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学界有观点认为,明朝对西藏的统治采取的是一种"分而治之"的政策。而美国学者史伯岭在其博士论文(doctoraldissertation)《明初对乌思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了吗?》中对明朝政府对西藏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的观点提出质疑。同时对明朝初期,政府的治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治藏政策 分而治之 明初 明朝政府 西藏地区 博士论文
  • 简介:1935年4月至1936年10月间红军长征经过了藏族同胞聚居的地区。红军在区停留的时间长达—年以上,驻扎的地区包括云南、四川、西康、青海和甘肃等5省区。在这—年多时间里,红军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役、召开了很多重要的会议,同时也在区开展了大量重要活动。为了纪念这段历史,编者根据《红色记忆——藏族群众支援红军长征历史资料》《阿坝州志之红军长征在阿坝(1935年4月—1936年8月)》《红军长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近现代)大事记》(西北卷)、《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1840—1949)》《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有"七地八次"会师》等文献资料编辑整理了此文。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 革命史 藏族群众 苏维埃政府 红三十军 炉霍
  • 简介:出土大批西夏文献的黑水城遗址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在旗政府所在地达兰库布镇东南25公里。今称“额济纳”,即古代西夏语“黑水”义,这是西夏灭亡后保留至今的一个重要西夏地名。此地蒙古语称哈拉浩特(黑城)。它是处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一座死城,四周是漫漫的荒漠,草木不生,人迹罕至,现在10公里以内仍无人居住。这座地处荒漠中被历史遗忘了的死城,近几十年来,却逐渐享誉国内外,因为这里在本世纪初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珍贵的西夏文献和文物。这些文献和文物今分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和爱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

  • 标签: 黑水城文献 西夏文献 圣彼得堡 出土文献 东方学 科兹洛夫
  • 简介: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对人群的生存状态的特异影响或宗教文化的现象研究,早被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关注。然而,对社群的思想理念和信仰哲理的深层探讨,即对典型个案的心理学的探视和哲学的抽象分析则被忽略了。本文对中国区的穆斯林社群的文化意念——生存哲理和信仰意识进行内外透视研究。

  • 标签: 藏区穆斯林社群 文化意念释说 生存哲理 信仰意识 《古兰经》
  • 简介:山西博物院书画藏品中,宋元时期的作品很少,绝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作品,笔者曾在其他报刊上介绍过一些作品,现再选若干明清时代作品加以介绍,望读者、专家、学者正之。

  • 标签: 书画藏品 明清时期 博物院 山西 宋元时期 明清时代
  • 简介:南巡盛典巡幸是皇帝重要的政务活动。康熙帝较之历代帝王,出巡次数多,范围广,曾离京到各地观民问俗,视察军吏,三巡东北、六下江南,数十次出塞。如此大规模的巡视天下,对他实施治国安邦的策略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康熙帝分别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四十六年的6次南巡,最重要的目的是临视河工、处理河务,另一个目的是为缓和江南地区的民族矛盾,笼络江南汉族绅商

  • 标签: 康熙帝 肖像画 康熙皇帝 故宫博物院 全图 卤簿
  • 简介:1935年4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在经过藏族同胞聚居的地区时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这些会议改变了红军错误的政治路线、解决了红军的团结统一问题,从而使红军从失败走向了胜利。为了纪念这段历史,编者根据《红色记忆——藏族群众支援红军长征历史资料》《阿坝州志之红军长征在阿坝(1935年4月—1936年8月)》《长征行》、人民网的《沙窝会议》及《毛尔盖会议前后》、南方新闻网《毛尔盖会议》、中国网《长征途中决定红军战略走向的历次会议》等文献资料编辑整理了此文。

  • 标签: 人民网 藏族群众 红色记忆 战役计划 编辑整理 懋功
  • 简介:对四川区民居研究的历程及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伴随着研究内容的深化,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突破,四川区民居研究的视野也在发生变化。四川区从异域边地不断变成"化内之民",民居研究者开始以地域为中心思考空间适应性及变迁,同时研究主题日益关注民族地区及普通民众的传统生活空间,在构建庞大的建筑空间逻辑体系的同时更加关注空间形态的细节研究。

