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时机理论关怀护理在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研究节点为2023.5-2024.5,样本构成均为急诊收治重症多发伤患者,数量计50例,基于双色球划分参照组、研究组,前者25例予以常规护理,后者25例予以重症时机理论关怀护理,就护理效果分析。结果:组间各项急诊时效差异明显,且研究组值更低P<0.05。创伤严重程度护理前评估组间数据相似P>0.05,护理后以研究组数据值更低P<0.05。结论:重症时机理论关怀护理辅助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临床工作有较好效果,提高急救效率的同时,促进患者创伤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前和脑疝后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探讨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实施去大骨瓣减压术手术时机的临床有效的量化指标,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把握准确的手术时机,从而降低死亡率,提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本论文釆用回顾性分析,对12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前和17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后均施行去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比较,术前梗死面积通过磁共振或CT扫描评估,并测量中线移位值(mm)和梗死体积(cm3),记录术前GCS分值,术前GCS变化值,发病至手术时间(小时)。术后3个月后进行mRs评价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疝前死亡率(16.67%,2/12)明显比脑疝后组(64.71%,11/17)低,同时脑疝前组术后3月mRs评分明显低于脑疝后组,即神经功能恢复水平明显好于脑疝后组。说明脑疝前手术降低死亡率,提高神经功能水平。脑疝前组与脑疝后组相关指标的结果术前GCS分值、术前GCS变化值、术前中线移位值有显著差异,P<0.05,即三项可以作为早期手术指标。性别、年龄、梗死体积、发病至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面积脑死患者,脑疝前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相对于脑疝后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术前GCS分值、术前GCS变化值、术前中线移位值可作为手术选择时机的量化指标。
简介: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患者官腔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462例有1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史行官腔镜检查的临床资料,对其官腔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1次、2次、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后宫腔镜检查的异常发生率,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462例中宫腔镜检查异常者占52.6%(243/462),其中子宫先天发育异常14.3%(66/462),以子宫不全中隔最常见8.7%(40/462);获得性子宫异常占38.3%(177/462),以宫腔粘连最常见17.1%(79/462)。发生1次、2次、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患者分别占26.0%(120/462)、41.1%(190/462)和32.9%(152/462)。各组宫腔镜检查结果为正常、先天发育异常和获得性异常者分别占50.0%(60/120)、15.8%(19/120)和34.2%(41/120),48.4%(92/190)、14.2%(27/190)和37.4%(71/190),以及44.1%(67/152)、13.2%(20/152)和42.8%(65/152),3组宫腔镜检查结果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X^2=2.272,P=0.686)。在获得性子宫异常中,官腔粘连在发生1次、2次、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患者发生率为34.1%(14/41)、42.3%(30/71)和53.8%(35/65),随流产次数增加而升高。术后随访率95.5%(441/462)。1次、2次、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后进行官腔镜检查治疗后再次流产率分别为0.8%(1/118)、2.7%(5/186)和9.5%(13/137),差异有显著性(X^2=13.531,P=0.001)。1次自然流产后进行宫腔镜检查治疗后再次妊娠超过28周占43.2%(51/118)。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自然流产患者早期诊治的简单、准确及必要的手段,建议自然流产患者在1次流产后尽早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早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对行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当做此次研究的主体,按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甲组(31例)和乙组(31例)。甲乙两组患者均通过高压氧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综合性护理,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优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并增加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行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患儿120例,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A组(4~7岁)40例,B组(8~10岁)48例,C组(11~14岁)32例。观察比较各组术后的双眼视觉及眼位情况。结果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A组为100.00%(40/40),B组为72.92%(35/48),C组为53.13%(17/32),3组患儿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位正位率A组为97.50%(39/40),B组为70.83%(34/48),C组为56.25%(18/32),3组患儿术后眼位正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4,P<0.05)。结论年龄4岁以上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年龄越早,手术效果越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正畸治疗方案的时机选择,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中收入的68名牙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确认需要接受正畸治疗,根据随机分组法,将68名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单组内纳入样本34名。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接受为期一个月的保守治疗后,进行正畸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入院确诊后立即进行正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痊愈率明显更高,提示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恢复状况良好,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尽可能早期开展治疗工作,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以及口腔状况恢复来说,均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病人术前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术前需留置尿管的全麻病人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入手术室在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后)留置尿管,对照组46例在病房内行常规术前留置尿管,两组进行临床观察与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留置尿管前后心率、血压,对留置尿管的感受及尿道刺激症状。结果观察组病人心率及血压的测量值与留置尿管前差异无显著性,而对照组病人心率及血压的测量值与留置尿管前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对留置尿管的感受及尿道刺激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病人在麻醉后留置尿管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焦虑、紧张,可减轻病人的尿道刺激症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