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06年5月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松岭地区发生高强度火灾。在松岭地区选择受火烧影响和未受火烧影响的溪流作为研究对象,从2006年5月到10月进行水样采集,检测八种离子(K+、Na+、Ca2+、Mg2+、Cl-、Br-、NO3-和SO42-)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取样期间,火烧溪流输出的多数离子浓度高于未火烧的溪流,而且大多数离子的最高浓度出现在7月。火烧后,增加幅度最大的离子是Ca2+。其平均浓度高出未火烧溪流5.50mg/L,各离子平均浓度增加从大到小为Ca2+>SO42->Na+>Mg2+>NO3-。K+、Cl-、Br-平均浓度减小。火烧后,阴离子中,损失最多是SO42-,其次是NO3-。总体上看,火后阳离子增加的趋势大于阴离子。
简介:对北京不同植被类型的园林绿地土壤CO2排放浓度和通量进行比较,通过利用AV-SFS“土壤呼吸分析仪”测量,于2010年9~12月测定并分析了北京朝阳区四环附近3种典型植被类型的土壤C02排放日变化状况。结果显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CO2排放变化都表现为单峰曲线;裸地和林下园地的土壤CO2排放单日日变化幅度都比草坪地的值低;两者日排放浓度最高值高于草坪地,最低值低于草坪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地在实验状态下,草坪地的土壤碳通量日变化最高,平均值为-437.1g·m^-2·s^-1;裸地土壤碳通量日变化最低,且与林下园地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小。
简介:在落叶松水曲柳纯林与混交林中,采集林地土和根际土,测定了氮、磷、钾浓度,目的是探讨养分条件变化在混交林增产上的作用。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地土全氮浓度和水解氮浓度与水曲柳纯林相近,但要高于落叶松纯林。水曲柳在混交林中根际土全氮和水解氮浓度与纯林中的相近,而落叶松在混交林中根际土水解氮浓度明显高于纯林中的。混交林林地土全磷和全钾浓度与两个树种的纯林相差不大。混交林林地土有效磷、有效钾浓度均高于水曲柳纯林,而且水曲柳在混交林中根际土的有效磷和有效钾浓度与纯林中的相比明显增加,分别高出44.1%~79.6%和13.5%~25.6%。这说明水曲柳在混交林中磷和钾的利用状况得到了改善。表2参15。
简介:测距尺是新近发明的一种新型多功能的测量工具,1999年取得专利权。其构造简单,便于操作,精确度高,实用性强,能代替经纬仪测距离,代替罗盘仪测角度,代替测树仪测树高,小工具,大作用。结构测距尺由两条普通的尺子组成,成“十”形,“─”的叫测尺,“|”的叫测杆。结构原理测距尺根据密位公式,将测尺上的分划数换算成密位(角度),1°≈16.67密位。性能与用途测距尺能测量距离、间隔(高度、宽度)、角度(密位)、坡度和坡长。测量距离可远可近,远至上千米,近到几米;测量间隔(高度、宽度)可大可小,大至上百米,小到几厘米。测距尺在已知目标间隔测距离,已知距离测间隔,精度可达98%以上;在不知目标
简介:在中科院长白山生态系统定位站,从地表20cm处采集土壤样品,用两种不同形式的氮肥(NO3--N,NH4+-N和NH4NO3)处理土壤样品,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两年生红松苗木受不同浓度N源影响而产生的根际pH变化及其对根际Fe、Mn、Cu和Zn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和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施加铵态氮使根际pH降低,而施加硝态氮则使根际pH增加。根际pH变化的方向与程度取决于N源及施加的浓度。根际pH的变化对根际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具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到苗木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根际有效Fe、Mn、Cu和Zn的含量与根际pH呈负相关,而苗木叶中Fe、Mn、Cu和Zn含量与根际有效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图5参11。
简介:采用红外CO2测量仪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07年度的CO:浓度变化特征进行连续跟踪测量。结果表明:公园内CO2浓度存在明显的日期、季节变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有植被光合作用、植被呼吸作用、土壤呼吸作用等。公园内部样点在明显的梯度变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有绿化覆盖率、植被生长状况、植被类型等。
简介:I-69杨插穗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浓度Ce(NO3)3的营养液中,经快速冷冻、冷冻干燥、无水塑料包埋及干刀薄切片法,用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测定Ce及其它无机离子在茎尖分生组织和叶的不同组织中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及叶绿体中的含量及分布。在10ppmCe(NO3)3处理下,茎尖中Ce的含量比对照组和100ppmCe(NO3)3处理组高出近1倍,叶的亚细胞中的K、P、S、Fe的含量也呈增加的趋势。特别是Mg的含量增加显著,在保卫细胞的细胞质中Mg的含量比对照组高出3.5倍,而在表皮细胞的细胞核和液泡中的含量则比对照组高出近13倍。但在100ppmCe(NO3)3处理下,无机离子在叶中亚细胞微区间的含量则显著下降