  • 标签: 民居研究 四川藏区 研究综述 民族建筑
  • 简介:青海区作为我国除西藏以外区面积最大、藏族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近几年来,随着青海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外经济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但总量依然很小,跨境收支总额占全省的比重不到15%,且外汇管理在全省区几近空白;而全省非区的外汇管理与服务则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外汇管理在青海区与非区间呈现的"此长彼短"不平衡现况,对青海区涉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在梳理青海区涉外经济发展现状及外汇管理短板的基础上,从多角度提出在青海区实施有效外汇管理的路径。

  • 标签: 青海藏区 外汇管理 涉外经济 短板 战略取向
  • 简介:甘肃区包括甘南区和武威天祝区,区文物遗存比较丰富,覆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类型。由于地理上的过渡性、文化上的交融性、宗教上的包容性,甘肃区文物遗存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独特优势,是民族交流融合、发展繁荣的重要历史见证。但由于城镇化发展和村民保护意识不强,文物保存现状岌岌可危。

  • 标签: 甘肃藏区 甘南藏区 天祝藏区 文物遗存
  • 简介:对佛教历史有点研究的人都知道,所谓大藏经,是指佛教典籍的总汇,或者说是整个佛经的统称。佛教典籍,主要包括经、律、论三大部分。唐以前的佛经主要靠抄写,19世纪敦煌发现的文献,抄写的佛经占有相当比例。到了晚唐,才出现刻印的佛经。至晚唐,成都出现了过家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龙池卞家印的《陀罗尼经》《增胜佛母陀罗尼咒》,其中《陀罗尼经》用梵文写刻,

  • 标签: 《开宝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佛教典籍 陀罗尼 佛教历史 19世纪
  • 简介:本文利用国家图书馆所存园校书跋识,以其中利用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校勘之《三国志》、《南华真经》、《刘子新论》为例,昭示园主人校书之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其跋语,不仅增进文本校勘理解,也对出土文献流通走向提供信息,亟当重视。

  • 标签: 书敦煌 吐鲁番文书 园校
  • 简介:陈观浔的《西藏志》成书于民国中期,内有关于克什米尔、和田分别至拉萨的两条路线的程站,但本文认为此乃采自清末日本人山县初男编著的《西藏通览》,并参考外文资料对部分路线进行了初步考证.

  • 标签: 陈观浔 《西藏志》 清代后期 入藏路线
  • 简介:由甘肃省平凉市赶往泾川县城的国道上,车速慢慢降了下来。此时,九顶梅花山向我们缓缓绽开了它的“花瓣”,而我们似乎也嗅到了那来自九顶梅花山的芬芳。

  • 标签: 甘肃省 金兀术 后代 平凉市 梅花
  • 简介: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同时也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当前藏区档案事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以西部大开发、贯彻一系列区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加大档案工作创新力度,从而实现区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

  • 标签: 藏区 档案 创新 信息化
  • 简介:张钫(1886—1966),字伯英,号友石山人,河南新安人。他在青年时期就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清末从陆军部速成学堂炮兵科毕业后,任陕西新军的炮兵排长,成为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新军起义的策动者这一。起义后,任陕西起义军东路都督,克潼关人豫西,打击清军,立有战功。民国成立后,任陕西陆军第二师师长。

  • 标签: 张钫 “千唐志斋” 藏石 中国 生平 私人收藏
  • 简介:在崇州西北六十华里处,有一个古朴乡镇街子场,场边凤栖山麓一条山径,满坡寒林,引人登上苍松老柏深锁的光严禅院.深山古寺.这鲜有人知的寺名,只是从山门外陈旧黯淡的匾额上,尚能辨出康熙帝御笔书写的寺名,而崇州人都叫“古寺”

  • 标签: 古寺 崇州市 大藏经 康熙帝 于右任 成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