/93)、缺乏实践(37.6%,35/93)。149名学员中,91.3%(136/149)认为最需要培训的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对于预防保健知识、急救知识、最新知识进展及慢性病管理的需求分别占69.8%(104/149)、79.2%(118/149)、77.2%(115/149)和65.8%(98/149),对于临床操作实践、基础理论的掌握分别为73.8%(110/149)、53.7%(80/149),57.7%(86/149)学员认为需要进行科研方面的培训,不同工作单位、职称的学员对科研培训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371、10.625,均P<0.05);受认可的培训方法有案例教学(54.4%,81/149)、示教实习(37.6%,56/149);学员对于培训时长需求不同,43.6%(65/149)学员认为培训时间不应超过6个月,56.4%(84/149)学员认为培训时间应>1年,不同工作单位、学历、职称的学员对培训时间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6.225、6.240、25.966,均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学员的培训需求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逐步完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体系,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北省四大区域日平均气温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滞后效应与关联性。方法通过中国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收集2017年至2020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唐山市、秦皇岛市、保定市、廊坊市、沧州市、石家庄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日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包括气温、日平均气温等,将11个地级市分为北、东、中、南部四大区域,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四大区域日平均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非线性关系和滞后效应,应用冷热效应分析其对感染性腹泻发病影响的滞后效应关系。结果2017年至2020年河北省11个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231 008例,季节分布明显,呈现夏季大高峰、冬季小高峰双峰分布。河北省日平均气温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风险的累积相对危险度呈现反"S"型暴露反应关系,低温(<13.67 ℃)和高温(>27.50 ℃)均会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当气温<13.00 ℃时,滞后时间与相对危险度呈"U"型趋势(滞后4~7 d,23~30 d);高于13.00 ℃时,呈倒"U"型趋势(滞后5~21 d)。4个不同区域比较显示,低温效应时(P5=-7.24 ℃),由南向北滞后时间由6 d延长到30 d;高温效应(P95=28.25 ℃)在滞后0 d危险因素就会出现,滞后时间由北向南逐渐变短,高温效应起效快、持续时间短。结论河北省日平均气温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呈现反"S"非线性关系,低温和高温均可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低温的效应较高温的效应更显著、持续时间更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的培训现状、需求及影响培训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在河北省全科医学岗位培训中心参加转岗培训的两期学员共165名为调查对象。于 2019 年 5月10—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通过转岗培训学员微信群发送问卷链接,学员网上在线填写。共发放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0.3%。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情况、学员参加全科岗位培训的情况、全科医学转岗培训的需求等。结果149名学员中,87.9%(131/149)来自二级及以上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8.0%(146/149),中级及以上职称占85.9%(128/149)。影响医生参加岗位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单位人员紧张(72.0%,67/93)。目前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培训时间短(45.2%,42/93),重点不突出(38.7%,36/93)、缺乏实践(37.6%,35/93)。149名学员中,91.3%(136/149)认为最需要培训的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对于预防保健知识、急救知识、最新知识进展及慢性病管理的需求分别占69.8%(104/149)、79.2%(118/149)、77.2%(115/149)和65.8%(98/149),对于临床操作实践、基础理论的掌握分别为73.8%(110/149)、53.7%(80/149),57.7%(86/149)学员认为需要进行科研方面的培训,不同工作单位、职称的学员对科研培训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371、10.625,均P<0.05);受认可的培训方法有案例教学(54.4%,81/149)、示教实习(37.6%,56/149);学员对于培训时长需求不同,43.6%(65/149)学员认为培训时间不应超过6个月,56.4%(84/149)学员认为培训时间应>1年,不同工作单位、学历、职称的学员对培训时间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6.225、6.240、25.966,均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学员的培训需求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逐步完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体系,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卫生健康项目监管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有效提升项目监管水平。方法以河北省卫生健康项目监管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结合两轮专家咨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2019年4月通过现场调研收集河北省、市两级监管机构卫生健康项目数据,应用加权综合评分法、TOPSIS法和秩和比法对项目监管机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构建了包含7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和42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卫生健康项目监管工作绩效在2014年至2018年总体稳定在较高水平,但监管技术、政策转化方面还有待提高。