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Kaya恒等式是目前分析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主流分析方法,在解释全球历史排放变化原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Kaya恒等式具有数学形式简单、分解无残差、对碳排放变化推动因素解释力强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Kaya恒等式只能解释碳排放量流量变化,无法解释存量变化;第二,Kaya恒等式中的驱动因素多为表象驱动因素,对排放总量的实际影响难以确定;第三,利用Kaya恒等式理论得出的政策建议具有模糊性和非理性,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分析检验。

  • 标签: 碳排放 驱动因素 Kaya恒等式 局限性
  • 简介:以滇西北碧塔海泥炭沼泽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测量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牦牛(Bosmutus)践踏和牦牛粪影响下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N_2O排放通量。结果表明,牦牛践踏显著抑制了土壤N_2O的排放;牦牛粪的输入促进了土壤N_2O的排放,且牦牛粪分解前期是N_2O排放的高峰期。在0~30cm深度土层内,牦牛放牧使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增加,牦牛践踏和牦牛粪都促进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增加比例分别为39.27%和12.19%;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粪斑样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减小,践踏样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略有增加。牦牛放牧使土壤全氮含量增加,牦牛践踏和牦牛粪都促进了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增加比例分别为50.56%和12.76%;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践踏样方和粪斑样方土壤全氮含量都在减小。

  • 标签: 牦牛放牧 N2O排放通量 土壤养分 泥炭沼泽 碧塔海
  • 简介:基于我国铁路部门逐年统计数据,计算了1975--2005年我国铁路机车的CO2排放量,分析了我国铁路机车CO2排放强度及其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由于蒸汽机车不断波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所取代,我国蒸汽机车CO2年排放量逐年降低,内燃机车的CO2年排放量逐年上升,铁路机车CO2总排放量由1975年的4223万t降至2005年的1640万t,CO2排放强度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年均降低2.4g/换算吨公里。我国铁路机车的CO2排放量占整个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CO2排放量的比重也呈逐年降低趋势。

  • 标签: 中国铁路 机车耗能 CO2排放量
  • 简介:采用卫星监测的火点燃烧排放数据,利用区域化学传输模式WRF-Chem模拟分析了2017年5月华北地区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分布,通过生物质燃烧排放源(华北区域以秸秆燃烧为主)开关的敏感性试验定量计算了燃烧排放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卫星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5月华北地区有大量的秸秆焚烧现象,对该地区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的燃烧天数为20d,占全月总日数的65%左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秸秆燃烧排放导致PM2.5浓度升高的区域集中在华北平原农作物产区,其分布位置与卫星监测的火点分布吻合。秸秆燃烧导致这些地区PM2.5浓度月平均值上升幅度普遍超过3μg/m3,高值区超过了11μg/m3,上升比例可达10%以上;此外,来自华北平原及长三角地区的燃烧排放对北京(特别是东南部地区)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其中河南、山东、天津等地的秸秆燃烧在合适风场的作用下会严重影响北京,可导致丰台及通州等地PM2.5小时浓度上升超过17μg/m3,上升幅度超过40%。

  • 标签: 秸秆燃烧 北京 细颗粒物(PM2.5)数值模拟
  • 简介:摘要:为了深入贯彻绿色生产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的治理工作,本文将围绕当前煤化工工艺中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减排对策,以此保证绿色化工艺技术的最大化发挥,完成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降低企业的经济资金支出。

  • 标签: 煤化工工艺 污染排放 二氧化碳
  • 简介:摘要:磷酸铁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盐废水是影响新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以实现新能源行业磷酸铁锂生产废水“零排放”为目标展开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技术,形成以预处理技术、膜浓缩法、蒸发分盐法为关键技术的处理方案,从而将废水转变为可回收利用资源(清洁纯水、硫酸铵、磷酸钙),在全量化与低能耗前提下完成资源化利用,实现“零排放”目标。

  • 标签: 新能源行业 磷酸铁锂 高盐废水 零排放 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水是我国的主要资源之一,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方式和技术路线,正逐步落后于发展需求。各级地方正不断加大投入,新建或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增加污水处理设备,改进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为首要原则,将风险纳入设计规划,谨防风险演变为事故。如何破解在满足污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这一难题,对城市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意义尤为重大。同时,将污水作为资源与能源的载体,实现面向碳中和目标的污水处理的共识,正在推动着污水处理行业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城市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意义。

  • 标签: 乡镇污水处理厂 改扩建 高排放标准 提标改造
  • 简介:摘要:钢铁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其能耗较高、污染物排放量大。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是推进减污降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结合当前超低排放改造取得的成果,本文从国家、产业、社会和企业层面分析钢铁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多维度意义,同时指出当前企业在改造思路、有组织、无组织和清洁运输改造方面仍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本文主要就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实践中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行讨论分析,并建议超低排放改造应关联全链条上的污染物和碳减排问题。

  • 标签: 双碳 钢铁企业 超低排放
  • 简介: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施工过程中,处理工艺的优化与尾水排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围绕这一主题,探讨了如何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通过合理的工艺优化,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同时确保尾水排放达到相关标准。首先,我们分析了目前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包括能源浪费、处理效率低下等。然后,介绍了一些先进的处理工艺和技术,如MBR、反渗透等,以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回收方法。最后,强调了尾水排放的重要性,提出了监测与控制尾水质量的方法,以确保对环境的最小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施工提供有益的指导,实现可持续的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

  • 标签: 城市污水处理厂 处理工艺优化 尾水排放 环保 资源回收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石油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现状与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当前石油化工行业VOCs排放的特点和问题,重点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降低VOCs排放。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环保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石油化工行业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排放 控制策略
  • 简介:国际社会已就2℃温升目标达成政治共识.将温升目标向累积排放及各国减排目标转换的过程需要基于一致的科学认知.但由于目前地球系统模式、减排路径及减排方案的研究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缺乏建立政治共识所需的科学基础.通过谈判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国际气候制度的决策基础尚不具备.目前最有效和务实的方案仍是各国自下而上加大减排力度,并不断进行评估,促进各国持续加强减排力度,最终公平地承担减排义务.

