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以F127和CTMABr为模板剂,采用一步法经水热合成了巯基(~SH)修饰的新型介孔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水溶液中Ag+的去除研究。分别考察了初始pH值、振荡时间、Ag+初始浓度和金属离子竞争对介孔吸附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6的范围内该吸附刺Ag+吸附量最大(Q=2.998mmol/g),其吸附机理是巯基(-SH)与Ag+的离子交换和配位化学吸附反应。在Cu2+、Ni2+Co2+和Pb2+等竞争性金属阳离子存在的情况下,Ag+去除率仍然高达90%以上。该介孔吸附剂对Ag+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其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

  • 标签: 介孔 吸附 重金属 银离子 吸附量
  • 简介:以FeCl3为铁源,油酸和NaOH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还原剂,在水热条件下于180℃反应10h,合成了α-Fe2O3(hematite)纳米晶,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分析,结果表明,该产物纯度较高,平均粒径约为20nm。将该产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组装为锂离子电池后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发现其首次放电曲线比较特殊,且容量达到1280mAhg^-1,使得该材料成为潜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标签: 水热法合成 Α-FE2O3 纳米晶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 简介: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了表面含酯基的磁性聚合物微球,利用醇解反应赋予微球表面丰富的羟基,进一步在微球表面偶联氨基硫脲,制备了螯合磁性聚合物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仪(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对微球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球粒径比较均匀,在常温下具有超顺磁性。此外,微球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吸附容量顺序为Hg^2+〉Zn^2+〉Pb^2+〉Cd^2+,而且微球对各种重金属离子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

  • 标签: 螯合 磁性 聚合物微球 重金属离子 吸附性能
  • 简介:碳纳米管因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而被广泛研究.它优良的嵌锂性能使其可能成为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单独的碳纳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优点也存在着缺点,将碳纳米管与其他材料复合,利用复合材料中各组分间的协同效应,达到优劣互补,可以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性能.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者们对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碳纳米管/硅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前景.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 简介:介绍了通过采用水热法合成由纳米片自组装的类球形3D“微纳结构”FeP04·2H2O前驱体,再通过流变相锂化方法在650℃氩气气氛下加热10h,得到3D“微纳结构”L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使用XRD、SEM对产物的晶型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表明该3D“微纳结构”FeP04·2H2O是由约100nm长、30nm厚的纳米片自组装而成。对该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材料在10C、20C、30C时比容量分别达到116mAh/g、96mAh/g和75mAh/g。同时,该材料的振实密度测试结果为1.4g·cm-3这表明3D“微纳结构”的LiFeP04能较好地兼顾良好的倍率性能和较高的振实密度。

  • 标签: 水热法流 变相法 LIFEPO4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 简介:采用水热法设计构筑三维花状二硫化钼,并利用XRD、SEM、RAMAN、TG等测试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进而作为正极材料组装成锌离子电池并对其进行电化学测试分析,在充放电电压区间为0.2-1.2V、电流密度为1.0A/g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63.9mAh/g,100次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保持在53.6mAh/g,容量保持率为83.9%。较高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使MoS2成为有前景的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

  • 标签: 三维花状 MOS2 锌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储能机制
  • 简介:近日,中信国安技术经济专家委员会举行了“锰酸锂正极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应用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由中信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锰酸锂正极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100Ah单体电池和400Ah电池组多项指标领先国际水平,具有质量轻、体积小、能量大、安全性强及易于安装携带等优点,已经具备了为纯电动车提供动力能源的

  • 标签: 锰酸锂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 动力电池 电池组 电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