结论尚需紧跟绩效管理政策前沿,开拓业务工作新局面。开展基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下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研究。升级监管技术手段,"减负"同时提升监管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河北省所有县(市、区,以下简称县)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明确河北省水碘分布特征和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分布范围。方法2017年,在河北省所有县,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乡)为单位,根据不同供水方式采集水样检测碘含量;在水碘中位数≥10 μg/L的乡,以村(居委会,以下简称村)为单位采集水样检测碘含量。结果共对168个县的2 199个乡进行水碘调查,乡水碘中位数范围为0.0 ~ 1 113.7 μg/L。其中1 579个乡水碘中位数< 10 μg/L,占总体的71.81%;≥10 μg/L的乡有620个。水碘中位数≥10 μg/L的乡含监测村数17 930个,其中水碘< 10 μg/L的村有2 312个(12.89%),≥100 μg/L的村有6 104个(34.04%),≥300 μg/L的村有1 577个(8.80%)。高碘水源主要分布在沧州、邯郸、邢台、衡水和廊坊5个市的39个县中,呈片状或点状分布。结论水源性高碘地区在河北省分布范围广泛,呈片状或点状分布。
简介:目的:探究河北临城中学高中生考前心理应激水平和睡眠状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核算考前学生的心理状况。本次问卷题目设置主要包括应激水平测试和睡眠状态指数测试,对影响考生考前心理状况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进行抽样访谈,将考前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平时状态进行比较,以此为依据,提出一些相对实用性的建议和缓解方式。使得考生考前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为其取得最佳成绩提供实际参考。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考试前存在紧张心理,有51.83%的学生处于适度紧张状态,而3.66%的学生极度紧张,不利于考试的正常进行,另外16.46%的学生完全不紧张,说明这部分学生不在乎考试,学习效率不高。比较考生考前与正常情况下心理应激水平,结果显示考前学生心理应激水平总分(23.01±1.94)分明显高于正常情况下(21.67±1.93)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考生考前与正常情况下睡眠状况,结果表明考生考前睡眠状态总分(6.95±3.4)分明显高于正常情况(6.16±4.98)分,表明考前学生睡眠状态较差,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甚至对自己不自信。与正常情况比较,考前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明显偏高,睡眠状态较差。因此,本文综合主观、客观、心理、生理等方面为高中生提供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住院儿童肺炎病例病原谱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8—2019年河北省某儿童医院住院肺炎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200例,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28种呼吸道病原体。结果200例标本中病原阳性184例,总检出率为92.00%,共检出23种病原,前五位病原依次为肺炎链球菌(41.00%)、肺炎支原体(39.50%)、流感嗜血杆菌(20.50%)、鼻病毒(11.50%)、副流感病毒3型(9.50%)。不同年龄组检出呼吸道病原体种类不同,呼吸道细菌和病毒在婴幼儿组(3岁以下)检出种类及检出率均较高,非典型病原检出主要为肺炎支原体(96.34%),以3岁以上儿童为主。呼吸道病毒和细菌的检出高峰为4月份,非典型病原体检出高峰为9月份。不同病原体流行的季节不同。混合感染101例,以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混合其他病原感染最常见,检出高峰为冬春季,幼儿组检出率最高。结论2018—2019年石家庄地区肺炎住院儿童病原谱构成复杂,以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鼻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19年呼吸道感染患儿848例,采集标本为鼻拭子、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11种病原体,包括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支原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49.8%。支原体感染检出率为15.0%,其次为多重感染(10.3%)。肺炎支原体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检出率最高,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在鼻拭子中检出率最高。年龄因素与支原体感染相关,学龄期组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婴幼儿组(37.1%比10.8%,χ2=65.759,P<0.05)。不同季节病原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49,P=0.004)。结论河北省儿童医院2019年呼吸道病原的检出率为49.8%,支原体是最主要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检出率最高。年龄因素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秋季病原菌检出率最高。
简介:目的:了解2019—2023年河北地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2023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患儿的下呼吸道标本46 576例,采用多重RT-PCR和毛细电泳法检测13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SV总体阳性检出率为18.76%(8 739/46 576),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RSV总体阳性率分别为18.84%(51 74/27 462)和18.65%(3 565/19 114),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916, P=0.339);RSV检出率与年龄增长存在线性关系( P<0.01);各年份RSV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23.71, P<0.01);2019—2021年的阳性检出率高峰期在12月至次年2月;2019年和2020年5—10月阳性检出率极低;2021年全年阳性检出率均在10%以上,且5月和8月出现了反季节流行的小高峰;2022年全年阳性检出率较低,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