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受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变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玉米进口配额管理的双重压力,东北玉米在南方的销路越来越不顺畅。专家预测“南进北出”将取代“北粮南运”,成为我国粮食流通的“主流”格局。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虽然运行多年的“北粮南运”格局目前已经开始被打破,但“南进北出”格局的正式形成尚待时日。我国旧有的粮食流通格局是“北粮南运”,这种趋势在玉米这一品种上表现得更为明显:长江以北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7%左右,而销量只占全国的50%;长江以南玉米产量只占全国玉米总产的23%,粮食需求的一半必须通过“北粮南运”来满足。随着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南方地区在种植结构调整中不断增加玉米面积,加上国外高质、低价玉米对我国南方市场“垂涎三尺”,水分含量大、种植和运输成本都较高的东北玉米的“南行之路”越走越难。长春市委农办主任王健说,过去每到收购季节,南方客户就来争购玉米,但去冬以来极少有用户前来采购。尽管去年吉林省只是一个平年偏欠的年头(粮食产量为195亿公斤),但目前全省粮食库存却已达到创历史最高的390亿公斤。黑龙江和辽宁也有大量粮食“沉睡”仓底。“价格倒挂是目前东北玉米出关难的重要原因。”吉林省粮食局综合处处长介绍,目前南方...
简介:鸡腿菇出菇期的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技术管理是否到位,将直接关系到生产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现重点说明三点:一、出菇期对温度的要求鸡腿菇子实体形成与温度关系很大,自然温度低于8℃或高于30℃,子实体均不易形成。在16℃-24℃鸡腿菇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若温度偏低,子实体生长慢,但菌盖大且厚,柄短结实,个体肥大粗壮,品质优良,贮存期长;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快,但菌柄伸长,菌盖变小、变薄,品质降低,极易开伞自溶。由此可见,鸡腿菇出菇期自然温度应控制在10℃-28℃之间为宜,遇到高温或低温天气,一定要做好降温或升温工作。二、水分管理技术能否获得鸡腿菇的优质高产,除了调控好温度外,水分管理则是重中之重。水分管理的一个方面是喷水技术。鸡腿菇床面覆土后,应在2-3天内分多次将土层水分逐步调湿,将含水量达到18%左右。含水标准是土粒无白芯,手握成团,触地能散,不粘手为宜。以后则结合温度、土层含水量和菌丝生长的情况,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补充水分,来保持土层呈湿润状态。约10-15天后,鸡腿菇床面子实体原基大量形成,喷水量也应逐渐加大,以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随着鸡腿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和菌盖膨大,每天需每平方米喷水量达到2000-2500亳升。一潮菇结束后,需停水2-3天,以利菌丝恢复生长。下一潮菇长出后,再逐步加大喷水量,周而复始地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对空气湿度的管理。出菇期菇房或菇棚内的空气中相对湿度一定要达到90%-95%。如果空气湿度低,子实体鳞片增多,菇体无光泽,菇体组织疏松,重量轻,将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水分管理的原则概括起来为:“喷结菇水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