  • 标签: 气候变化 不确定性 排放空间 气候谈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及森林退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重要议题。从该公约的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COP11)以来,各缔约国就此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除在方法学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外,在激励机制和毁林纳入清洁发展机制(CDM)与否上也存在分歧,巴西、中美洲及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基金的方式获得额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发达圈家却更倾向于CDM市场机制。结合中国森林管理方面的现状,分析了中国在此议题上可能受到的影响并提出了谈判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减少毁林及森林退化排放(REDD) 激励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CDM) 方法学 对策建议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从废水处理技术不完善、废水处理设施维护不及时和监管和监测不到位三个方面阐述煤制天然气装置废水零排放运行问题,其次予以相应对策:强化废水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维护与管理并强化监管与监测措施,最后给出优化建议: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优化工艺流程降低废水生成量和推动绿色化改造与升级。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实现煤制天然气装置废水的零排放目标,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 标签: 煤制天然气 废水零排放 运行问题 应对措施 优化建议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本文首先对中国PM2.5和近地面臭氧浓度的观测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利用2010-2013年全球对流层臭氧的卫星观测数据给出了对流层臭氧浓度在全球和中国地区的分布特征,其平均值分别为29.78DU和33.97DU.然后,利用一个气溶胶大气化学-全球气候双向耦合模式模拟了中国地区PM2.5的浓度分布和季节变化,其年平均值为0.51×10^-8kg/m^3.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5种典型气溶胶对PM2.5总浓度在不同季节的贡献.结合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讨论了气溶胶和温室气体及其前体物的排放与辐射强迫的联系,以及减排大气臭氧前体物和气溶胶颗粒物质(PM)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指出减排臭氧前体物对气候的影响还不完全清楚,对短寿命的温室气体和黑碳气溶胶的减排是一种短期(未来50年)的辅助措施;为了保证全球平均温度增长不超过2℃,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仍是我们需要坚持的长期战略.短期和长期的减排战略对于保护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对流层臭氧 PM2 5 温室气体 大气污染 气候变化
  • 简介: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中的天然海莲(Bruguierasexangula)群落和人工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群落区,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LI-8100A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每月6~11日,在6块采样地,分别采集气样和土样,测定了土壤理化指标,测量和估算了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在研究中,对采样点的土壤进行了4种处理,分别为去除土壤中的植物根系、去除土壤中的凋落物、去除土壤中的植物根系+凋落物、保持土壤原状,对比了4种处理下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分析影响天然海莲群落和人工无瓣海桑群落区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海莲群落和人工无瓣海桑群落区土壤的平均CO_2排放通量为(420.0±26.1)mg/(m~2·h),平均CH_4平均排放通量为(29.9±1.4)mg/(m~2·h),人工无瓣海桑群落区土壤的CO_2和CH_4排放通量显著大于天然海莲群落区;植物群落类型,尤其是植物根系,能明显影响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土壤表面凋落物覆盖、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含水量、气温和降水量都能影响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

  • 标签: 红树林 土壤 二氧化碳 甲烷 排放通量 海南东寨港
  • 简介: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推动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对于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中国船舶集团下属的某国有企业有限公司为例,对新时代党建工作与能源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的研究分析:

  • 标签: 党建引领 绿色发展 能源管理 深度融合 高质量发展
  • 简介:选择典型亚热带稻-麦轮作农田,比较不同施加量的玉米芯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CO2排放的影响,并结合同位素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炭的分解程度及其在水作影响下的田间存留量。结果显示,施加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总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土壤CO2排放速率。δ^13C数据表明,生物质炭在施加初期被快速分解,对土壤CO2排放的短期贡献率可达35.95%,但一个生长季后分解微弱;生物质炭在水田中流失明显,一个轮作周期后的田间存留率为17.33%-36.50%。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可提升亚热带水一旱轮作农田土壤碳库并降低土壤CO2排放速率。

  • 标签: 生物质炭 Δ^13C 土壤碳库 土壤CO2排放 水旱轮作 农田生态系统
  • 简介: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以常规稻为参照对象,研究福州平原地区目前正在广泛推广的超级稻稻田的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通量特征。结果表明,稻田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分蘖期,其CH4排放量分别占常规稻和超级稻稻田总排放量的76.7%和64.1%;常规稻稻田CH4排放通量范围为0.09~16.90mg/(m2·h),超级稻稻田CH4排放通量范围为0.11~14.30mg/(m·2h);在整个水稻种植期,超级稻稻田平均CH4排放通量比常规稻稻田约减少3.6%;常规稻稻田的平均N2O通量为7.7μg/(m·2h),超级稻稻田的平均N2O通量为18.0μg/(m·2h);水稻成熟期常规稻和超级稻稻田的N2O通量占总通量的50%以上,分别达到了55.7%和66.9%。从综合温室效应看,常规稻稻田的综合增温潜势为2264.5kg/hm2CO2,超级稻稻田的综合增温潜势为1977.04kg/hm2CO2,超级稻稻田的综合增温潜势比常规稻稻田低12.7%。在相同管理条件下,种植超级稻可以降低稻田的综合温室效应,并提高水稻产量。

  • 标签: 水稻品种 甲烷 氧化亚氮 综合温室效应 福州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